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瀚元 李洪濤 祝慶 李淑芬 遲銘 王軍


摘? ?要? ?連玉糯1號是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以自選自交系LN12為母本、LN22為父本育成的鮮食糯玉米雜交種。2014年上海市糯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產量為12 991.5 kg·hm-2,比對照申糯2號增產12.2%;2018年江蘇省引種備案試驗平均產量14 942.33 kg·hm-2,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10.9%。該品種為中熟緊湊型鮮食白糯玉米,抗病抗倒強,豐產性好,商品外觀性好,鮮食糯性品質好,適宜在上海市、江蘇省及周邊相同生態區種植。
關鍵詞? ?白糯玉米;連玉糯1號;選育;栽培制種
中圖分類號:S513? ? 文獻標志碼:B?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5.013
糯玉米(Waxy corn)又稱蠟質玉米或粘玉米,起源于我國西南地區,是受隱性突變基因wx控制的普通玉米突變再經人工選育的新類型,籽粒胚乳幾乎為100%的支鏈淀粉,其具有食用風味好、營養成分高、加工方便等優良特性[1-2]。隨著適應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呈現出多樣化需求,鮮食糯玉米的需求量急劇增加,糯玉米作為特色高效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亮點得到高度重視[3-4]。糯玉米已成為我國廣大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廣大民眾消費的重要品種。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糯玉米年種植面積已達到90萬公頃以上。
江蘇省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達10萬公頃以上,已成為全國糯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5-6]。目前江蘇省在推廣糯玉米品種過程中主要存在2個問題[7]:1)品種科技創新不夠,“多、亂、雜”現象嚴重,高產、優質適宜推廣的品種較少;2)產業技術服務不到位,“良種良法良態”不配套。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以自育系LN12為母本、自育系LN22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出高產優質抗逆白糯玉米新品種連玉糯1號,2015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滬審玉2015005”,2019年通過江蘇省引種備案,引種編號為“(蘇)引種〔2019〕第060號”,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連玉糯1號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 親本來源
連玉糯1號(LN12×LN22)是連云港市農業科學院利用自選自交系LN12和LN22分別作父母本雜交育成的優質高產白糯玉米單交種。
1)母本LN12以中糯2號為基礎材料,經連續6代自交純合后選育而成的優質玉米自交系。LN12株型緊湊,株高150 cm,穗位60 cm,全株16片葉,葉片綠色,花絲綠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穗長13 cm,穗粗3.8 cm,禿尖0.3 cm,穗行數14行,行粒數25粒,籽粒白色,粒深。
2)父本LN22為自交系BN2中入選1雜株選系,經6代自交純合后選育而成的優質玉米自交系。LN22株型半緊湊,株高175 cm,穗位90 cm,全株17片葉,葉片綠色,花絲淡紅色,果穗筒型,穗軸白色,穗長15 cm,穗粗4.52 cm,禿尖0.5 cm,穗行數14行,行粒數31粒,籽粒白色,粒圓型。
2 選育經過
2012年冬海南配組合(LN12×LN22),組合編號為“LN13-189”,后定名為“連玉糯1號”。2013年在江蘇、上海進行多點鑒定試驗,綜合農藝性狀表現優良。2014年以“LN13-189”為參試編號參加上海市玉米區試。2015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滬審玉2015005”。2018年參加江蘇省引種備案試驗,2019年通過江蘇省引種備案,引種編號為“(蘇)引種〔2019〕第060號”。
3 區試表現
3.1 鮮穗產量
連玉糯1號在2014年上海市區域試驗、2018年江蘇省引種備案試驗中的鮮穗產量列于表1。由表1可知,2014年上海市糯玉米區域試驗連玉糯1號鮮穗產量為12 991.5 kg·hm-2,較對照申糯2號增產12.2%;2018年江蘇省引種備案試驗連玉糯1號鮮穗產量
14 942.33 kg·hm-2,較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10.9%。連玉糯1號與對照申糯2號、蘇玉糯5號鮮穗產量變異系數相當,且均較小,說明連玉糯1號與對照申糯2號、蘇玉糯5號的穩產性較好。
3.2 品質性狀
連玉糯1號品質列于表2。由表2可知,連玉糯1號在2014上海市區域試驗、2018年江蘇省引種備案試驗中的品質評分分別為85.5、86.3;該品種品質優良,苞葉包被完整、新鮮嫩綠,籽粒飽滿、排列整齊、粒色白色、有光澤,風味好、色澤佳、甜糯香軟、皮薄渣少,達到部頒糯玉米二級標準。
3.3 主要特征特性
連玉糯1號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生長勢強。成株株型緊湊,總葉片數 19片左右;花藥黃綠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軸白色;皮薄軸細,大粒,排列整齊,商品外觀性好。2014年上海市連玉糯1號區域試驗結果(見表3、表4):株高253.5 cm,穗位高102.8 cm,雙穗率14.6%,穗長17.2 cm,穗粗4.4 cm,穗行數13.3行,行粒數38.9粒,千粒重277 g,出籽率66.3%,全生育期89.4 d,倒伏率0.6%,空稈率0.8%。2018年江蘇省連玉糯1號引種備案試驗結果(見表3、表4):株高253 cm,穗位高102 cm,雙穗率4.5%,穗長19.4 cm,穗粗4.6 cm,穗行數14.8行,行粒數38粒,千粒重345.1 g,出籽率67.1%,全生育期89 d,倒伏率0.0%,空稈率0.0%。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結果(見表5):抗大斑病、紋枯病;感腐霉莖腐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高感粗縮病。
4 栽培要點
春季5 cm深地溫穩定在12 ℃以上時即可播種,按株、行距穴點播或條播。春季早播時可覆地膜種植,以達保溫保濕效果。春播時間為3月25日至4月15日,夏播時間為6月20日至7月10日,育苗移栽或地膜覆蓋可適當提前15 d左右。大面積種植時,根據市場容量分期播種,均衡上市。需與其他類型玉米隔離種植,否則會影響品質,隔離距離要求500 m以上。適宜栽植密度為每公頃60 000~67 500株;播后可用化學除草劑(如丁草胺等)均勻噴灑畦面,滅除雜草。注意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使用無殘毒農藥,采收前30 d禁用農藥。適時采收,春播玉米在吐絲盛期后的20~25 d采收,夏播玉米在吐絲盛期后的22~27 d采收。
5 制種要點
以LN12為母本,LN22為父本的雜交模式進行種子生產。制種生產時必須與其他玉米隔離500 m以上或錯期30 d。親本自交系每年需套袋提純繁殖各5 kg以上,原原種制種時父本行與母本行的比例為1∶5;父母本可以同期播種。
參考文獻:
[1] 楊勇,王鵬文,張樹光.糯玉米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5,17(6):22-25.
[2] 陳文俊.我國菜用特種玉米育種研究進展及開發前景[J].長江蔬菜,2000(6):1-4.
[3] 黃小蘭,胡加如,薛林,等.特色糯玉米新品種研究進展及育種方法創新[J].安徽農業科學,2012(12):7024-7026.
[4] 李洪濤,許瀚元,遲銘,等.糯玉米主要性狀環境穩定性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18(4):31-37.
[5] 趙文明,孔令杰,陳艷萍,等.江蘇省鮮食糯玉米品質性狀育種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16,28(2):31-34.
[6] 黃小蘭,薛林,任建,等.江蘇省糯玉米育種進展、存在問題與對策[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101-103.
[7] 張增為,王志武,劉玉敬,等.黃淮海糯玉米品質、產量和抗病蟲害育種研究進展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9):133-136.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