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榮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下室裂縫問題和滲漏問題,研究了相關的管理控制方法,確保地下結構裂縫以及滲漏水問題能夠得到合理的應對,這樣也能夠提升結構的防水性能,使得工程質量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建筑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
引言
在土地資源損耗速度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建筑工程的高度也在不斷增加,建筑單位會采用修建地下室的方式,來提升地下空間利用率。而地下室混凝土裂縫問題仍然存在,嚴重影響了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和穩定,因此需要加強混凝土裂縫控制。
1、地下室混凝土等級控制
混凝土等級控制設計人員在設計工程結構的時候,要想能夠控制混凝土收縮問題,就需要保障工程結構的基本構造,控制對于混凝土的使用,一般情況下,主樓底板的混凝土強度在C40左右,至于地下室結構底板外墻和地下室樓頂的混凝土等級在C30作用,因此能夠看出,需要把混凝土強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防止由于混凝土收縮進而產生地下室結構裂縫問題。
2、建筑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出現的原因
2.1材料的選取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是不恰當的
①混凝土當中的水泥用量較大的時候,在混凝土當中將有比較多水化熱產生,容易造成收縮裂縫問題出現。②混凝土緩凝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長時間處在塑性情狀,而混凝土外墻的表面脫水速度要是比內層供水速率高的時候,混凝土的面層將產生較大收縮,造成有塑性的收縮裂縫問題產生。③混凝土的砂串較高,混凝上干燥收縮將會隨之上升。④膨脹劑于混凝土當中的摻量較少,部分廠家存在以次充好的問題。⑤石與砂中的含泥量較高,進而使得泥凝士的強度降低,干縮量上升。
2.2塑性收縮(干縮)裂縫
砂石含泥量或雜質多,骨料顆粒級配不匹配,水泥或外加劑不合格或過期,外加劑在品種和數量上的不當使用,混凝土水灰比過大,早期養護尤其是冬季養護不符合規范等是引起塑性收縮(干縮)裂縫原因,一般多在混凝土澆注后,還處于塑性狀態時,養護不當,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散失快,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也小,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表面濕度經常發生劇烈變化,平臥長型構件水分蒸發,產生的體積收縮受到地基或墊層的約束而出現干縮裂縫。裂縫一般有兩種形狀:①不規則龜紋狀或放射狀裂縫;②每隔一段距離出現一條裂縫。
2.3混凝土的施工措施不合理
①由于多次運用導致清水模板的表觀比較粗糙,于混凝土澆筑之前不能夠涂刷相關脫模劑或者是充分進行潤濕,在澆筑之后混凝上的表層由于模板的吸水問題而缺乏水分,進而造成了表面有塑性裂縫問題發生。假如拆模之后的養護是不合適的,將會由于干燥以及降溫等問題進一步發生開裂問題。②混凝土在入模時坍落度較大,導致混凝土發生離析問題進而墻體混凝土勻質性方面變得較差,通常會導致混凝土于硬化的時候不均勻的收縮應力而有裂縫問題產生。③在攪拌時局部的振搗比較嚴重,使這個位置砂漿比較富集,導致出現人為結構薄弱問題進而造成這個位置混凝士發生開裂問題。第四,對于地下室的回填土工作拖延時間比較長,在溫度下降的時候,導致產生比較大的溫差應力進而發生開裂問題。
3、建筑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措施
3.1加強混凝土施工控制
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需要重視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在夏季施工時期,需要在下午四點之后開展施工,冬季需要在有陽光的天氣開展施工,施工時期可以選擇分層的方法開展澆筑振搗操作,保障混凝土材料具備密實的振搗特征。如今也需要改善配合比,合理地調整混凝土材料的不同組分,完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能夠選擇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增加緩凝型膨脹土,減少對于水泥材料的使用,使用強度更高的水泥材料,降低水泥材料用量。最后就是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隨機開展抽檢工作,實現對于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
3.2科學合理選擇混凝土及其原材料
第一,選擇低水化熱的水泥。混凝土發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在水化過程中水泥釋放很多熱量,為了減少熱量,所以施工前選擇初期水化熱小的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水泥等,這些材料能夠有效調控水泥用量,防止溫度過高,增強混凝土的硬度及體積的濕度,從而防止使用水泥后對混凝土的硬度、強度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活性細摻料也是代替水泥的一種材料。其次,合理選擇骨料。科學、合理的選擇骨料,根據施工情況和需求,應選擇粒徑大的石子,保障質量與規范要求相符,保證級配科學,而且細集料的含泥量達標。強化對用水量的管控,節約對水泥的使用量,在符合配合比設計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有效管控混凝土收縮和泌水問題。如果想要合理選擇細骨料,應優先使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這種骨料能夠防止混凝土發生干縮,有效降低水化熱量,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再者,合理摻加外加料和外加劑。