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鈴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女生都有一個開咖啡館的夢想,反正我有。咖啡館的情調、氣氛特別養人,每次在里面坐上一會兒,聽聽音樂、上上網,心情可放松了,啥煩惱都忘了。要是能天天待在咖啡館里,那可就太美了!我經常和一個做設計的朋友一起憧憬自己的店叫什么名字、裝修成什么樣、可能遇到什么樣的顧客……憧憬的時候幸福極了,仿佛我們已經成了小老板。然而憧憬歸憧憬,一直也沒下定決心開一家店。
開這家咖啡館是我35歲生日那天做的決定。
那時我已經在一家外企干了整整8年,升職的希望十分渺茫,就算再干8年,估計還是個客服經理。我考慮過跳槽,但很多單位都要求應聘者在35歲以下,況且跳槽也不能讓我立馬升職,職場之路算是封死了,我不甘心。35歲是個坎兒,危機感會忽然涌過來。我想,再不干點兒真正想干的事,一輩子就這么過去了。
我對設計師朋友說:“咱們一起開店吧,我是認真的。”她說:“好!我也認真的,不過我只能兼職。”我說:“沒關系,咖啡館有我在就行。”
我把想法告訴了老公,他表示開店可以,但要我自己掏錢。我查了下銀行戶頭,共有30萬元私房錢,我決定全投進去。設計師朋友最初說投10萬元,后來又改成5萬元。我想5萬元也行吧,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錢多開個大的咖啡館,錢少開個小的。
真干起來之后,我才發現合作是個技術活兒,我一時還沒掌握。我把咖啡館當作事業,設計師朋友卻抱著玩兒票的心態,從選址到裝修,再到產品的確定,我們雙方的意見就沒統一過,再加上第一次做生意沒經驗,兩人怎么分工、怎么分紅都沒說定,工作上一團亂麻。我想約她談談以后怎么分工,她卻反問我:“為什么要分工?誰時間多誰干不就行了。”我心里有點兒涼,按這個勢頭下去,以后矛盾只會越來越多。
我們有一星期沒說話。后來她小心翼翼地問我,如果她退出,那5萬塊錢可不可以還給她?我說:“可以,不過裝修超支得厲害,賬上沒剩多少錢了,我也需要一些流動資金,所以先給你2萬元,剩下3萬元我分幾次還給你。另外,店鋪的裝修設計是你做的,我覺得應該給你5000塊錢作為酬勞。”她如釋重負,我也笑了,她可能擔心5萬元要不回去吧?其實再合作下去,大家連朋友都做不成,5萬元錢也不多,沒必要為了這點兒錢搞得面子上過不去。
原本以為創業的壓力可以有兩個人一起扛,突然就只剩我一個人了,就像在茫茫大海上獨自駕駛著一艘小船,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風浪,更不知道能否在彈盡糧絕之前行駛到對岸,我每天都感到心里空空蕩蕩的。
第一個月的營業額不到2000元,有些日子一個客人都沒有,我焦慮得晚上睡不著。說來不怕你們笑話,我有點兒心疼前面給她的5000元設計費了—早知道這么難,錢就應該省著花。我老公說,附近的居民還不知道這里新開了一家咖啡館,時間長了就好了,回頭客會越來越多的。
當時我請了一個咖啡師,每個月給他發4000多塊錢的工資,我想把這錢省了,就自己偷偷學習怎么做咖啡。學了一個月之后,我覺得水單上的所有產品我都會了,就辭退了他。我又讓我媽來北京幫我照顧孩子,這樣我能全心全意做生意。
第二個月的營業額增加了一倍,雖然還是虧損,但照這個速度增長,離收支平衡應該不會太久,我心里松快多了。我沒指望靠咖啡館掙大錢,我的目標是收入和從前在外企工作時差不多。我是這么想的,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賺到錢,人生贏家也不過如此。
沒想到咖啡館虧了整整兩年,而我那30萬塊錢在開張后第六個月就全部花完。其實平時也還好,每天的流水能把水電費、原料費給抵了,就是按季付的房租交不上,我只能向老公要。開口要錢的滋味真不好受,我們結婚后前3年,我賺的都比我老公多,現在為了咖啡館,搞得連家庭地位都沒了,虧我還一直標榜自己是獨立女性呢。我老公不太愿意給,每次我都要和他磨很久,講情懷,講夢想,他才勉強拿出錢來。當初我們說好他的收入用作家用,咖啡館的錢我自己想辦法,所以他現在不支持,我也沒啥怨氣。
最后一次我向老公要錢時,他說咖啡館就像個無底洞,填多少錢都不夠,如果下次的房租還是掙不出來,那他也沒辦法了。我心里很難受,真的不希望就這樣灰溜溜地結束創業,我付出了太多心血和精力在這個店里,也積攢了不少回頭客,他們的每一句贊美都讓我心里特別暖和。咖啡館如同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孩子。
