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猛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建設在不斷加快,道路工程是城市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路面塌陷問題的出現將對人們的正常出行帶來不利影響,甚至阻礙城市的發展。引發道路路面塌陷的原因較多,以路基沉陷最為典型。文章從路基路面沉陷的發生機理入手,詳細分析了路基路面發生沉降的原因,如路基壓實度欠佳、路基中含有部分軟弱基礎未得到有效處理等,并根據實際問題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技術。
關鍵詞:城市道路;路面沉降;填料處理
引言
道路和橋梁是公共建筑中最基礎的一環,是人們日常生活出行中的基礎設施。在交通的運輸系統中,道路和橋梁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量也在逐年遞增,這對道路和橋梁的承載壓力也隨之增加。道路橋梁工程路段路基降沉的問題一旦發生不僅對經濟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也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了隱患。那么要想避免道路橋梁路基路面的降沉問題我們就應該在施工階段就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處理和解決方法,從施工根源上控制住路基路面降沉的問題,提高道路橋梁整體施工水平和質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并對其負責。
1道路橋梁建設中路基路面發生沉降的原因
1.1路基路面結構設計不科學
對我國當前路基路面施工進行研究后發現,我國大多數路基路面施工結構都采用鋼筋混凝土搭板、鋪設鋼筋以及利用粗粒料填充這三種材料構建。這三種路基構造形式都是通過對路基面的結構進行改造后成型的,這些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基面的承載能力和抗壓能力,進而降低了車輛駕駛過程中的跳車行為的出現,而且對這幾種路基路面結構進行研究后發現,搭板設計時道路橋梁施工中最常見的一種橋梁設計和施工手段。但是,搭板設計卻并不能杜絕車輛駕駛過程中出現跳車問題。
1.2橋臺背路堤的壓實度不足
在設計公路的整個階段當中要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操作,絕大部分情況下要對橋梁以及各部分通道進行橋臺背的填土處理,然而在應用這一技術進行操作的整個階段中還具有較大的難度,同時整體流程較為復雜,并且還會存在較多的影響因素,因而便導致建設道路橋梁的整個階段當中容易使沉降段出現沉降不均勻的情況。同時,就公路來看,由于其長時間以來的通車數輛較為密集,并且每天的承載量也相對較大,同時還會由于外部資源環境的影響而受到干擾,這就導致公路橋梁在長時間的影響下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并由此導致整體的路面平整性受到一系列的影響。
1.3路基壓實度欠佳
具體原因有:碾壓作業時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現場氣候過于干燥,或是施工周邊存在暗埋式構造物;施工單位為提升施工速度將碾壓持續時間縮短,從而路基未得到充分的碾壓處理;原材料控制不到位,如填料的含水量超出合理范圍,在此環境下碾壓將對壓實度帶來影響;未注重對路基邊緣土體的碾壓,該處與路基的壓實度存在較大差異等。
2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
2.1做好道路橋梁結構的合理設計
科學合理的設計是一個決定建筑能否堅固質量過關的基礎。在道路和橋梁建筑的設計階段,科學合理的設計可以更有效地對容易對路面造成影響的自然因素進行分析和改進,能夠準確的避免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道路橋梁降沉現象。一個好的建筑施工團隊一定要有著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圖,好的建設設計師能夠通過設計規劃在建筑結構上提出要求,以達到施工建筑的堅固穩定性。
2.2搭板施工方面
在道路橋梁沉降路段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搭板會沿著垂直與道路橋梁方向下沉,導致橋梁端部塌陷,最終出現沉降,就必須要在搭板橫向之間設置拉桿,在縱向之間設置錨栓,而錨栓的選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選擇尺寸合適的鋼筋,保證控制器之間的距離;其次,對于縱向的錨栓,一定要確保錨栓與橫向拉桿位置的一致性,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支座的選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鋪設鋪墊層,鋪設的位置需要靠近橋臺的搭板,橡膠制作的距離要求不大于80cm,并需要對橡膠支座的距離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在滿足支座穩定性的基礎上,確保搭板倒角轉動問題。因此,需要保證牛腿、橋臺的位置,并通過改變其相應的位置來確保道路路面結構的穩定性。而道路路基路面的中橋頭與搭板之間的間隙存在時,可通過將材料填充于間隙中,來確保施工質量,進而避免雨水滲透進入路基中,這些填充材料主要有瀝青、纖維等。填充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增加搭板間隙的密實度,確保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延長道路路基的使用壽命。
2.3橋臺軟基的有關施工技術及其方案
就橋臺軟基可適用的工程施工技術來看,其往往會選擇水泥粉噴樁地基法。這種操作是由于水泥粉噴樁的復合型地基可以進一步增強軟土層地基的穩定性,同時這種操作整體來說較為高效,能夠有效地縮短施工建造時間,但是通過該種方法進行操作,整體的造價成本相對較高。而若就橋臺路基的施工方案來看,需要嚴格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施工,并由此確保在軟土路基中不會存在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尤其需要對橋臺地段進行一段時間的預壓,才能夠確保地基的承載力和穩固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使得整體項目施工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不必要的沉降現象。
2.4填料處理
填土對路基施工效果的影響較大,嚴格控制實際含水量,該指標與最佳含水量的偏差不可超過±2%,并結合現場情況做適當的調整。某些城市道路工程中填土的類型較多,應該注重如下幾點:適當減少層數,各層厚度不可小于0.5m,且各層均不可出現多類型材料混填現象;最下層填筑時,選擇的是所有類型中透水性最差的填料,并在表面施作橫坡,應用效果較好的有雙向坡,坡度約4%,可以提升排水效果;確定各類填土的使用方法,通常上層以優良土為宜;各類型填土產生的交界區域必須設置斜面,并在其下方填土,優先選擇透水性相對欠佳的填土。
2.5道路橋梁沉降段排水施工技術應用
在道路橋梁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排水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技術。從建筑的設計初期我們就要設計好排水方案,因為一旦在施工設計過程中又沒有預留排水設計那么如果路基的含水量過高就會造成路基的土質松軟,里面空氣密度大。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形成軟土路基,導致道路和橋梁的抗壓能力,承重能力下降,而且非常容易產生沉降現象造成路面或橋體的塌陷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道路橋梁建筑易沉降路段施工中就一定要應用到排水技術,不但要計算準確計算排水量。想要精準的計算和勘察出排水量的大小這就需要在設計施工階段就要對該路段歷年來的雨水情況進行調查和計算,再根據該路段歷年來的降雨量等情況來設計需要定制多大的排水量以達到提高沉降路段路基堅實度,防止道路橋梁因為雨水而導致的沉降事故的產生。
結語
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改善道路橋梁沉降段的施工技術和處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有效解決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產生,才能夠大大提高公路橋梁沉降段的安全性穩定性,確保整個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朱昊.路基路面沉降的機理與施工控制技術[J].普洱學院學報,2018(3):61-62.
[2]劉電.路基路面沉降段的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9(1):54-55.
[3]孫翠麗.公路橋梁路基路面沉降原因及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11):125-126.
[4]李軍.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2):199.
[5]謝萬智.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河南建材,2019(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