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退休生活尚不滿3年,昔日重慶首富、傳奇民營企業家尹明善正遭遇企業與個人雙重災難,白手起家創立的國產摩托車大王——力帆股份日前被法院宣布破產重整。正當投資者們揪心重整談判進展與前景之時,10月13日晚間,上市公司披露尹明善本人及其家人被立案調查的消息。此時尹明善已年逾82歲。
在向摩托車行業全國龍頭企業進軍的同時,力帆已然成長為一家跨國公司。
在重慶商界與中國制造界,尹明善絕對是個傳奇人物。關于他的傳記,以及他在多個場合的演講留下了他人生的剪影:大起大落,險峻陡峭,幾無坦途,一如重慶這座山城的地理風貌。
1985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不久,已然47歲的尹明善舍棄來之不易的穩定工作,下海從商。須知,因時代原因,在他人生的前40年,幾乎都在貧困、動蕩、壓抑中度過。
這位書生在圖書出版行業做得正順當之時,于1992年拿著20萬元的全部積累投入到他從未涉足過的領域——摩托車制造,當時摩托車與火鍋被認為是重慶在全國叫得最響的兩個行業,尹明善判斷這個行業盡管市場空間不大,但技術空間很大,因而利潤空間無限大。
在一間以每月200元租來的不足40平方米的舊農房里,他安置了幾臺舊機器,它們來自一家破產的企業,“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就這樣成立了,它是力帆股份的前身。開業當天,面對現場9名職工,尹明善宣布:“我一定要創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發動機!”有員工聽到這里忍不住捂著嘴笑了,有的實在忍不住,笑出了眼淚。他們都了解,老板是個書生,從來沒搞過摩托車。這一年,尹明善已然54歲。
憑著一股狠勁、拼勁、韌勁,尹明善用行為證明,他是玩真的。12年后,這家小小的車輛配件研究所,從重慶“摩托幫”一個不入流的角色,成長為全國性的龍頭企業。2005年,年銷售額高達幾十億元,職工由當初的9人擴大至近9000人,企業已更名為重慶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改后更名為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力帆”)。在后來的幾年,這家企業甚至擁有一家“力帆足球隊”,活躍在中國各大足球賽事上,成為力帆在全國最強有力的流動宣傳廣告。
在向摩托車行業全國龍頭企業進軍的同時,力帆已然成長為一家跨國公司,自2002年起就在越南、南非、伊朗、美國、土耳其成立摩托車組裝廠,并在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尼日利亞等國家建立生產基地。
在72歲這一年,尹明善將力帆帶向資本市場,成功登陸滬市主板。據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0年6月30日,力帆總資產64.9億元,年度總收入60億元左右,年度凈利潤超過3億元。
在產品結構上,此時的力帆已從“兩輪”擴展至“四輪”,闖入民用乘用車領域已7年,其過程中的艱難險阻,非一語能包含。尹明善也被譽為繼吉利的李書福之后,國內又一個造車狂人。在此之前,除李書福之外,國產車自主品牌先驅人物還有奇瑞汽車的尹同耀。兩人同姓“尹”,算是家門,不過并無親緣關系。與尹明善同一年闖入汽車領域的還有比亞迪的王傳福。
有意思的是,吉利與力帆同以摩托車起步,李書福造車成功后(指汽車),對于后來者尹明善的闖入,他高度質疑:“力帆憑什么做轎車,有什么資源、基礎?價格戰一沖,它第一個就會垮掉。”

當前,力帆被宣布進入破產程序已有幾個月,壓倒力帆的壓力之一的確是其汽車板塊,準確地說應為新能源汽車,另外也有別的原因。
融資終止之時,尹明善已退休近兩年,他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團隊也在數年之內相繼離散。
自闖入汽車領域之后,力帆每個月披露的產銷月報,其產品目錄長期保持4個品類:乘用車、摩托車、摩托車發動機和通用汽油機。自2015年10月,新能源汽車作為乘用車的子類,正式進入力帆產銷月報,并區別于傳統乘用車,成為力帆產品目錄的一個重量級產品,從此這份目錄有了5種產品。
新能源汽車擠入這份目錄的當月,即2015年10月,其生產量為1567輛,銷售量為965輛。實現量產后,前3個月,力帆新能源汽車每月產銷數量翻倍,2015年12月生產了6880輛,賣了8054輛。
誰也不曾想,2015年12月的數據竟是力帆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后的最好水平。下一個產銷高峰則是2017年12月,生產2531輛、賣了2964輛。而長期觀察,力帆在這個領域的收獲產銷數量常常是數百輛、幾十輛。2020年2月,這一數據產銷兩端竟全部以“0”示人。
伴隨2015年初步量產即迎來的數據高峰,是力帆的騙補丑聞。

2016年國慶節結束后第三個工作日,力帆向市場公布了一則沉重的消息,財政部對力帆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專項檢查發現,2015年度力帆共計2395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億元。財政部決定,對這些車輛不予補助,并取消2016年力帆新能源汽車專項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