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自強
雜技在當代社會來說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無論是比較盛大的晚會還是民間的娛樂項目,都可以有雜技表演加入其中。我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關于雜技表演以及記載雜技表演的歷史文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時代。在最早的時期,我國的文獻記載中,將表演雜技藝術的藝人通稱為奇人,而這種奇人常常是異于常人的,可以表演一些特殊的動作,或者利用一些特殊的道具以及飛禽走獸等表演一些特殊復雜的藝術。在漢代,雜技已經成為成熟的宮廷藝術,而從唐到宋雜技也隨著當時的文化一起發展,走向了民間。在不同的時代雜技都會與當時的流行藝術相結合,比如說在元明清時期,其中就融入了很多的戲曲元素,以及舞蹈音樂等各類藝術。民國以后,雜技更是隨著國門的開放與外國的藝術相結合,其中的門類就更加紛繁復雜。正是因為有著這樣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路徑,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中國當代雜技藝術,才會如此的繁盛。而雜技藝術在未來究竟如何發展,又與當下及未來的藝術及文化發展趨勢相關。
我們要知道,雜技藝術從其形式上來說,更注重的是技巧的發展,然而想要讓雜技藝術有質的飛躍,最重要的還是在于藝術本體有一定程度上的延伸。比如說在元明清三代,由于戲曲藝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因此雜技藝術也開始借鑒戲曲藝術中的內容,在很多雜技藝術表演過程中,藝人會穿戴著戲服,融入其他戲劇元素進行表演。這充分說明了雜技藝術本身的生命力是非常強的,同時也會在不同時期與不同的藝術內容和藝術思想相結合。而中國當代的雜技藝術在延續了古典雜技創意的藝術、技巧編排、道具表演、音樂舞美、服裝燈光等本位內容的基礎之上,堅持對雜技藝人的體能以及應用的道具和環境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對技術難度、觀賞性以及藝術深度的關注是齊頭并進的。
正如上文中所說,在雜技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其中反映的內容、表現出的思想是與時代共同進退的。20世紀初我國剛剛打開國門,外國的思想和藝術形式開始進入中國,讓中國的民眾感受到了新奇與不同。因此在大眾文化的傳播過程中,中國傳統的雜技藝術開始逐漸勢微,而外國的雜技藝術和形式開始逐漸占領了大眾的視野。這種情況在改革開放之初也有一定的回潮。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再一次打開國門與外界交流,在壓抑了幾十年的情況下,人們渴望與外界的文化交流,因此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了外來文化上,再加上當時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明顯滯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因此在文化上也顯示出了一定的落差。在當時的市場中,人們更喜歡外國的魔術和馬戲團,而中國傳統的雜技藝術卻逐漸變得無人問津,甚至有很多雜技藝術團體出于生計的需要,開始迎合市場進行形象上的改變,在原有的表演內容中加入了很多西方雜技藝術的形式。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也在不斷增強,在這種情況下,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再次回歸,因此在今天的雜技藝術表演和創作中,更多體現傳統文化的內容。比如說戲曲與軟功相結合,書畫與繩技相結合,武術與地圈相結合。經過多年的發展,表演雜技藝術的藝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正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將本民族文化更好地表現出來,才能真正擁有更廣泛的共鳴以及更強大的生命力。
雜技藝術的繁榮需要充分展現出這種藝術本身的特點。從藝術形式上來講,雜技藝術的最根本特點就在于人體技巧。人體技巧不僅可以完美地展示出人體的線條和身形的協調美,更能通過人類的肢體行為進行藝術詮釋。雜技藝術與其他的藝術種類不同,強調的不是絕對的爆發力、耐力或絕對力量等,而是一種力量的靜與動之平衡。在雜技藝術中參與演出的人數并不固定,有些可以是單人項目,有些則可以是多人項目,在這種不同的人數表演中所展現出的人體能力的極限就進一步被突破。相對以往的雜技藝術來說,當代中國的雜技藝術在表演的觀賞性和技術的難度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對雜技藝人本身的身體素質要求更高,只有不斷精進,才能創造出更加復雜、更加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動作。
