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 彭湘濤


摘 ?要:出行成本是人們選擇出行方式的決策因素,研究如今炙手可熱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軌道交通”的出行成本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全面考慮構成廣義出行成本的因素,引入了平均等待時間、換乘懲罰附加值等,建立了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廣義出行成本模型。
關鍵詞: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出行成本
一、研究背景
眾所周知,軌道交通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運量大等優點,但其很難實現點對點的客運服務。軌道交通的發展需要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駁,共享單車作為一種可以深入交通出行目的地末端新生事物,兩者的接駁不僅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難題,還能為共享單車自身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方向。通過查閱國內外關于“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的文獻,發現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未有相應的成果。在實際的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出行中,出行習慣、共享單車數量、換乘設施、個人收入水平等因素都會影響乘客的選擇,研究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乘客的選擇,將其轉換為可計量的乘客廣義出行成本,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特性分析
2.1 共享單車交通特性分析
共享單車擁有著屬于第四代公共自行車的最大標志——無樁,無樁化允許使用者隨借隨還,不再受限于傳統公共自行車站點帶來的諸多不便,帶來的好處是徹底解決了人們對于“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
共享單車的優點:(1)道路利用率高。(2)自主靈活,費用低廉。(3)環境效益好。(4)有益于身心健康。
共享單車的劣勢:(1)延展性差。(2)安全性差。(3)舒適性較差。
2.2 軌道交通特性分析
軌道交通與其他傳統交通方式相比在運送速度、客運能力、能耗、營運成本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具體如下表所示:
2.3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特性
2019年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加快建設步道自行車道等慢行系統。作為新基建的軌道交通建設也如火如荼,城市道路網更加完善,各個城市的共享單車投放量也能達到標準,這些都給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帶來了可行性。而影響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的因素主要是:接駁距離、有無自行車道和接駁處是否有自行車停放設施。
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的特點是成本低、靈活,接駁距離介于步行和公交之間,是公認的 “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決方案。采用此種接駁方式相較傳統的步行和乘坐公交車,能夠減少出行時間。因此,合理發展共享單車與軌道交通換乘是十分有必要的。全球都在大力倡導綠色交通方式出行,這一換乘模式也是未來軌道交通和共享單車的發展方向。
三、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出行成本
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一條完整可靠,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但易受距離、時間、費用等因素影響,本文將這些影響因素化為廣義出行成本。
3.1 ?出行時間成本
出行時間成本是指出行者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價值[3],也可以理解為出行過程中所耗費時間的機會成本。本文在考慮出行時間時除了乘坐交通工具時的運行時間,還引入了平均等待時間和換乘懲罰附加值。
3.1.1 ?平均等待時間
3.2 ?費用成本
共享單車接駁軌道交通過程中的費用成本有:軌道交通部分即軌道交通票價,共享單車部分為租賃費用和停車懲罰費用。目前國內市場上共享單車的租賃費用有兩種主流方式:一為單次租賃,目前大多廠商定價為每 0.5h 收費 0.5 元,不足 0.5h 按 0.5h 計算;二為月卡制,分免費月卡和付費月卡。免費月卡使用條件為:1)一張月卡的有效時間為 30 天,從獲得月卡的時間開始計算;2)每日騎行前十次免費,并且每次騎行時間應在 2h 內,超過 2h 則按單次騎行(不用月卡)收取費用;付費月卡根據 2018年摩拜單車和 ofo 共享單車兩家主要企業的定價為 20 元一個月,使用條件與免費月卡相同。在此基礎上,各個共享單車品牌都收取一定金額作為押金,金額在 99-299元不等。隨著市場管理和要求,也有逐步取消押金的趨勢。另外,如果共享單車騎乘人不按照規定規范停放共享單車的,根據《鄭州市停車場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會處以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等。
四、結論與展望
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理念的典型產物,其所帶來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共享單車的迅速擴張帶來車輛的無序停放等問題,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挑戰和難題。本文全面考慮了構成廣義出行成本的因素,引入了平均等待時間、換乘懲罰附加值等,建立了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出行方式下的廣義出行成本模型。以期能夠給共享單車換乘軌道交通這一熱門出行方式的接駁影響范圍研究,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共享單車停放點的設置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劉偉丹. 自行車換乘軌道交通影響范圍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6.
[2]楊智強. 共享單車與軌道交通接駁范圍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
[3] 王濤,楊孝寬,劉小明.出行時間成本的測算方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道路交通與安全,2006,6(4):19-22.
[4] 王昊,吳嬌蓉.多模式公交網絡的換乘懲罰附加值研究[C]. 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劃年,2011,6121-6132.
[5] 齊彤巖,劉冬梅,劉瑩等.北京市居民出行時間成本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6):14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