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幫軍
摘要:物聯網是科學技術發展下的產物,它是基于互聯網之上建立的技術傳播方向,并運用不同的傳感及時,實現智能操控。如今,物聯網已被我國列入戰略發展產業,所以,在后續電力設備管理過程中,要運用物聯網技術對電力設備進行管理工作,完成電力設備的防盜監督、使用管理等工作,使物聯網向著精細化的方式邁進,為行業同仁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物聯網;電力設備;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基于能源開發及消耗方式的轉變,在多中因素影響的背景下,電力設備的發展應向著智能化管理方向邁進,合理運用物聯網技術對電力設計背景管控,才能推動電網管理工作,從而滿足社會化進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一、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借助紅外、GPS等傳感設備,以既定協議提出的要求為依據,完成用戶與物間的交流,從而使網絡與社會生活相關聯,可以通過網絡完成信息內容的轉換工作,利用信息識別及技術定位的當時,完成網絡信息搭建的工作。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就是賦予不同物體更智慧化的使用,并通過傳感器的處理方式,實現更加智慧化的傳輸管理工作[1]。
二、物聯網技術
(一)GPS技術
GPS技術又被稱為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其作用是向著所有的用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內容。包括:時間、位置、速度等內容。通過所提供的信息內容提升精準度,將GPS與電力設備管理相結合,還可以降低設備被盜的風險,為故障發生監測提供有效的管制。由于GPS所提供內容是精準度極高的監測結果,所以該電網具有智能化的特性,可以在后續工作中優化其結果[2]。
(二)識別技術
物聯網的識別技術主要是為了收集、傳輸信息內容奠定基礎,為可視化的物品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基于此,有關技術的實現需要在無線信號中完成,才能實現識別的工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識別技術,對管理目標進行高效的識別管理工作,實現技術上的突破[3]。
(三)紅外感應技術
物聯網的紅外技術多是依靠溫度,對紅外線向外進行輻射,即使不接觸物體,也可以判斷有關物體的準確性,對有關物體進行精準的檢測。
三、物聯網技術對電力設備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設備防盜監控
在對有關電力設備進行管理工作時,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設備進行防盜監控管理。可以在電力設備周邊設置傳感器,對電力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的了解,如:電池的溫度、電力設備的電量狀況等,在完成相關內容采集時,可以對采集的信息內容進行處理工作,對當前電力設備所處的狀態進行判斷,提升對設備的監控管理情況[4]。同時,在符合GPS應用狀態下,可以對電力監測設備的移動狀況進行監控,一旦發現設備存在異常情況,有關的工作人員將會收到傳感器中傳遞的信息內容,完成信息偵查工作,降低電力設備被盜的風險。
(二)設備壽命管理
可以運用物聯網技術對電力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對其使用壽命進行監管工作,通過全面考量電力設備全年運行數據,對其后續運行進行分析。物聯網技術既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數據內容,以其效益作為基礎,還可以降低周期管理成本。所以,在后續工作過程中,可以利用物聯網對技術內容進行管理工作,有關的管理內容都是從實際工作狀態出發,全面分析電廠的特點及技術應用情況,最終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在依靠傳感器,對電力設備的實時情況進行掌控。所以,在后續電力設備使用壽命的評估上,通過周期管理工作,進行數據內容的檢測,提升對電力設備使用壽命的評估情況[5]。
(三)電力設備監測
電力設備監測需要建立在數據共享的系統中,依托于數據共享,對現有數據內容進行整合,再在系統的輔助下面,完成有關所有信息內容的整合、電網優化等工作,從而使工程得以高效的開展。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技術管控工作,需要有關管理人員對其進行重視,依照信息收集、傳輸、分析等方式,對全部的信息內容進行掌控。工作人員可以在網絡信息的輔助下,對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確保后續監檢測工作得以高效的完成。若電力設備在相關結構的聯想下,可以提供有關的編號內容,為后續信息提供有效的采集幫助。由此可見,物聯網技術的出現,是電力設備的監控工作變得更加智能,并在此狀況下實現人工與智能監控相互轉化的工作。通過監控器的作用對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采集,為后續工作工作開展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四)設備資產管理
物聯網技術對電力設備管理的下,應做好傳感器的收集信息數據、傳輸信息內容的工作。可以借助傳輸網絡模塊,對有關數據內容進行掌控,不同模塊的作用與相關的網絡內容也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有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該模塊處理數據的方式,對信息內容進行有效的傳遞,完成線路架設的成本投入工作,使信息在傳統過程中得到保障。同時,鑒于物聯網技術的小型監控模塊經常被設置在特殊的位置,需要對電力監控設備進行有效的運行,從而獲得電量與運行環境等信息。若在此時,發現該模塊處于異常的狀況,就需要在無線網絡技術的支撐下,對后續的信息內容進行傳輸,工作人員也可以針對獲取數據的狀況,對有關設備進行維修與檢修工作。若此時設備已處于被盜狀態,工作人員也可以依靠物聯網技術中的追蹤功能,對電力設備的位置進行掌握,明確模塊具體位置,方便后續及時追回電力設備,使被盜風險帶去的相關影響降至最低。物聯網技術下,還有一部分內容,需要重點強調一下,就是資源管理模塊,通過該模塊對穿傳感器傳輸的信息內容進行分析與匯總,才能對電力檢測的有關信息進行掌控,確保相關的電力設備所開展的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最大幅度的優化。固定資產也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方向之一,在固定資產上對RFID標簽進行貼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該標簽對信息數據內容進行有效的讀寫,通過定期掃描的方式,了解固定資產情況,依托于物聯網技術下,提升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結論:
綜上所述,電力設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而未來電力設備的發展需要依靠智能化設計才能實現質的飛越,為實現這一改變,就要有效運用物聯網技術,優化電力管理策略,提升管理水平,為電力設備有效安全的運行做足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巍川.基于物聯網的智能電網信息化建設研究[J].農家參謀,2020(09):166
[2]樊虎.電力系統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J].農村電氣化,2020(03):10
[3]劉金耀.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力設備一次狀態檢修[J].電子世界,2019(24):179
[4]李琳,王逸兮,梁懿,吳小燕.電力物聯網在線監測設備系統研究[J].微型電腦應用,2019,35(12):100
[5]王運軍.物聯網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31(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