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華
摘要:當今國家對電力需求愈發加大,10kV配電線路在運行中出現故障問題影響巨大,必須加以重視。本文針對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并以此提出具體的預防措施,期望為配電線路管理提升提供可參考路徑。
關鍵詞:配電線路;故障原因;預防措施
引言:10kV配電線路因其自身性能的優越性在配電網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大范圍長距離鋪設的線路,維護難度較大且因其長期處于露天狀態,極易受到風雨侵蝕發生接地故障等問題,給電力用戶帶來生產生活上的不便及損失。因此,對其接地故障原因進行深入研究找尋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 10kV配電線路的常見故障原因
1.1自然影響
所謂自然影響主要分為兩種:
一是指由于人為不可干預且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造成線路的損壞,比如:暴雨、暴雪、沙塵暴、龍卷風等強對流天氣,這類天氣中尤以雷暴天氣最為嚴重,會造成樹木倒塌壓倒高壓配電線路,或是直接對配電線路設備造成雷擊傷害,且多伴隨暴雨天氣,對塔桿造成沖擊形成倒塌,使得線路接地形成故障;另外,龍卷風沙塵暴等天氣由于風力較大,會造成線路被扯斷或是塔桿傾倒,導致線路中斷形成配電故障。
二是指由于10kV配電線路多是被架設在野外等無人高空區域,這部分區域由于人跡較少,會有較多野生動物出沒,當猴子、蛇或者大型鳥類出現在配電線路的變壓器上,極容易造成線路短路,或是由于長期雨水澆灌或是螞蟻等穴居動物出沒,造成的塔桿底部埋土松動,隨之可能出現倒塌。
1.2人為影響
所謂人為影響,指的是由于城市建設拆遷動土等原因,造成的配電線路或是塔桿傾倒,或是由于人們日常生活對配電線路設施不加以愛護,肆意破壞而形成的損毀,例如:燃放煙花爆竹、高空拋物、廣告牌接觸等。另外,還有人為的意外因素,比如:配電線路發生交通事故,車體發生爆炸或是直接沖撞塔桿等,造成配電線路接地發生故障。
1.3管理疏忽
所謂管理疏忽是指由于電力企業的巡檢監察人員未能及時、有效跟蹤配電線路的使用情況,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由于巡檢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并清除線路安全隱患,比如:線路老化、電纜溝存有雨水等問題。二是,電力企業的管理出現問題,下面指派的巡檢人員不履行職責,做事不認真或是干脆不做。三是,線路自身內部老化,巡檢人員難以察覺,加之部分用戶為了逃避電費偷偷進行違拆違搭,亂接電線導致線路自身受損形成故障[1]。
1.4線路自身耗損
線路自身耗損指的是由于線路自身性質造成的耗損形成接地故障,一是,由于風吹日曬等原因,造成的線路外部絕緣封層損壞,對線路失去了保護作用,形成線路的接地故障。二是,由于線路分布設置不合理,產生高低壓配電線路的交叉分布,造成電弧大量產生電弧,而形成損耗。三是,由于設備自身內部零件的質量原因,造成線路運行過程中部分零件突然損壞,導致整段線路發生接地故障。
二、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有效預防措施
2.1加大設備監管力度
首先,督促檢修人員對配電線路進行徹底地巡檢和排查,對線路使用年限、損耗程度徹底掌握,做到用檢查、有總結、有落實,徹底排查線路的安全隱患問題。其次,應該對電力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通過定期培訓,使得檢修人員更加了解新技術、新手段,同時,通過相互的經驗交流,也能使其對于配電線路中的問題更加了解,更利于預防故障發生和解決故障問題。最后,應該對排查后的配電線路進行技術升級和設備升級,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檢修水平也能夠得到提升,使得10kV配電線路安全運行,設備也更加經久耐用,不易受到外力因素影響,進而減少人力、物力,從另一種程度上降低費用成本。
在故障發生后,電力檢修人員應掌握故障發生原因、位置及影響,從而針對性搶修,防止故障蔓延影響增大,減少故障造成的經濟利益損失。
2.2加強宣傳溝通
從上文可知,10kV配電線路會遭受人為的外力破壞,所以對社會公眾進行宣傳教育,達成良好的溝通與協作是十分必要的,是當前較為有效的防護手段。
