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磊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分院 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玉米作為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中國也被大面積廣泛種植,我國境內選用的玉米種子中90%以上為單交種,為提高玉米產量,必須要在特定氣候環境下,利用特定技術種植特定的玉米種子。雜交玉米種子的獲取必須是父母本雙親在隔離條件下按一定比例種植,對父母本行比、密度、花期調解等進行綜合調整。在散粉前全面徹底清除母本雄穗,讓父本的雄穗花粉授到母本花絲,經過雜劣與異類的植株去除工作,可確保玉米種子純度與凈度。后期對玉米果穗適當進行提前扒皮晾曬,可確保種子的含水量及發芽率。在當前玉米種子生產過程,必須對種子的質量進行全方位地控制,以保證種子的質量合格。
有句俗語說的好“種子不好,豐收難保。種子不純,坑死活人”。種子質量會隨種子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管理方法規范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別,種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玉米收成。隨著玉米新品種的日益增多,每年都有假劣種子充斥市場,給農民朋友帶來選種困難,而要想種好玉米,選種是保證產量的第一步。
一般來說種子外包裝袋上必須標注審定編號,同時還必須有純度、凈度、水分、發芽率等4 項指標。選種時要求種子純度在96%以上,凈度在98%以上,水分在14%以下,種子芽率必須較高,芽勢強,精量播種的要求發芽率應高于92%,單粒播種的96%以上。
玉米品種選擇原則必須以生長積溫為主,天數為輔,要挑選比當地積溫少100 ℃~150 ℃的品種,以確保在當地能正常成熟,嚴禁跨區越區種植“水玉米”。但在實際選種過程中,考慮到玉米種植農戶并不了解該信息,因此,要求當地農業資源站、農業技術部門、種子銷售中心等農業技術部門,必須加強對當地積溫參數的了解程度,從而在采購玉米種子的起始端,可以實現對所有信息的處理與探究,從根本上保證農戶能種植到適合當地的玉米品種。
未包衣種子顏色灰暗代表是陳年種,這樣的種子出芽率得不到保證,對機械精量點播不利。玉米種子經長時間存儲后顏色暗淡,同時胚部發硬,以手掐試,可發現胚芽部分的角質減少,粉質增加,甚至會出現米象蛀孔;此外,陳年種子胚部通常會出現細圓孔,這樣的玉米種子芽勢細弱,出芽率下降,且在土中發芽之后,由于芽扭曲而無法破土。新的玉米種子顏色鮮亮且無蛀孔,同時發芽率與發芽勢良好。當地玉米種子管理部門必須對市場上的種子進行收集與調查,嚴格把控種子質量。此外,考慮到當前大量的玉米種子銷售已開始采取精包裝模式,因此在玉米種子選擇過程中,要觀察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當發現玉米種子存儲時間超過一年時,對種子質量進行抽查,一旦發現種子發芽率不合格,必須對該類型的玉米種子進行查沒處理。
大的玉米種子因為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適合深播,玉米出苗會慢一些;小種子因為需要的水分少,適當淺播發芽會快一些。選種時種子大小沒有關系,只要種子大小一致,播種深淺一致就可以保證出苗整齊。如果種子籽粒差距大,最好是挑選、篩分后分開播種,大粒一起播,小粒一起播,以免出苗不齊,生長快慢不一致,出現“大苗欺小苗”現象。大小粒嚴重,肯定不是最好的種子,建議調換。但如果是精包裝的玉米種子,在具體處理過程中這一步驟可以省略。此外在具體的篩選工作中,也要做好對篩選后玉米種子的歸置工作,唯有如此方可實現對于種子的科學分類。此外在玉米種子的后續處理過程中,也要實現對各類信息的科學、有序處理。玉米播種過程中,如果是采用自動播種設備,在對該設備的操作與使用過程中,要實現對不同粒徑玉米種子的調整,要能夠確保該設備的處理方法和運行狀態良好,確保播種的穩定性。
優勢玉米品種植株根系發達、莖基部節間較短且穗上節間長,株高不超過3 m,穗位適中且果穗里外一致不禿尖,穗位整齊。雄穗分支較少,但花粉量充足,這有利于節約植株養分。果穗行數以14 ~16 行為宜,株型最好為上緊湊下平展形,穗上葉片旋狀上沖分布并直立,葉片要窄、薄、較短。穗下葉片呈斜沖開張,整個株型呈“正三角形”,且田間抗病蟲抗逆性好。在玉米種子選擇的過程中,要做好對各類玉米種子生長狀況的分析工作,并由玉米種子銷售部門對種植戶說明各類品種的生長狀態,在種植戶完成玉米種植后,收集種植戶反饋的信息,并做好對這類信息的處理與使用,以便在后續玉米種子處理過程中,能夠實現對所有種植管理信息的科學處理,唯有如此方可實現優質玉米種子在栽培之后可以正常生長。
我國是玉米種子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從全國種植狀況來看,因為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的多樣性,當前農業發展并不均衡,導致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平衡,種子生產質量參差不齊。在玉米種子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的當前,要同時參考品種品質、銷售價格以及種子質量等多項因素,通過分析這類因素,方可通過促進玉米種子質量提高玉米產量,為種植者購買到好的玉米種子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