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
摘要:經濟的加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重視。以往看病難、治病難的情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這很大部分受益于醫療技術的提升以及醫療設備的研發。但是對儀器的維修采用的還是傳統的維修方式或者是在供應商所推薦的維修形式,比較的費時費力,不能節約成本。當前我國對醫療設備維護現狀缺乏預防性,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的維護與發展成為專家學者的重要研究課題。文章主要對醫療設備的維護現存問題進行探究,探索醫療設備維修與管理的辦法,以提高醫療設備維護水平為目標。
關鍵詞:醫療設備;維護現狀;管理辦法
前言
醫療設備對醫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儀器,同時內在的機器系統也相對復雜,如果機器的狀態發生改變的話就會影響到對于患者病情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對醫療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和檢查成為必不可少的。現代醫院治療體系中對醫療設備的需求逐步提升,大部分疾病檢測都脫離不了專業的醫療設備,也是醫療技術實施的重要工具。醫療設備的質量管理與日常的維護息息相關,不管醫療設備的功能是什么,都需要持續不斷的清理與維護,醫療設備屬于高頻使用產品,工作時間內幾乎是處于不停歇的狀態,做好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是確保其正常運行的保障。同時相關機構與部門對醫療設備維護管理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要求提出更好的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時刻保持設備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為醫院和病人提供便利。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國外醫療設備維護現狀
國外對醫療設備維護是比較重視的,尤其是發達國家,制定了相關的醫療衛生機構認證,出具了統一的管理標準,把日常管理維護作為重點工作。比如說美國大部分醫療機構都需要通過JCAHO(醫療衛生機構聯合認證委員會)的認證,大部分醫療設備的維護保養都遵循其相關的標準,并且設立了一套有效地評價方法,對醫療設備進行評級分類,針對不同級別的醫療設備制定了相對應的維護方案,重點針對優先需要維護保養的設備進行管理。同時開放了醫院自身分類管理設備的權限,分期對不同級別的設備進行檢測。
(二)國內醫療設備維護現狀
國內醫療設備維護結合了多方面的考慮因素,隨著我國醫學事業的不斷進步,醫療團隊逐步擴大,逐步開始重視對醫療設備維護的重視,引入了JCAHO管理概念,也制定特定設備的個性化預防維護管理。但目前來講整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人口眾多,醫療設備有限,同時生活水平的提升增加了對醫療設備使用的頻率,這是屬于我國特有的社會環境下形成的新機遇和挑戰,因此提升醫療設備整體維護水平,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十分迫切而重要。通過近幾年所開展的一系列調查數據來看,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級醫療設備維護周期呈遞減趨勢,由于多方面的標準不同,所采用的維護周期也考慮不統一,沒有規范和標準。
二、國內醫療設備維護保養存在的不足
(一)專業維護技術不夠。醫療設備涉及的專業和領域是比較廣泛的,除了基本的醫療知識外還需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這就給設備維修保養帶來了技術要求。部分醫院的醫療設備維修人員并沒有經過嚴格考核,缺乏專業基礎,不能掌握維修方法,而且不能準確判斷設備使用周期,這對醫院來講帶來了更高的成本,醫療設備成本本身就高,對設備的判斷失誤以及維修過失都容易產生大量的經濟損失;同時醫療設備是專業醫療技術實施的工具,對患者的檢查以及治療都至關重要不容有任何差錯,所以這些因素導致了很多醫院的維修工作由醫務人員兼并,缺乏專業性的檢測維修人員。
(二)維護管理制度不全。大部分醫院缺乏完善的維護管理制度,這也是現階段國內醫療設備維護相對較弱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維護管理細則不完善,定責不完整,管理細則直接影響設備的維護跟進,細則不完善容易導致維護工作不落實,出現缺檢漏檢的情況,周期性檢測不能及時跟進,導致設備故障不能及時檢出,加之責任劃分不到位,出現問題無人問津,大大延緩設備的維修,甚至是長期擱置,大幅度增加了維護風險。其次是缺乏有效監督機制,維護人員缺乏主動性,對設備維護缺乏管理分類,維護缺乏計劃,問題出現后才想辦法維修,保養工作不能到位,同時因設備的使用時間段主要在白天,維護時間只能安排在晚上,這些外在因素也是直接影響維護工作滯緩的原因,監督不到位還容易導致檢查力度不夠,維護時間不充分,草草了事,不能準確做出評價判斷,大大增加了維修次數和設備故障率。
(三)設備維護意識不強。因醫療設備作為主要的醫療器械,具有很強的公共性,大型醫院基本屬于國家管理,因其公眾化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對財物的不重視,導致維護意識不強。維護意識不強容易滋生惰性心理和僥幸心理,維護人員工作責任和工作作風不優,加之責任歸屬缺乏主體,大大的增加了設備損耗和損壞的可能性,增加設備閑置成本和患者治療風險。同時也會產生醫療設備使用不合理不合規的情況,極大的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醫院成本,破壞經濟效益。
三、當前環境下醫療設備的維護建議
目前來講國內醫療設備維護是落后于國外發達國家的,不僅是醫療技術存在一定的差距,設備維護意識較發達國家較弱,沒有統一的維護標準,對風險等級劃分的周期性缺乏依據,監督體制還欠完善。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一)提升醫工人員維護技能,拓寬醫療設備維護范圍
人才與技術的缺乏是維護不能全面開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配置專業性人員,可以采取掛靠制提供技術支持,其次是開展維護技能培訓,提高原有醫工人員技能,盡可能拓寬醫療設備維護范圍,尤其是高風險醫療設備的維護必須納入周期性預防性維護范圍,制定維護方案,提高全范圍內維護效率和高風險設備的頻率。從高風險逐步向低風險設備偏移,全面性覆蓋醫療設備的維護工作及時跟上使用。
(二)完善維護管理制度,制定維護周期的指導原則
制度是醫院管理最佳的工具,對檢驗檢測設備進行施工準則設定,日常維護工作設定,以及周期性設備維護設定,做好登記記錄,建立篩查機制,覆蓋全范圍內醫療設備的使用情況和維護詳情,建立監督管理機制,設置獎懲方案,提高內部監督和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對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效率,制定科學的維護周期指導原則,推動維護體系建設與發展。
(三)提高整體維護意識,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
想要全面展開整體維護工作,需要提高醫務人員與醫工人員對醫療設備的重視,培養保養意識。醫療設備的使用與維護進行統一協調管理,提高全員對醫療設備的重視度,應用互聯網線上平臺進行統一管控,所有設備信息進行登記管理,對設備的使用狀態以及備用狀態進行分類,對故障機器進行標紅等等,開發內部線上管理平臺進行統一管理,故障報修以及維護檢查工作統一由端口進行,提高維護效力和使用性,全面提升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
總結
總體來說,現代醫療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對大數據的應用十分廣泛,對醫療設備的維護可以著手分析大數據進行預測,提高預測性維護實施的可能性,以此建立在完善的管理體制上,動員全體人員的力量,把醫療設備維護工作日常化、常態化,形成靜態工作范疇,有效的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朱亞紅;張紅麗;陳冠男;;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與方案設計[J];中國醫學裝備;2017年05期
[2]繆吉昌;黃煌鏡;廖生武;陳躍龍;;綜合醫院醫療設備維修信息化管理現狀與趨勢[J];中國醫學裝備;2014年11期
[3]翟俊躍;;基于現代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維修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年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