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鋒
在中國古代,女官是指在朝廷或各級官府擔任職務、具有一定級別的女子。比如:商代的婦好,不僅管理政務,而且統領軍隊;唐代的上官婉兒,雖無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本文以西周為例,管窺中國古代女子的入仕與仕途。
婚姻。西周時期有很多官職必須由周王宗室之女擔任。《周禮·春官·敘官》記載的內宗官,得由“內女之有爵者”擔任。內女是指“周王同姓之女”,也就是周王的族內女子。《周禮·春官·敘官》記載的外宗官,由“外女之有爵者”擔任。外女是指“王諸姑姊妹之女”。所謂有爵者,就是“嫁于大夫及士者”,也就是嫁于卿、大夫或士的周王宗室之女或“王諸姑姊妹之女”,才能擔任內宗官和外宗官。
德行。周王的內廷有世婦官職,但是《周禮·天官·敘官》并沒有記載擔任世婦官職的人數,主要是因為“君子不茍于色,有婦德者充之,無則闕”。可見,德行是周王甄選世婦官職的重要條件,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世婦官職寧可空缺。《周禮·春官·敘官》也記載有世婦官職,擔任者“必諸臣之妻,老而有德者,選令治宮廟之內禮,卿之妻即命為宮卿,大夫之妻為宮大夫,士之妻為宮士”。在卿、大夫或士之妻中,只有那些具有社會閱歷和德行的人,才能成為世婦官職的擔任者。
才能。周王內廷的女官有女酒、女漿、女籩、女醢、女醯、女鹽、女冪、女祝、女史、女御、女工、女舂抭、女饎、女槁、女祧、女府和女史等,都是依靠才能入仕的。
考核政績。西周時期朝廷或各級官府會對女官進行相應的培訓,《周禮·天官·內宰》記載:內宰“以陰禮教六宮,以陰禮教九嬪,以婦職之法教九御”,即內宰以婦人之禮教六宮女子,以婦人之禮教九嬪,以織纴、組 、縫線之事教九御;并“展其功緒”,內宰即對女官的功業和表現進行記錄,作為考核女官政績的憑證。
評定進獻物品。《周禮·天官·典婦功》記載:“典婦功……及秋獻功,辨其苦良,比其大小,而賈之,物書而楬之”,即考核官“典婦功”對各級女官進獻的物品進行評定,辨別質量優劣,評比數量多少,從而確定價值,并在每種物品上作標記。
賞賜或懲罰。《周禮·天官·內宰》記載:內宰的職責是“歲終,則會內人之稍食,稽其功事。佐后而受獻功者,比其大小與其粗良,而賞罰之”,即內宰輔助王后,對各級女官進獻的物品進行評定,并根據大小、優劣,對各級女官進行賞賜或懲罰。

擢升或貶降。《周禮·天官·大宰》記載:“歲終,則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三歲,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也就是說,所有官員年終需匯報自己的治理政績,大宰會輔助冢宰對相關的匯報文書進行評判,然后告訴周王。周王會據之對有功的官員進行擢升,對有罪的官員進行貶降。這種針對所有官員的機制,同樣也適用于女官。
比如,衛巫原本只是衛國的女巫官,負責驅邪、求雨、祈求和消災等事務,因為政績等突出表現,得到周厲王的擢升,任用她來監視民眾,儼然成了一位重臣。
西周以前或以后中國古代女子的入仕與仕途,與西周的制度相比,雖有諸多細節上的調整,但大同小異,基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