劉怡秀
河北省滄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華北油田采一中學
閱讀活動的本質是將作品為媒介,通過體驗、感悟等方式來理解作者在作品當中所表達的思想和流露的情感。由此可見,閱讀的過程也是讀者與作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獲得知識,并在理解文章主題思想的基礎上與作者產生共鳴。而批注式閱讀法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使學生更好地找到作者在文章當中所涌動的情感和蘊藏的思想。與此同時,批注式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文章的細節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來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情感,通過“批文入情”的方式來為學生構建豐富的情感世界,使他們在字里行間當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批注式閱讀的特點就是遵循了生命的特征,它在學生生命意識的喚醒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生命是自由的,在批注式閱讀教學當中,學生的自由和個性也可以得到重視和尊重,他們不會受到其他條件和形式的限制,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彰顯個性,獲得新的生命體驗。其次,生命還是獨特的,它具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批注式閱讀對每個生命個體的不同特點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包容性,它主張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點來形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由此可見,批注式閱讀具有較強的生命意識,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激發他們的個性魅力。
在課文初讀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通過批注式閱讀的方式來整體感知文本的內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可以使用符號批注的方式,一邊閱讀一邊使用符號將文章的生難字、主題句、疑問等標注出來,然后使用文字批注的方式將文章的文體特征、背景資料、作者簡介等標注出來,最后使用過鑒賞式批注的方法將文章的寫作手法、描寫內容和緣由等進行標注。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富有個性化的活動,教師需要堅持“少教多學”的原則,引導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的方式來完成自主學習,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激活自己現有的知識、實現與文本內容的交流,能夠將自己的閱讀感受準確地表達出來。
在文章精讀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中重點的詞句進行批注,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抓住文章的關鍵性語句,并將此作為基點、運用多種批注方法來進行“嚼詞咬句”,通過心理揣摩和語境推斷等方法來對詞語的具體表達作用進行分析,通過層層深入的方法來做到對課文內容的深刻了解。比如在學習《老王》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章精讀的過程當中,將課文當中那些描寫老王的句子段落進行批注,并由此對老王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感受到文章精煉語言的基礎上感受到老王的善良,為文章主旨的進一步深入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批注內容的有效品讀,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常來說,文章品讀的內容比較廣泛,無論是謀篇布局還是遣詞造句,都可以成為品讀的對象。學生可以從修辭、句式、意義等角度出發對句子進行品讀,從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角度出發對段落進行品讀,從層次結構、詳略安排等角度出發對文章的整體篇章進行品讀。通過細細品讀,學生可以形成深刻的體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品讀結果表達出來,對于不同學生在品讀上的差異,教師要表示認可。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應用批注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豐富的情感世界,同時使他們的生命意識被喚醒。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在課文初讀當中運用批注式閱讀,可以使學生形成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感知;在課文精讀當中運用批注式閱讀,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形成深刻理解。在這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已批注的內容進行細細品讀,并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品讀結果表達出來,實現學生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