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來
格爾木市第三中學
數學課堂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由于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而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在各個學校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數學基礎差、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等導致課堂效率低下的現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在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教學結果和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缺乏周全嚴謹的備課,基本都是照本宣科,這也給高效課堂的構建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 目前,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絕大部分老師仍秉承著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 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課本上的基本內容,照本宣科,不能有效地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 教師教學方式單一,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情況、接受程度與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備課、授課,只是簡單的把書本上的內容照搬過來,以便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不能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發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 教師一直只是一個知識的灌輸者,而學生則只是被動的扮演著接收者的角色,久而久之,教師失去了教學的激情,學生則失去了學習興趣。 另外,老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直將心思和精力放在考點上, 課程安排及講課環節都是圍繞考點的內容進行灌輸,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知識的掌握能力各不相同。 有些學生從小學步入初中后,由于學習基礎不扎實,接受能力落后于基礎牢固的學生,對教師傳授的知識無法快速地吸收消化,而這部分學生由于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導致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嚴重缺失,加上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學習狀況不關注、不重視,致使學生態度不積極,不能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學習難點, 只沉浸在有限的知識中。 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跟不上學習節奏,學習成績一路下滑,最終對學習產生厭惡,影響自身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對高效課堂的構建造成影響。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如何提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提高,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摸索嘗試。形成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種,而在課堂中實行小組分組合作是提高高效課堂的方式之一,小組合作模式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可以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增進學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交流模式的過程中增加自信、完善自我。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對合作學習的分組情況進行甄別,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學生的特點, 考慮到小組中學生的組成結構,比如性別、學習成績、個性等等,可以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和能力較弱的學生平均分組。在這種分組方式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鞏固知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和學習能力較強學生的互動,達到學習的目的,使得能力較差的學生對自己不理解的問題,不敢問或不愿意問老師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得以解決。使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進行主動學習,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使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得到很好的互動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先將所有學生通過不同學生的組合分為8個組,要求各組成員理解書中知識,然后進行整理和完善所有學習重點,在整個小組學習過程中,各組學生學習主動熱情,積極主動的閱讀書中的內容并認真討論所有的學習重點。尤其是學困生,他們雖然不懂得所有的學習重點,但他們主動的通過各種方式對“軸對稱圖形”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并將收集整理的資料完善歸類, 使得整個班級在這種合作交流的方式中,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需要廣大教師與學生的不懈努力和相互配合。 教師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升教學技巧,改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認知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和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