加入適量的外加料和外加劑對于預防裂縫出現效果確切。或者摻入適量的減水劑,可以有效提供混凝土的活性,增加水泥水化能力,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實現對水化熱的合理控制,降低水化熱釋放的速率。最后,防水材料要有很強的粘接性,只有保證其粘接性才能更好的將板子無縫隙的粘接在一起,更好的保障其防水性能。除此之外,我們在選擇合理材料的同時,更需要對材料的質量進行管控,所以在具體的外墻防水施工中,對于防水材料的質量一定要嚴格把控,因為材料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到施工的質量以及防水的性能,因材料的產地來源不同其質量也會有很大不同。對于材料質量的管控有以下幾點建議:①用于現場的防水材料首先必須要有合格證以及化驗單,并由質量管理部門對相關材料進行仔細檢查后才可進入施工現場并用于防水施工項目;②對于標識不清質量不明確的防水材料,必須要對其進行追蹤根源核查清楚,同時還有采用抽檢的方式,檢查防水材料的質量問題。
3.3加強混凝土養護控制
目前常見的混凝土施工病害包括結構施工裂縫、表面麻面、結構蜂窩、局部缺陷等。導致此類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拌和質量較差、養護管理工作水平較差、混凝土強度不合格等。在對其展開控制時,首要任務便是做好混凝土各應用環節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降低施工病害的發生概率。對已經出現的病害可以使用表面處理法、擴大橫截面法、壓力注漿法等操作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以起到結構補強的作用。在進行澆水養護的時候,要是保濕較差,就會產生施工問題,而且在施工時期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室外高溫,或者是現場條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施工比較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水分的散失速度比較快,很難在一個穩定的濕度和溫度條件下開展養護工作,而且混凝土材料表面溫度會產生較大的變化,表面出現收縮變形的情況進而造成裂縫的問題。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需要增強對于拆模時間的控制,防止產生過早拆模的情況,在進行拆模的時候不可以快速移動模板,能夠選擇先拆開一條縫之后再開展澆水養護,保障表面的濕潤,并且需要完善養護環境,減小溫度應力。不僅如此,剪力墻有著較長的長度和較大的厚度,對于溫度和濕度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等到施工完畢,就需要及時地進行回填處理。對此在施工作業中,除了需要加強施工人員培訓工作以外,還需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對于機械設備目前的運行狀態進行調試,使其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狀態,同時還需要做好記錄工作,以便后期出現故障問題后可以及時進行解決,加快設備故障的檢修效率。
3.4優化混凝土施工設計
為了對于地下室中混凝土的外墻由于混凝土的收縮以及溫度變化情況而出現的裂縫問題進行控制,墻體當中的水平分布鋼筋除了應使得強度計算方面需要得到滿足之外,配筋率應大于等于0.4%,而且鋼筋的間距不應當超過100mm。為了使得施工當中因為混凝土的收縮以及溫度變化問題對于結構造成開裂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應當依照結構條件來采用“抗放結合”綜合方案,對于產生的變形與應力問題進行約束,運用著“放”措施進行解決,能夠設置相應變形縫對于約束應力進行釋放,并創造條件對結構產生變形機會。使得混凝土抗拉強度以及極限拉伸能力得到加強,能夠運用著“抗”措施進行解決。普通的混凝土有著良好韌性,而且水化熱與收縮是比較小的,地下室的外墻體應當采取普通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當超過C35。而且在大面積的混凝土當中能夠摻加纖維,使得抗塑性裂縫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為了對于水泥水化熱帶來混凝土的裂縫問題減弱,在設計當中能夠于預計可能出現裂縫位置設置相應誘導縫。
結束語
在進行地下室結構防滲漏工作的時候,主要就是處理地下室結構裂縫問題,對于工作人員來說需要仔細地分析在各個時期的裂縫問題,選擇合理的措施進行應對,借助科學先進的施工工藝,聯系自身的施工經驗來提升地下室結構的整體性能,防止產生地下室產生結構裂縫的情況,如此也可以更好地保障整體的施工質量。與此同時,防水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防水密封材料的使用,所以在進行防水布置時要注重材料的品質和質量,同時相應施工人員的技術也是防水建設的重要保障,做好上述相關要求,保證建筑結構的防水質量要求,確保預制裝配式建設工程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徐知言.高層建筑地下室剪力墻結構裂縫問題探討[J].地產,2019(21):134.
[2]紀賢琦.地下室結構墻體的裂縫分析與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9(07):29-30.
[3]黃群有.超長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設計[J].建材與裝飾,2018(34):117.
[4]范佳.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在溫度效應下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7):48-49.
[5]李超.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8(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