正在我為難的時候,機遇說來就來。我有個顧客是心理學家,他想開課,缺個地方;我有地方,但沒項目。我倆一拍即合,就在咖啡館開了個班,收入平分。
讓我又驚又喜的是,他的心理學課十分火爆,本來計劃招滿5個人就開課,沒想到來了20多個人。初階課程結束后,他繼續教授中階課程和高階課程,這20多個學員全部留了下來,一下子我就把下一季度的房租給掙出來了。我高興極了,這是給咖啡館續了3個月的命呀。
他上課的時候,我在一邊旁聽,我發現自己對心理學充滿了興趣,我們平時講人的性格、匹配度都太粗淺了,真正的專業人士看的是人的經歷和過往,從他們的過去能看到未來。現在不都喜歡講原生家庭嗎?原生家庭對一個人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該往哪些方向修正,心理學都會提示。這個太對我胃口了!我之前也零零星星地讀過一些心理學的書,但不系統,我覺得如果能從零開始學心理學,相當于又學了個專業,對了解自己、了解他人都有極大的幫助。
我意猶未盡地報了一個國際心理學課程,跟隨著名的心理學專家學習。我越學心理學越喜歡,仿佛看到一扇門在我面前打開。我對心理學的熱情和從前對咖啡館的向往不太一樣,感到心理學走進我心里去了,而對咖啡館是一種朦朦朧朧的好感,以為在咖啡館待著會一直很愜意。其實,感到愜意是在別人的咖啡館待著,自己的咖啡館里都是煩惱。
一轉眼我進入創業的第四個年頭。咖啡館的房租3年一簽,也就意味著房東3年漲一次房租。咖啡館已經略有盈余,我本來想雇個服務員,但如果接受房東的新協議,那么咖啡館又會回到收支平衡的狀態,我只能一個人接著死撐,每天累得要死,說到底都是在給房東打工。
經過3年的磨煉,我的心態有了很大改變,以前一腦門子浪漫啊、情懷啊,現在越來越現實。每天睜眼想的就是怎么賺一天幾百塊的房租,然后就得殫精竭慮,時時刻刻都在考慮投入產出比這些事。我想過,沒有店我也可以學心理學,組織交流會,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比現在低太多了,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來說,我繼續經營咖啡館非常不劃算。我心里有點兒動搖,但又很舍不得,這里的每個沙發、每首歌、每件飾品都是我親自挑選、親自擺放的,這3年結交的朋友多過我創業前35年的總和,咖啡館除了沒有帶給我經濟上的收益,什么都給我了。
考慮到自己心理學的水平還不高,客源也有限,我決定繼續將咖啡館經營下去。
就這樣,我又開了3年的店,我的心理學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每天都有穩定的客源來找我做咨詢,咖啡館的心理學課也越來越火爆,大家的反響好極了。
可這次房東提出每個月漲3000元房租,終于讓我想放棄咖啡館了。
但是,我心里很難過。
我幾乎天天失眠,回想創業以來發生的樁樁件件,想自己邁過的一個又一個的坎兒,想最初向老公伸手要錢時的尷尬和難堪……真的,太難了!有時候想著想著,眼淚會流下來。
我41歲了,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在外企度過,我成長為一個善于溝通的職業經理人;第二階段是個人創業,開了個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咖啡館,人生重新洗牌,我擁有了無懼變化的勇氣。現在是時候開啟新的人生了。
梳理通情緒之后,我把店里的那些裝飾品和書全部送給顧客留作紀念,又請朋友們為咖啡館錄了段視頻,說幾句臨別贈言,我自己錄了最后一句:“再見了,我的咖啡館,感謝你帶給我的所有收獲。”每當我懷念以前的生活時,就把那段視頻拿出來播放一遍,覺得特別美好。
現在我每天給客人做咨詢,每周講課,有時給雜志寫心理學方面的文章,忙得不亦樂乎,想起最初的那點兒奢求—做真正喜歡的事,并且這件事能帶給我不錯的收入,這個目標算達到了,我挺欣慰的。
我常常想,我們開咖啡館之后,每個人走的路都不同,我去學心理學,你去搞寫作。但相同的是,我們都能從這段經歷中發現自我,找到真正熱愛和適合自己干的事,這就是咖啡館對我們最大的價值,比帶來多少金錢都有意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