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紅
河北省永清縣大辛閣鄉中心校姜家屯小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自覺能力、提高學生的主觀地位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國成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重要措施和方向,因此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認真實踐,為我國的基礎教育做出貢獻。
教學環節僵化是我國目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他們只關注知識的敘述,先說例句,再練習,布置作業,考試,這些已成為日常數學教育的基本環節,所關注的只有學生的成績。老師們只注重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忽視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特別是小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缺乏真正的研究精神和努力進取的意識,嚴重影響數學素養的培養和提高。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只注重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背公式、背口訣加練習,不重視推理的過程,學生學習中只能被動地接受僵化的公式,難以理解其根源,在教學的過程中這些問題突出地表現出來,教案在手,不去考慮如何創新,如何結合生活實際,結合最新學科發展進行解說,只能被動地運送知識,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對學習的樂趣很少。不注重推理的過程,學習中的問題也普遍比較突出,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低,甚至產生學習倦怠心理。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熱愛游戲,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以受歡迎的動畫片熊出沒的故事為底本,老師可以適當的利用故事里的情節,用游戲的形式講解故事里關于數學的片段,為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具備充分的人性化設計,做到真正的了解學生,了解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課本中經常創設情景應用,如購物問題,路程等問題,這些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容易接觸到,游戲設置的學生感興趣,將會成為教學中重要的引子,誘發學生鉆研的興趣。
直觀式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接受能力是非常契合的,因此這是一種適用于小學生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圖示,教具的作用。多媒體、圖片、學習軟件、玩具都可以成為教具,這些需要教師結合本課具體講授的內容,因為課的需要,具體設定,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學習熱情。尤其是當前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如數學發展的前沿領域講解,數學中優秀視頻、課件,都在我們的小學數學備課、講課、反思評價中充分應用,為教師提供借鑒,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利于小學生接受,對學生發展極為重要和有利。
學習的目的是指導學生的實踐。在小學數學學科方面,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是實踐過程的重點,需要進一步的鍛煉。這就需要重點保證課堂的基本教學的同時,讓學生多參與教學實踐,了解數學學科發展的前沿動向。例如,問題的運用、測量、設計、我可以計算等設置。讓學生自己去購買需要的文具用品、選取,交流,結賬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習的質量。主張開展教學實踐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習的新要求,是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還要更加重視在實踐中的應用。在小學時運用這種數學思維,能夠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更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學科知識時刻處于更新中,問題情境也有所變化,學生所面臨的教學情境也與以往有所不同,這需要教師的教學水平需要不斷提高,要時刻掌握學科發展的最前沿狀態,對自己知識進行更新,教學中也必須注重實踐,提高教學水平,以豐富的教學能力讓學生接受到最前沿的學習內容,在與實踐結合的情境下,符合小學生身心和思維方式的背景下展開教學,不僅可以使老師受到同學們的擁護,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如何激發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一直是各方面關注的重點,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重視相關知識的進修,通過多種方式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摸索,在授課過程中應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