從雜技藝術的起源來看,是民間的藝人為了養家糊口而創造的一種特殊藝術表演形式,但是雜技藝術發展至今,在幾千年的時光中早已經形成了一套專業化的表演體系,對人才的培養也有了一套更為專業化的認知。在現代社會的職業發展體系中,雜技藝術的發展需要科學的論證和構建。我們需要健全并改善雜技專業人員和專業團隊的培養方法。
從當前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雜技藝人大多都是自小便從事相關雜技藝術的學習,并且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處于半輟學的狀態。而在民間有一些專門的雜技藝術學校,也僅僅是中等雜技藝術??茖W校。放眼整個中國,當前還沒有一個專門培訓雜技藝術的高等學校,這證明我國在這方面的體制還不夠合理。如今多種藝術形式已經開始被納入我國的科學教育體系中,比如說,近幾年我國將街舞放入了體育學院的舞蹈專業中。而雜技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門類,也是一種探索身體極限的科學方式,就更應該被納入類似于體育學院一類的專業高等學校中。想要取得這樣的效果,雜技藝術的從業者必須學習雜技的相關理論,并且還要有外國語言的訓練,同時還要在學習過程中了解當代社會的雜技技巧,擁有傳播相關文化知識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具有專業性并且綜合素質高的雜技藝術人才,培養出專業并且能走向世界的雜技藝術團隊。只有這樣,我國的雜技藝術在創作上才能擁有更多的靈感,在走出國門以后,也能更好地塑造中國雜技藝術的形象。
在過去的雜技藝術發展過程中,雜技藝人和雜技表演團體往往是處于一種隨著市場行情而不斷改進自身雜技表演內容的狀況。在過往的時代里,沒有專門的機構資助雜技團體進行深入科研,也沒有一套成型的供雜技藝人從多方面吸取藝術的發展模式。而在今天我們需要建立起一套雜技藝術藝人培養的科學體系,這就給了相關的專業人員一個深入挖掘文化價值、進行學科科研的環境,讓雜技藝術的表演人才在鉆研技巧的同時,還能對文化上的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如今在國際交往中,中國已經構建了一個雜技大國的形象,但是在首都北京以及全國大部分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中,并沒有專門進行雜技表演的場所。雜技藝術的發展,除了要有深入的科學研究以外,還需要有足夠的機會供雜技藝人進行表演實踐。因此未來我們在科學的雜技藝人培訓體系之上,還要進一步在更多的城市中建設專業場地進行雜技創作和演出。這不僅能讓雜技藝人有更多表演的機會,還能讓雜技藝人更多地接觸市場,讓整個雜技藝術能在市場的供養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同時讓雜技藝術得到更好的宣傳,讓更多的人有志于投入這個行業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現代社會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這有賴于工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而雜技的發展其實與技術是息息相關的。在過去的時代中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雜技的技術所占的成分不多,是由于在過去技術一直處于一種緩慢而平緩的發展態勢,事實上雜技中會運用到很多技術的內容?,F代科技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在聲光電等方面的表現方法,因此雜技藝人也可以利用這方面的技術來提高表演的觀賞性,增加表演的復雜程度。
比如說光影技術,可以讓雜技藝人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樣貌,利用燈光的變化讓人們的注意力放在舞臺的不同角落,同時也能為雜技表演營造更好的氛圍。再比如說利用一些介質,我們可以在空氣中投射出更加豐富的影像。比如說在空氣中營造水幕,在水幕中通過激光投射產生裸眼3D 的觀賞效果。雜技藝人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配合這些空氣中的燈光效果,進行更加豐富的藝術表現,讓觀眾們獲得更好的觀賞體驗。
當然,除了燈光以外,道具、舞臺的底座變化,以及其他的體感效果都可以增強雜技藝術的表現能力。我們在利用這些新技術的過程中,還應該進一步將新技術與雜技藝術的本質以及我們的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樣才能讓人們欣賞到更加具有內涵、令人回味無窮的雜技表演,同時也能讓雜技藝術在當今的社會走得更遠,在未來也擁有更好的前景。
綜上所述,雜技藝術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當今社會雜技藝術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不僅能通過當前社會發展建立起更加科學的雜技藝人培訓體系,還能利用當今社會的新技術將雜技藝術的表演形式和表現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上。這需要我們雜技表演藝人共同努力,也依賴國家的發展。在更好的社會環境中,通過更加專心的鉆研,我們必然能創作出更加精彩的雜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