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是個當代國名,但遠遠不止于此。
1910年亡于日寇之前,朝鮮半島有超過500年被李朝統治。明太祖朱元璋以“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美,且其來遠,可以本其名而祖之”為由,賜李成桂“朝鮮”國號,后者開創了“衣冠文物,悉同中國”的朝鮮王朝。
中文“朝鮮”所對應的英文名稱“Korea”,音譯卻是“高麗”,源出“一統三韓”的高麗王朝。這個由王建開創的王朝,以佛教為國教,國祚雖不滿500年,聲名卻遠播歐洲;王朝后期,一度向蒙古大軍屈膝,但還是混出了“駙馬之國”的模樣,沒有任外族宰割。
朝鮮半島古風猶存,與這兩大合計延續近千年的王朝的影響密不可分。尤其是與明清同期的李氏朝鮮,保留了完整的儒家文獻典籍和文武“兩班制”,為古裝劇的編劇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至今在朝鮮開城,你還可以見到高麗王朝的行宮大明宮,以及王建的王陵。朝鮮半島的農歷新年、端午、中秋等節慶,也與中國的頗為相似。而分布在各地的朝鮮族,依然熱衷于學習腌辣白菜、做大醬和打糕等祖傳手藝。
古風與現代化可以并存。很多時候,我們要透過韓劇這面鏡子去打量古代朝鮮。而來到鴨綠江的彼岸,你也能在濃濃的蘇聯風味之外,尋得一份人生的意外之解。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統籌 | 尤丹娜 謝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