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煒
(陜西省山陽縣林業局 陜西 山陽 726400)
楊園蚧(Quadraspidiotus gigas Thiem et Gerneck)屬同翅目盾蚧科,是楊樹枝干的主要害蟲之一,在陜西省山陽縣1年發生1 代,以2 齡若蟲越冬,翌年4月下旬若蟲開始活動。蟲體固定在樹干上,以口器刺入樹皮內吸取汁液,使整個樹冠枯黃,進而造成林木死亡,影響樹木生長。為防治此蟲,筆者進行了楊園蚧防治效果試驗,現總結如后。
1.1 試驗林概況。試驗設置在山陽縣河道楊樹護岸林,試驗樹種為箭桿楊,樹齡25年,樹高6.4 ~8.9 m,株行距3 m,生長中等,林內發生楊園蚧為害,危害較嚴重。
1.2 供試藥劑。25%亞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安陽市安林生物生化有限公司);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
1.3 試驗方法
1.3.1 人工刮除若蟲防治試驗。9月楊園蚧以2 齡若蟲在樹木枝干越冬。可人工用毛刷刮除在樹木枝干部位越冬的若蟲后,集中燒毀。設置人工刷除枝干上若蟲和未刷除(CK)2 個處理組,做對比防治試驗,防治后調查防治效果。
1.3.2 樹干涂白防治試驗。冬季先刮除樹干上的粗皮,再在樹干上涂白,用以防治病蟲害。涂白的石灰質量要好,加水消化要徹底。一般用不純的消石灰時,要先用少量的水泡數小時,使其變成膏狀無硬粒最好。如果把消化不完全的硬粒石灰刷到樹干上,石灰就會在樹皮上繼續消化吸水散熱,以致燒傷樹皮。設置樹干涂白與未涂白(CK)2 個處理組,做對比防治試驗,涂白后調查防治效果。
1.3.3 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霧防治試驗。初孵若蟲期,設置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與清水(CK)2個處理組,做噴灑防治對比試驗,以單株為小區,重復3次,噴藥后7 d 調查防治效果。
1.3.4 25%亞胺硫磷乳劑噴霧防治試驗。亞胺硫磷是一種殺蟲劑,具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刺吸式口器害蟲防治有效,對防治蚧類有特效。楊園蚧初孵若蟲期,設置25%亞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與清水(CK)2 個處理組,做樹冠噴霧對比試驗,每隔7 d 噴1次,連噴2次后調查防治效果。
2.1 人工刮除樹干若蟲防治效果。9月2 齡若蟲在樹干上越冬,人工用毛刷刷除樹干上若蟲后,集中燒毀,其若蟲死亡率為88.8%,防治效果良好。

表1 人工刷除樹干若蟲防治效果
2.2 樹干涂白防治效果。從表2 可以看出,先刮除樹干粗皮,再在樹干上涂白,其蟲口減退率為86.7%,防治效果較好。

表2 樹干涂白防治效果
2.3 噴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效果。從表3 可以看出,初孵若蟲期,用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殺若蟲,殺蟲率為90.5%,防治效果明顯。

表3 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效果
2.4 25 %亞胺硫磷噴霧防治效果。從表4 可以看出,初孵若蟲期,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樹冠噴霧后,其蟲口減退率為90.6%,防治效果明顯。

表4 25%亞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噴霧防治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人工用毛刷刷除樹干上若蟲后燒殺,其若蟲死亡率為88.8%,防治效果良好。刮除樹干粗皮后,樹干涂白,其蟲口減退率為86.7%,防治效果較好。初孵若蟲期,噴0.3 ~0.5 波美度石硫合劑,其殺蟲率為90.5%,防治效果明顯。初孵若蟲期用25%亞胺硫磷乳油800 倍液樹冠噴霧,其蟲口減退率為90.6%,防治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