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智新

《大明殿會鞠圖》漆畫
漆畫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既是藝術品,又是實用裝飾品,成為壁飾、屏風和壁畫等的表現形式,給人一種較為強烈的厚重和深邃感。工筆人物畫則是用工整細密的筆法來描繪人物,常讓人感到細膩、輕盈。工筆人物畫與漆藝的結合,是現代大美術背景下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的呈現,在豐富創作題材和創作形式的同時增強了漆藝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從近幾年漆畫參賽作品、漆畫展品中出現的人物畫來看,在創作題材和造型上大致有幾種常見的類型,下面筆者就題材特點和造型類別進行梳理。
1.少數民族與鄉土風俗題材
該類題材占比大,居“主流”地位,主要因為我國少數民族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如獨特的民族服裝、裝飾,豐富的鄉土風俗如民俗文化、勞動場景等,給藝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創作靈感。如閩籍作家的作品中常見的惠安女題材,其鮮明的特色有:(1)服飾特點:頭披鮮艷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斜襟衫,短而狹,露出肚臍,下穿黑褲,寬而大,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2)人物特點:惠安女大多以漁業為主,擁有吃苦耐勞、勇敢堅毅的品質。
2.神佛宗教題材
該題材在傳統的藝術創作中被廣泛利用,是人類的一種精神寄托,在人們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興起和重視,許多結合荷花、卷草、海浪、祥云、錦鯉等吉祥寓意、富含鮮明民族特色的神佛題材在漆畫創作中出現;同時,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價值逐漸被挖掘、運用,敦煌壁畫上的藝術題材被大量運用在漆畫創作中,其中以“飛天”形象最具代表特色。
3.歷史人文題材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中國藝術創作者肩負的使命。該類題材主要包括古代歷史人物、經典文學人物、現當代人物等,在這些人物身上擁有鮮活的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的烙印。如作品《大明殿會鞠圖》在漆畫中的呈現,該圖原畫作者為我國著名人物畫家徐操,主要內容為:宋史太宗令有司定制,三月會鞠于大明殿,蓋其先本軍中戲也。筆者通過漆畫描金藝術的表達,用不同的金色代替水墨,以刻刀勾刻鋒利、厚重的人物線條,將漆厚重深邃的特性和金屬高貴、堅毅的特點融于其上,給《大明殿會鞠圖》帶來了新的視覺享受和藝術感。
漆畫隨著時代更迭,逐漸變得多元化,同時現代人們思想、審美等的轉變,在人物造型上推陳出新,大致有以下幾類。
1.寫實風格
寫實風格在漆畫人物造型中最為常見,屬于藝術再現形式,即在創作過程中盡可能地還原物象,即使在色彩和造型上進行較為夸張的處理,依然可以保持人的視覺和大眾審美的統一。漆畫人物造型主要運用中國人物畫的繪畫技巧,如女子衣裙和發絲的刻畫,通過這種技法更顯得清麗脫俗。寫實風格的漆畫人物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往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感染力。
2.寫意風格
藝術創作是一種自由和審美情趣的碰撞,由于打磨、推光、蔭干的時間長,在此間畫面常會出現偶然的富有寫意風格的效果,這就是“漆性”,而且每一幅漆畫的“漆性”不同。為了漆畫人物形象更具靈性,于是在漆畫中便出現了“潑灑”“漂流”等大寫意手法,這樣可以讓人物創作彰顯出一種有節奏的律動感。
3.表現性風格
表現性風格指在創作中面對自然時被激起的一種對生活和審美的情感,創作者借助各種不同顏色的性格意蘊以及具象和抽象的聯想,憑個人的直覺選用不同色彩和質感的材料,在明確的造型意識和造型的形式內涵、形式意味的構架下,使畫面表現出強烈的個人情感。隨著傳統創作模式的改變,新的漆畫繪制不僅形象地體現出材料美,同時也有效地反映了繪畫語言的多元化時代特征。
寫實、傳統風格的作品比較容易得到觀眾認可,抽象、概念性的探索同樣也能找到知音。如有些作品隨心所欲,讓創作打破系統程式化,呈現的是自己散漫的生活思維和自然表現,也獲得了一席之地。只要符合審美規律,任何作品都會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引起觀眾的共鳴。
工筆人物畫以藝術形式對人物進行了富有靈氣的創作,主要以單純的線條勾勒作為造型手段,借助線條的粗細長短、方圓曲直,用筆的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進行創作,再結合色彩的濃淡渲染。工筆人物畫中對于線條的運用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線條是衡量中國畫水平創作的重要標準。
南北朝顧愷之的線條被稱為“春蠶吐絲”,他認為線條具有多種特征,不僅優美,同時還富有節奏,如其創作的《洛神賦圖》,描繪內容是曹植與洛神之間的愛情故事。作品中線條舒緩流暢、婉轉有力,集中體現了圓、細、韌、緩的特點。描繪人物時用線很緩慢而且細長, 給人以沉穩的感覺。在整體畫面中,線條疏密結合、錯落有致的形式給人愜意的感觀體驗。
在歷史文化長河中,后來的中國工筆畫家在前輩的基礎上,結合時代審美,通過創作對線條進行了豐富,使描法的起伏變動性更大,物象更具有質感,所描繪出的畫作不論是服飾還是配飾都更具有氣勢。藝術大師的作品線條可以準確展現作品的靈魂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特點在漆畫工筆人物畫中依然表現突出。
漆畫工筆人物畫的創作應該是借助漆藝術的獨特優勢,通過對人物的描繪來表現某些明確的主題,通過對這一題材的藝術表現,賦予人物畫作品更加深刻的含義,這種含義應該是源于藝術家的人生經歷,也是體現人性之真,能夠令人為之震撼,并且富有藝術家個性和創新的題材。
漆畫中工筆人物畫按題材大致可分為仙佛羅漢、帝王君杰、宿世人物、高逸雅士、絢羅仕女、市井雜流、婦孺嬰戲等。漆畫由于以“黑”為底的特殊性,在題材的選擇上,要充分利用黑色的優勢進行創作。例如,筆者的作品《大明殿會鞠圖》就屬于帝王君杰,通過漆畫的呈現,賦予了作品新的視覺感受和生命力。
工筆人物畫線條的表現同樣決定成敗,中國畫中的線條在漆畫藝術創作中也可以表現得淋漓盡致,呈現非常豐富的形式,有的莊重、典雅、崇高,有的活潑、輕松、流暢,有的剛健、挺拔、豪放,有的古樸、飄逸、灑脫,有的渾厚蒼勁、抑揚頓挫、自然流露。
在漆畫人物畫創作中,技法的綜合掌控能使畫面的構圖、造型、色彩等更協調,更具表現性。漆畫技法表現具有多樣性,技法的運用能體現漆的獨特美感。例如,變涂的富麗,漆色的光澤,堆漆的厚重,揮灑的斑駁,鑲嵌的華美,貼金的閃爍,潑漆的典雅……這些都是其他畫種無法相媲美的,但在創作中的技法應該根據畫面的需要以及漆性進行適當地挑選。漆畫工筆畫人物形象的塑造,應在漆畫藝術中的材質特點、繪制工序上與工筆畫相結合,創新藝術表達方式,用獨特技法表現當代人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