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卜慶超/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2018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以黨建引領醫院改革,成為建設健康中國、推進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醫院文化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醫院軟實力的體現,將黨的建設與醫院文化緊密結合,以黨建引領醫院文化建設,有利于醫院優秀價值體系和精神文明的進一步強化,促進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加強黨的建設是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屬性。中國共產黨在執政方針中,明確了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宏偉發展目標,也明確了現代公立醫院建設發展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為導向[1]。在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度下,醫院黨組織發揮著塑造、引領和傳承核心價值體系的統領作用,這也就意味著醫院黨的建設與文化建設具有發展同向性與一致性,以黨建引領文化建設成為新時代大型公立醫院發展的必經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當前,大型公立醫院面臨著由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高質量轉型需要,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然存在職工思想不統一、認識不到位、缺乏理想信念、個人利益為先的現象,難以凝聚發展的合力。大力推進黨建引領的醫院文化建設,發揮文化熏陶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可以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盡最大可能謀求思想共識,在更廣范圍贏得理解與支持,以堅定的文化認同、理念認同、歸屬認同、情感認同,同心共渡陣痛期,攜手奮進新時代。
醫院經營發展的特殊性使得醫院必須醫德醫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目前的醫療工作中,高值醫用耗材、醫藥購銷、處方點評等重點領域仍存在大量廉潔風險,嚴重制約著醫院的轉型發展。如何深入開展職業道德和法紀教育,建立健全行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潔行醫環境,成為醫院當前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以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徐醫附院)為例,中共黨員約占在職職工人數的1/3,醫院運行發展的骨干力量。堅持黨建引領,引導黨員干部以良好的醫德醫風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有利于形成以個體帶動群眾的正能量示范效應,以正風肅紀助推醫院文化蓬勃發展。
核心價值觀是醫院文化的靈魂。為了將“以病人為中心,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價值體系融入醫療服務的全過程中,讓習近平總書記的十六字醫療衛生職業精神落地生根,附院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實施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成功召開更名后的第一屆黨代會,自覺提高政治站位。以黨委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干部教育為抓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分層分級開展理論思想培訓,積極組織職業道德教育、依法執醫培訓、醫學人文講座等,將醫院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到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中。設立標準化黨務活動室,定期開展大型義診、志愿服務、健康教育等特色黨日活動,進一步將醫院的中心工作與文化建設、黨的建設有機融合,為醫院的改革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提升醫院文化建設的精氣神[2]。
堅持黨建引領文化建設,必須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在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的要求下,醫院固本強基,優化調整基層黨組織設置,選優配強組織負責人。推行領導班子成語組織關系“落戶”到基層支部,實施黨建帶頭人、業務帶頭人“雙人工程”,。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明確選人用人導向,大力實施人才培養與引進,修訂完善干部輪崗制度,定期開展黨務干部培訓活動,以高素質、高能力的干部人才隊伍帶動醫院文化蓬勃發展。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不變的宗旨,這也同樣是醫療服務的宗旨。醫院的主體是人,醫療的服務對象也是人,因此醫院文化從本質上說就是關于“人”的文化[3]。我們堅持關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服務主線,以人文情懷助推醫院文化發展。
堅持公益性原則。公益性是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重要目標和內在要求,也是公立醫院的本質特征。醫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加強醫聯體建設,主動對接地方需求,與200 余家二級縣級醫院以及鄉鎮衛生院建立聯系,服務群眾達萬余人次。積極參與衛生應急工作,圓滿完成“援邊援外”工作,在突發保障救援任務中沖鋒在前。
提升服務質量。大力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深入開展“一站式”服務、“三好一滿意”等活動,投入200 余臺自助服務機,開通微信、支付寶等手機APP終端服務,拓展三級隨訪管理模式,開展“一病一品”專科特色護理服務活動,切實提升患者看病就醫滿意度與便捷性。
倡導價值回歸。2018年8月19日,借助第一個“醫師節”的契機,在保障院內工作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醫院在全市率先實行“雙休”工作制度,全面倡導醫務人員重品行、修醫德、筑醫魂、精醫術。充分尊重職工主人翁地位,定期召開職代會、各類座談會等聽取職工心聲。積極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回歸醫學初心,不忘醫者使命,肩負起為人類健康奮斗終身的歷史重任。
發揮群團助力作用。堅持黨建帶群建,開展青年文明號及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職工親子運動會、重要節日文藝晚會等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引導廣大職工為醫院文化獻計獻策。高度重視離退休人員關懷工作,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定期走訪慰問老同志,及時落實各項政策和待遇,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隨著新媒體的飛速發展,醫院文化建設有了更高層次的全新平臺,醫院充分利用好全媒體、全方位、立體化的文化宣傳新格局,完成醫院官方網站的改版升級,建立科室微信公眾號,與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保持長期合作,結合時代主題拍攝“我和我的祖國”專題快閃及“堅定與信念”專題記錄宣傳片,充分發揮“宣傳矩陣”作用,主動作為,同步發聲,全方位展示醫院形象,在宣傳推廣中打造具有辨識度的特色文化品牌。
新時期公立醫院應重視文化層面的戰略轉型,將黨建文化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由于醫院具有專業性強、人員文化層次高、業務技術主導、改革涉及面廣等特點,造成部分公立醫院缺乏對黨建工作的重視,黨建文化建設科學性、系統性、連續性較弱,指導不力、落實不力,導致導致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的作用和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發揮[4],因此,要構建實踐和理念的深處互動,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開展工作的中心環節,把黨的先進思想成果落實在醫院的日常工作中,積極探索業務與黨務之間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