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梅 秦智娟
(如皋市人民醫院,江蘇南通 226500)
產后出血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娩后2 h 為產后出血的高發時間段,但產后2 h ~24 h 產婦也易發生產后出血[1]。所以臨床針對此類產婦應盡早采取措施迅速止血以有效降低產婦產后死亡率。近年來由于剖宮產率的明顯上升、二胎政策的開放等,使得前置胎盤、疤痕子宮、高齡等高危因素明顯增加,造成剖宮產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上升[2-3]。針對一線藥物使用無效的剖宮產產后出血者,臨床上采用宮腔填塞、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子宮動脈介入栓塞術等方式治療,而宮腔填塞由于不會增加產婦創傷,故被臨床較多使用[4-5]。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宮腔紗條填塞術與Bakri 球囊填塞術應用于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結果如下。
選取如皋市人民醫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148 例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74 例)和對照組(74 例)。對照組年齡21 ~40 歲,平均年齡(31.28±4.29) 歲;孕周35 ~40 周,平均孕周(37.27±1.05)周;體質量指數22 ~3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30.63±4.01)kg/m2;觀察組年齡20 ~42 歲,平均年齡(31.49±4.15)歲;孕周35 ~41 周,平均孕周(37.62±1.14)周;體質量指數21 ~3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30.71±4.06)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為剖宮產術中出現產后出血(產后出血:產后24 h 內出血量≥500 mL);孕周>32 周;保守治療止血效果不佳;產婦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隨凝血功能障礙;伴隨嚴重心、肝、腎、肺等臟器功能障礙;既往存在產后大出血史;存在感染性疾病;合并造血系統功能疾病;合并惡性腫瘤。
胎兒分娩出后,給予20 U 縮宮素靜脈滴注,子宮肌層注射20 U 縮宮素,在出現胎盤黏連、胎盤淺肌層植入后盡可能徒手剝離,對出血量在500 mL 并仍有活動性出血者實施以下止血術。
對照組給予宮腔紗條填塞術治療。用滅菌宮腔紗布,自宮底開始從一側填塞至另一側,將紗條呈“之”字形有序填塞,然后使用卵圓鉗將紗布的斷端從宮頸口塞至陰道內2~3 cm,再更換卵圓鉗自產婦子宮下段向上填塞紗布,與切口部位匯合。
觀察組給予Bakri 球囊填塞術治療。術者于術中自切口將球囊置入患者宮腔內,未端塞入宮腔內,助手經陰道端邊注入150 ~500 mL 的無菌生理鹽水,并于陰道牽拉未端以使球囊底部壓迫宮頸時觀察導管排血孔的出血量。
①手術情況及住院時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 出血量、輸血量及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分析。②止血成功率:統計兩組止血成功例數,止血成功即產婦術后陰道流血量持續低于50 mL/h,不再發生出血,子宮收縮良好。③血流動力學: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前、產后2 h 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及血氧飽和度水平變化,進行比較分析。④并發癥:統計兩組術后切口感染、產褥病、子宮缺血等發生情況,計算并發癥總發生率。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 出血量及輸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觀察組止血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止血成功率比較[例(%)]
觀察組產后2 h 的心率低于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及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觀察組術后總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對產后出血孕產婦實施迅速、有效的治療,對于保留孕產婦生育功能、提高產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6]。相關調查結果表明,剖宮產產后出血發生率顯著高于陰道分娩產婦,而剖宮產產后出血主要發生于術中[7]。目前,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產婦常采用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當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時須及時給予手術治療。宮腔紗條填塞術作為常用止血措施,其操作簡便、止血迅速且安全性較高,但在操作時需要將紗條壓緊不留空隙,以避免出現隱匿性出血,但若填塞過緊會對產婦子宮收縮造成影響,造成出血量增加[8]。此外,若填塞時間過長易增加感染的概率。在劉春艷[9]等研究結果中顯示,對難治性產后出血者實施Bakri 球囊填塞術效果顯著;而在楊瑩花[10]等研究中,對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宮腔填塞紗條結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止血。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及住院時間比較()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24 h出血量(mL) 輸血量(U) 住院時間(d)對照組 74 76.38±8.31 1271.28±114.02 1085.55±93.41 2.41±0.59 7.05±0.67觀察組 74 61.04±9.02 945.38±105.14 941.33±95.05 1.52±0.47 6.88±0.71 t 10.760 18.076 9.309 10.150 1.4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136
表3 兩組患者剖宮產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剖宮產前后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時間 組別 n 心率(次/min) 收縮壓(mm Hg) 舒張壓(mm Hg) 血氧飽和度(%)產前對照組 74 75.74±7.25 125.27±13.15 79.92±7.13 99.05±0.71觀察組 74 75.81±7.32 125.51±12.94 80.02±7.54 99.09±0.69 t 0.058 0.112 0.083 0.348 P 0.954 0.911 0.934 0.729產后2 h對照組 74 91.82±8.15 102.37±11.41 63.01±6.25 94.92±0.81觀察組 74 82.04±7.93 111.35±12.05 70.41±6.55 97.75±0.88 t 7.398 4.655 7.031 20.354 P 0.000 0.000 0.000 0.00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 出血量及輸血量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止血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表明相較于予宮腔紗條填塞術,采用Bakri 球囊填塞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及輸血量更低。分析原因,主要因為Bakri 球囊填塞術是通過球囊充分膨脹后填塞宮腔以提升宮腔內壓力,從而起到壓迫其子宮壁的作用,同時球囊膨脹后可使患者子宮內腔擴張,對子宮內壁產生充分刺激額,促使產婦引發反射性子宮收縮,進而起到迅速止血的效果[11]。此外,Bakri 球囊宮腔引流管便于觀察產婦出血量,其放置完畢后能夠及時縫合子宮切口及關腹,止血觀察時間明顯縮短,球囊液體量可根據產婦子宮出血量作相應調整[12]。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產后血壓、血氧飽和度水平及心率均較對照組更低,收縮壓、舒張壓及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這表明相較于宮腔紗條填塞術,采用Bakri 球囊填塞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更能有效維持患者機體循環穩定。
綜上所述,應用Bakri 球囊填塞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24 h出血量及輸血量,并且能夠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降低術后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