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玉華 尚 才 曲國輝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農牧局 內蒙古 赤峰 024300)
敖漢旗小尾寒羊存欄量較大,2019年全旗小尾寒羊存欄150 萬只,其中能繁殖母羊100 萬只。小尾寒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多胎性能,小尾寒羊體軀狹窄限制了其生長,影響其產肉性能,其肉質也不如肉羊好。杜泊羊適應性極強,對飼料的要求也不高,能有效的利用低品質牧草,抗病能力強,適于在干旱或半熱帶地區生長;繁殖不受季節限制,可常年繁殖,小羔羊生長速度快,3 ~4 個月體重就可達到35 ~42kg。用杜泊公羊和小尾寒羊進行雜交生產出的雜交羔羊,不但出生時體重大,而且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能提前出欄15 d 左右。雜交羊不僅具有杜泊公羊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的特點,也有小尾寒羊繁殖率的特點,可以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此試驗旨在驗證杜寒雜交的理論,為選育出適應本地自然條件、生產環境并具有較高繁殖性能及產肉性能的杜寒羊品系提供理論依據。
1.1 試驗地點。試驗地點選在敖漢旗木頭營子鄉呼格吉樂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木頭營子鄉是敖漢旗肉羊養殖量最大、養殖水平最高的鄉鎮,呼格吉樂合作社是全旗種羊繁育基地、全旗杜泊種公羊培育基地。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對杜寒雜交羊改良后代體尺、體重進行測量,測量杜寒雜交一代羊1000 只。其中育成公羊50 只(18月齡),育成母羊250 只(18月齡),公羔羊150 只,母羔羊550 只。對6月齡羔羊和成年羊的平均體重、平均體高、體長、胸圍進行對比分析。
選10 只小尾寒羊與10 只杜寒雜交一代羊(月齡和體重接近),分成兩組,在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進行育肥132 d,后在阜信源肉食品公司進行屠宰加工,計算其屠宰率、凈肉率和胴體重,進行分析。
試驗日糧參照NBC 肉羊營養標準,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根據試驗羊日增重260 g 的目標,篩選出飼料配方,即每天精料量平均為1.67 斤,飼草2.1斤,A 組為試驗組,B 組為對照組。
1.2.2 試驗羊飼養管理。預試期內進行個體編號,用伊維菌素進行體內驅蟲,用大磺去火健胃片進行健胃。試驗羊初期按照體重1.5%飼喂精料,粗飼料按照日糧比例添加,并根據采食量逐漸增加。試驗羊按組分為兩圈飼養、自由飲水和運動。每天早晚兩次飼喂,喂前將玉米秸粉按量稱好后濕潤5 min,把各組精料分別倒入草粉中拌勻,形成干濕料,分別飼喂,少給勤添,避免剩料。以預試期結束體重為始重,出欄時早晨空腹稱重,注意觀察羊只健康及采食狀況。
從表2 數據來看,F1 代試驗羊6 個月的公羔羊平均體重已達成年公羊的43.3%、平均體高已達成年公羊的75%、平均體長已達74.6%、平均胸圍已達62.3%;6 個月的母羔羊平均體重已達成年母羊的80.5%、平均體高已達成年母羊的80%、平均體長已達成年母羊76.4%、平均胸圍已達77.2%。從這些數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F1 代雜交羊生長速度很快,尤其是體高、體長方面基本上已接近成年羊,由此可知,雜交子代充分遺傳了父代杜泊公羊的生長特點,提高了出欄率,增加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表1 F1 代試驗羊體重與體長比較
由表3 數據可知,10 只杜寒雜交羊的體重、屠宰率、胴體凈肉率均顯著高于小尾寒羊。其中,單只杜寒雜交羊的體重平均比小尾寒羊高出5.2kg,杜寒雜交羊屠宰率高于小尾寒羊純繁組6%,差異顯著(P <0.05),胴體凈肉率也是雜交組明顯高,且差異顯著(P<0.05)。這些數據都說明了雜交優勢。因為杜泊羊具有個體中等、體軀豐滿、體重大的特點,杜寒雜交羊充分發揮了小尾寒羊產羔率高的繁殖性能,同時發揮了杜泊父本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突出的優勢,雜交一代肉羊生產性能較小尾寒羊羔羊明顯提高,雜交優勢明顯,適應性強,適宜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表2 20 只試驗羊產肉性能比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羊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優質的羊肉供不應求。赤峰市敖漢旗屬于溫帶半干旱性氣候,適宜發展肉羊養殖業。通過杜寒雜交試驗說明,雜交后代具有天然的優勢,在遺傳變異的過程中子代更好的保留了父代的優良基因,這樣,杜寒雜交后代在生長發育性能、繁殖性能、育肥羊屠宰性能方面均有提高,并且肉質也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