電力企業要做好與群眾的溝通宣傳工作,對破壞電力運行造成的危害及危險進行詳細說明,同時向民眾解讀國家律法在此方面的保護措施,如:民眾發生違法、違規破壞配電線路的行為,將要承擔哪些法律成本、后果以及會對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哪些損害,從而對民眾形成警示作用,讓民眾不敢破壞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同時,電力企業要變被動為主動,積極邀請群眾共同參與到配電線路的監督與防護工作之中,形成群防群控的合力,更好地維護配電線路安全。
另外,電力企業應該主動與相關政府機關溝通、協調,尋求政府的幫助與支持,共同做好群眾安全用電的宣傳工作,廣而告之,更有利于線路的維護;也要和政府部門協商在城建過程中的配電線路設計問題,尋求一定輔助和支持,例如:政策扶持、線路維護等等,既有利于降低成本又能方便線路維護;還應該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與監管,對民眾的警示作用將更加強烈,以此降低偷盜和破壞配電線路的問題發生幾率。
2.3定期巡檢與維護
對于配電線路自身來說,定期維護與檢修十分重要,是排除隱患的最有效手段。對于線路自身來說,由于其要承受外界各種各樣因素的破壞,比如:風雨侵蝕、認為破壞等等,對線路形成一定損耗,如果不及時將這些隱患進行排查,極容易造成線路發生接地故障。在進行定期的巡檢與維護中,必須加強對配電線路中的絕緣設備、絕緣防護層、線路接口以及變壓器等設備的檢查與維護,保證配電線路在安全無隱患的環境下工作,降低設備間的摩擦,減少熱量產生,保證其絕緣性及位置上的安全性。另外,對塔桿等支柱性設備進行加固,防止其因外力因素造成傾斜倒塌,拖拽其他線路的問題發生[2]。具體有以下三點:
一是,電力企業必須對配電線路進行定期的巡檢,對員工進行合理排班與設置,分類分段安排人手進行巡檢,對不同天氣、不同災害也要有不同程度的檢修措施,另外,必須要強化巡檢成果,防止懶散行為發生,每次檢修之后要形成結果報告,以供后期的總結與監管。
二是,加強巡檢與防護,并要求電力檢修人員對配電設備的熟知與掌握,能夠在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了解發生原因,提供解決措施,另外,應該對檢測平臺深刻掌握,可以通過長期的知識總結,借助日常監管數據,了解設備運行情況,提前預知故障發生可能及發生情形。
三是,除了加強對設備自身巡檢與維護外,還應該對周圍環境與設施進行監測,比如:高大的樹木、山體表面、鳥巢蜂窩等,必須保持配電設備與高大樹木的枝葉頂端留有一定安全距離,遠離鳥類、蟻類巢穴,避免造成線路短路和塔桿松動等問題。
2.4加強災害防治
自然災害破壞力較強,且難以預測和人為整治,必須強化自然災害預防工作和后期搶修治理工作。自然災害多是難以預料的天氣因素導致,所以電力企業必須強化與氣象部門的合作與交流,能夠提前得知或是在第一時間得知惡劣天氣到來時間,及時做好配電線路的防護工作,包括基礎設施加固、避雷針、塔桿等設施的更新及加固等等。制定完善的災害天氣應急處理機制,包括在雷暴天氣的緊急行動預案,在暴雨暴雪天氣的緊急防護措施,如何倒排搶修班組,采用何種工具等等問題,以及地震、泥石流等特大災害的緊急應對措施,做到提前預防、緊急情況有序處理。
電力企業可以采用配電線路終端智能檢測設備,此設備能夠對10kV配電線路進行全天候監視檢測。智能化的檢測手段與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使得技術人員能夠在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覺察到問題的發生位置及形成原因,利于檢修人員節省故障排查時間,利于線路的修護,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故障造成的損失。
結論:綜上所述,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原因較為復雜且難以控制,具有一定的不可預知性,所以巡檢和防護是重中之重,另外,必須從公民意識培養、政府參與監管、電力企業自身管護三方面著手,加強溝通形成合力,保證電力網絡的良序運行。
參考文獻
[1]李軍霖.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的預防對策[J].科技與創新,2018(15):68-69.
[2]閆振偉,呂瑞華,姜麗.10kV配電線路接地故障原因及預防措施[J].電力建設,2018(11):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