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群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石芫中學
對于學生來說,音樂不只是一門藝術課程,也是化解文化課程學習壓力的一方凈土,同時也是能夠體現個人愛好的學科,它區別于枯燥的文化學習,通常教學形式更為活潑和寬泛,學生接受性較強,能夠一定程度輔助教師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積極發揮自身能效,在傳統模式上進行積極創新,及時反思自身教學之中有何不足之處,及時加以彌補,盡可能地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培養與發展。本文從重視音樂學習必要性、運用打擊樂器以及運用多媒體工具進行音樂教學三方面進行了著重探討和研究,用以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方法,提升學生藝術核心素養。
教師是學生行為的引導者和指路人,教師的觀念和行為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想法和行為,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必須正確認識音樂學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這種想法與意識在教學中傳遞給學生,端正他們的意識與學習態度,改變以往音樂學習等藝術學科不重要的錯誤思想,豐富化教學手段,運用多樣化、多層次的教學措施促進學生藝術興趣的培養。初中音樂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按照教育部培養規定來開展藝術學習活動,課前擬定健全的教學計劃,可以區分為短期、中長期、長期計劃,一步步實行,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音樂學習,從而培養出濃厚的音樂學習興趣。[1]
比如,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專業化書籍,多學習一些其他人優秀的、成功的教學思路,為自己的教學活動開展多一些啟發,還可以去參觀一下優秀教師的音樂教學公開課,學一下課堂話術和教學手段,還能夠在課堂上也進行一下小測活動或者期末考試,讓學生強化音樂學習的重要性概念,“活”化音樂學習課堂,而不只是可有可無的一門學科,從而愿意來了解音樂學習,為培育興趣奠定基礎。
培養音樂學習興趣可以創造一些實踐活動機會給學生,打擊樂器就是不錯的選擇,打擊樂器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擊打的方式令樂器發出聲音的樂器表演形式,常見的有鼓、揚琴、缶、編鐘等等,在我們初中學生音樂學習可以接觸到的就有腰鼓和大鼓,可以讓學生通過在練習中讓學生控制打擊樂器發出不同音調、音節,從而組成曲子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形成音樂節奏感,還能讓學生感受腰鼓和大鼓在發出響聲時給人的不同的音樂感受,從而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也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或者自己家中的打擊樂器為學生演奏樂曲,諸如木魚、響板之類的,或者讓其他學生憑借聲音猜測樂器,都是不錯的選擇,做到有意識、有目的,還要做到合理控制教學時長和選取音樂旋律,做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例如,打擊樂器教學課程的開展可以控制在一個星期一節,一邊留出時間給學生消化之前學過的內容,在樂曲旋律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讓學生運用手邊的打擊樂器為自己喜歡的歌曲伴奏,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在作業的布置上,也可以讓學生回去牢記上節課學的打擊樂器的音階、音調如何敲擊,樂器的發聲原理的以便下節課備查,促使學生進行音樂學習。
信息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對教學活動帶來最大的便利就是實現了多媒體工具教學,擁有海量教學資源的網絡平臺給教學活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音樂教學這種藝術活動,在多媒體工具的輔助下對于教師來說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可以針對每堂課不同的教學重點選取合適的音頻或者視頻,讓學生觀看,吸引學生興趣,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音樂模擬軟件進行編曲訓練或者演奏訓練,比如可以發出吉他或者鋼琴的軟件,就是教學的首選,既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他們的藝術能力,強化音樂綜合素養。[2]
例如,在上課之前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工具讓學生觀看CCTV的《藝術之窗》活動,或者是欣賞電影頻道的播放的影視作品金曲,還能夠播放一些常見的電視節目或者電影的歌曲讓學生猜曲名,打造一種新時代的趣味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在校園網上開展“音樂小作家”、“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體會學習音樂樂趣,簡潔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些行為的源動力,初中音樂教師要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多種方法促進學生興趣的激發,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為初中學生創設良好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