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軍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市政工程的規模正在逐漸加大,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挖掘機、吊車等施工機械被頻繁用,施工過程中機械事故經常發生,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本文過對市政施工機械安全管理中的施工方案、機械管理、日常維護、人員素質幾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施工機械;施工方案;安全管理
引言:在現代的土木工程中,機械化施工已經逐漸成為常態,施工機械的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長,施工機械安全管理的難度也在逐漸加大,機械傷人、機械故障等事故頻出。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主要受人為因素、管理因素、環境因素所影響,關乎著的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質量,相關部門應該加以重視。
一、市政工程項目特點及施工機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設施建設工程的范圍很廣,是政府為了改善、方便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而展開的工程,城市中常見的公路、地鐵、高架橋、供水管道、電力線路、燃氣管道、網絡基站、城市綠化等,都屬于市政工程的范疇。市政工程主要是為了向城市居民提供基礎服務,關乎著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整座城市的運轉,所以市政工程的標準非常嚴格,質量要求高,工期緊張,涉及到的部門很多,需要協調解決。由于這些原因,市政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經常處于滿負荷運行的狀態,使用次數頻繁,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危險。同時,大部分市政工程都需要露天作業,受溫度、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很大,機械設備也同樣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在高溫環境中,機械設備的剪切力、沖擊載荷都會產生一定的誤差,精度有所下降。在陰雨天氣中,道路泥濘,鋼鐵容易生銹,也會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不但會影響工程的質量,也有可能引發機械故障。另外,市政工程經常涉及到高空作業,下方車輛不斷,對吊車、高空吊裝、手腳架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對市政工程中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尤為重要。
二、市政施工機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方案不夠規范
市政工程的規模一般都非常龐大,工期漫長,往往缺乏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機械設備的選擇上,施工企業往往缺乏長遠的考慮,施工設備不能一次準備到位,在施工時經常出現設備混用的情況,存在潛在危險。在機械設備的規劃上,施工企業也缺乏相應的方案,沒有專門為機械設備預留出移動線路,在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需要不斷的移動,如果沒有專門的移動線路,很有可能在移動過程中出現機械傷人的事故。另外,施工設備的停放位置也沒有明確的規劃,停放的比較隨意,既增加了施工過程中的風險,也影響了施工效率。
(二)施工機械缺乏系統管理
當今,市政工程中,機械化施工程度越來越高,機械設備的質量至關重要,關乎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質量。當前的施工企業缺乏對機械設備的檔案管理,機械設備使用情況混亂,很多設備都來源不明,不能追溯到生產廠家,生產資料缺失。另外,一些不法廠家提供的施工設備沒有達到質量標準,存在嚴重的潛在風險,施工企業缺乏對機械設備的質量監控,在驗收階段也缺乏相應的安全檢查記錄。
(三)施工設備缺少檢查和維護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設備經常在各種環境下使用,長時間暴露在高溫或者潮濕的環境中,施工機械容易出現生銹、過熱等現象,導致鋼筋、鐵索等稱重器材的承載力下降,使用壽命縮短,不但影響工程質量,還有引發機械事故的風險,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除了環境因素外,施工設備的長時間使用,難免會出現損壞、設備老化、運轉不靈活等現象,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而施工企業往往缺乏對施工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并清除這些潛在危險。
(四)操作人員專業素養不足
在市政工程中,施工人員是工作的最終執行者、實施者,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關乎著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施工安全。根據統計,大部分機械事故都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其中操作不當和操作人員疏忽的原因居多。施工企業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和監督不到位,一些操作人員缺乏責任心,安全意識淺薄,操作流程不符合安全規范,非常容易引起機械傷人的事故。
三、市政施工機械安全管理中問題的處理措施
(一)完善施工方案
想要加強市政工程中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需要完善施工方案,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在設計方案前,設計者要對施工環境進行實地考察,考慮現場的天氣和地質條件,因地制宜的設計施工方案。在設計上,設計者要考慮工程的具體細節,將所需的施工設備盡可能的羅列出來,要根據每種施工機械的功能和承受極限,事先為這些設備規劃好工作,避免設備混用的情況。由于施工設備需要來回移動,所以設計者在設計時要預留出專門的路線,保證各種大型設備能安全、高效的移動[1]。對設備的停放區域也要進行合理的規范,要確定施工設備周圍沒有易燃易爆物品,也要確保施工設備停放的地面足夠堅固,不會發生塌陷,在選擇停放位子的時候,也要避免停放在電力線路、供水管道、燃氣管道周圍,避免對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方案的設計者應該具備一定的現場經驗,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時,盡量方便施工人員的工作。
(二)建立專門的機械設備管理系統
在市政工程中,機械設備的管理尤為重要,關乎著操作人員和施工現場的安全,施工企業對機械設備的質量應該進行嚴格的把關。在采購時,每一臺機械設備都要送到檢測部門做專門的安全監測,確保設備的質量符合行業標準,嚴查偷工減料、假冒偽劣的設備。同時,施工企業應該為施工設備建立專門的檔案,將機械設備的生產廠家、出廠時間、采購金額、檢測機構、使用時長、歷任操作人員、檢修次數、檢修的原因及結構,都詳細的記錄在檔案中,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安全評估,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工地的人員流動性大,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也經常改變,新的操作人員可以通過這些檔案對設備有一個更好認知,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幾率[2]。
(三)加強對施工機械的檢修和維護
施工設備使用頻繁,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因此對施工設備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維護是十分必要的。施工企業應該成立專門的檢修部門,有規律性的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檢修人員要檢測操作系統能否能夠正常運行,設備的連接處是否存在損壞、老化、生銹等現象,如果發現應該立即停用設備,并及時修理。檢修人員還要注意鉤鎖、橫梁、鐵鏈等承重設備是否存在變形或者不牢靠的現象,一經發現應該及時更換[3]。另外,對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要勤加維護,操作人員應該經常清理設備的關鍵部分,確保沒有異物,設備周圍的地面也要保持整潔,保證設備移動過程中的不會出現意外。
(四)加強操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養、
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訓,一些大型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要嚴格篩選,要求擁有相關的操作資格證,并且企業要經常對這些操作人員進行考核,保證他們工作的熟練程度。施工企業要定期組織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讓員工學習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另外,施工企業也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賞罰機制,并制定安全操作規范,從根源上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自主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結論:市政工程有時間緊、工期長、任務重、受環境影響大等特點,對施工機械的要求非很高。在工程中,施工機械使用頻繁,對施工機械進行安全管理至關重要。施工企業應該制定更加完善的施工方案,建立專門的施工機械檔案,注重平時的檢修與維護,加強操作人員培訓,來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志杰.談市政施工機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改善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9(17):164-165.
[2] 王瑞明.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機械的選用探討[J].科技風,2020(02):122.
[3] 伏永庚.市政工程項目施工機械設備管理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20(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