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欣
重慶市南川中學校
在國家育人戰略背景下,逐漸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和原則,強調要加強對學生個人獨立意志和能力培養,還要通過創新傳統教育思想,提升高考作文改革工作重視等策略,促進國家創新型人才的有效培養,我國高考作文的價值取向,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合理探索符合立德樹人背景的高考未來作文教育方式和策略。
在1951年至1965年階段,我國高考作文側重的是國家建設和政治素養,在1978年進入第三期,這個時期的高考作文注重對考生個性表達的青睞,強調人才培養要更加接地氣,有效關注新時期建設的人本主義精神。在1978至2007年的高考作文中,強調關于加強和改進與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要求高考作文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還要充分結合民族振興和國際競爭的實際情況,促進高考作文的有效發展,在關注個人成長的同時,也需要將國家希望和社會以及民族發展之間有機聯系。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考作文還應該與理想、道德之間有機聯系,全面引導學生個體能力提升,促進個人人格素養的全面發展。另外,在高考作文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從壓迫性的道德標榜,有效地向富有人格魅力的素質培養等方面出發。盡可能的解決人世間的矛盾和沖突問題,實現和諧、統一世界的構成,這樣也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發展,不斷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的德育人才。為滿足新時期背景下的高考作文需求,我國高考作文的價值取向,還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方面出發,積極在作文中融入為唯物主義世界觀、共產主義道德、文化涵養等方面的知識內容,還要給予學生更寬容的思想環境,讓人才能夠自由地進行作文發揮,全面突出高考作文的時代性,讓其更好滿足時代的發展趨勢。
1.構建良好交際語境。在作文題目預設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對寫作者的身份進行預設,還可以采用對讀者身份進行預測的方式,構建良好的交流語境和真實情境,進而有利于在良好真實交際情境和研究下,提升學生寫作的技術性。而且預設作者和閱讀者的雙重身份,也能實現考生和閱卷教師以及材料之間的有效信息溝通,不斷給予學生更多個性表達的空間,提升高考寫作方面的效率。在構建良好交際語境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找準情景角色下的“我”的存在,有效明確其身份,這樣才能進一步的將理解和能力表達出去。在良好交際語境構建中,還可以讓學生以一個強烈青春期困惑的視角,來寫一些時代改革的變化歷程,或者通過分析社會真實情感和現象的方式,更好地在寫作中實現對話目標,充分將社會發展與學生個人的心路歷程結合起來,這樣也有利于在評分和閱卷的過程中,更好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給讀者更加直觀的感受,充分思考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想。
2.明確作文思辨立場。在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考作文需要重視思辨思維,給予學生更多批判性思維發展的機會,而且任何有價值的論證都具有兩面性,所以在對某一事件或某一命題進行論證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兩個方向進行,這樣不僅不會讓學生陷入兩難困境,還能通過對某一方向的分析,了解其中的內容,讓學生更加個性化的表達思辨立場,提升作文寫作質量和效果。特別是議論文作文,需要明確作文思辨立場,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立場中合理表達,給予考生更多觀察思考的機會。在明確作文思辨立場的過程中,也可以讓作文彰顯一定的趣味性,這樣也能調動學生參與作文論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彰顯有趣味的作文題材和內容也能全面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合理選擇觀點和確立觀點,并且通過對材料的篩選和分析,將更加有力量的論證過程表達出來,實現對相關問題的有效詮釋和辨析,促進學生個性化思維框架的有效發展。
3.引入合情的價值觀。立德樹人背景下,高考作文的目的是讓考生能夠運用書面語言將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考生的語言表達水平至關重要,這也是衡量一篇作文的要素之一。在高考作文設計的過程中,為更好突出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可以在作文中引入合情的價值觀,讓考生能夠通過個性化的觀點、個性化的材料、個性化的語言,對某一核心價值觀內容進行概括性、邏輯性的表達,也可以采用合理的描寫、抒情,引導學生表達相關的價值觀。高考作文在設計中,也可以通過生動自然的語言、種種修辭手法,將價值觀引入到作文的命題中,這樣也有利于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語句更加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高考作文還可以通過反問對比、設問等方式,提升作文的辨識度,讓其更好滿足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
近年來,我國高考作文中逐漸呈現出學生空話、套話嚴重的現象,這對全面提升高考作文的創新性產生不利影響,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高考作文在材料設計中,缺少一定的交際語境因素,預設寫作者的身份。為提升學生在高考作文方面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構建良好的交際語境,讓高考作文能夠通過一定的交流意境,培養學生正確的寫作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