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
摘要:能夠影響公路工程造價的因素數量眾多,大致可分為靜態與動態兩方面因素。兩者的區別在于靜態因素只要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動態因素總體上的把控難度較大,極易因為一些疏忽造成大量增加。本文將對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影響原因進行分析,探討其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造價;動態影響;控制措施
引言:工程造價對于公路工程建設項目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對項目成本進行合理的預估與有效控制,使得整個工程得以實現更高水準的經濟化。在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各種類型的基建項目在數量上呈現出非常快的增長趨勢,而公路作為各地經濟發展的命脈,對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而言至關重要。為使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質量與經濟效益得到保障,應積極從各個方面入手,分析影響公路工程造價的原因并進行控制。
1.公路工程造價產生動態影響的原因
1.1工程設計的變化
工程設計發生變化是對公路工程造價產生動態影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要確保公路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前期往往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設計工作,其中就包括設計任務、技術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其中,由于路線設計決定了公路的走向及輻射范圍,在整個設計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路線設計決定了包括技術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其他設計工作的方向與要達成的目標(如建成某條路線所跨越的環境需要使用怎樣的技術、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參數、施工資源的預算等),對設計任務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可以說路線設計出現變更會帶動整個工程設計的變更,而工程設計變更又使得整個公路工程造價出現變化。
1.2自然環境的影響
施工過程中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是影響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因素。由于公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對工程覆蓋區域的地貌、地質結構等產生一定影響,導致當地的水文及地質條件發生變化,因此還需對出現變化的內容進行處理,以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穩定開展[1]。由于項目所在地理區域的環境也不相同,相互直接的地質結構存在較大的差別,也就會產生不同的自然災害[2]。自然災害本身是難以預測的,即使是能夠推斷出某地自然災害的類型,也無法確認自然災害的破壞性,盡管在項目前期針對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已開展先關研究,但難免出現特殊情況,需采取更多的保護措施,這就等于額外增加了工程量,致使工程造價處于持續在某區間波動的狀態。因此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就成了公路工程造價的一個動態影響因素。
1.3材料市場價格的變化
公路工程通常擁有較大覆蓋面,因此有著施工期較長的特點,而整個社會的環境處于動態的發展狀態,也就會造成施工材料的價格隨市場的變化產生變化。工程施工材料作為工程中的重要內容,其價格也就能夠對工程造價產生深刻的影響。由于市場環境較為復雜,因此材料價格往往難以準確預測,而施工過程中對材料種類及數量的需求也會因實際情況的變化產生變化,尤其對建設規模大,施工周期長的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影響更為明顯。這也是造成公路造價遭受動態影響的原因之一。
1.4工程人力開支成本
工程需要依靠人力進行,即使是自動化的工程機械設備也需要人力進行操控。而公路工程具有工序復雜、工期長的特點,因此所需的專業技術人員會隨工程的推進產生種類及能力水平上的變化,其薪資也會隨之產生變化[3]。這一點同樣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動態影響。
2.公路工程造價動態影響的控制措施
2.1做好工程設計工作
確保設計工作的可靠性與科學性是使公路工程造價實現可控的第一步。工程設計是公路工程進行施工的藍圖,也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應針對工程設計目的,認真進行工程范圍內的考察工作,為路線設計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在設計路線的過程中應針對考察到的數據徹底分析,針對各地的地質情況進行判斷及預估,制定出兼顧實用性與經濟效益的方案,同時還要做好備選方案,以應對地質情況因施工而發生的變化,確保公路工程路線設計具有高水準的合理性,在經濟效益及性價比上也能有突出的表現,最大限度減少設計變更出現的可能,從而在路線設計上確保公路工程造價得到合理控制。
此外,還要重視設計工程的其他工作內容,重視相應調查工作的開展,并針對調查內容進行設計規劃,由承建單位對設計單位進行招標,在確保設計方案實用性及功能性能夠完全得到發揮的基礎上對設計工程的施工難度及成本需求進行橫向比較,通過對比選出最合適的設計方案;在選出設計方案之后還要對方案內容進行審核,確保方案得到應有的優化并避免方案中存在的漏洞未得到解決,以使公路工程造價在設計階段的動態影響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2.2對動態影響因素的控制
對動態影響因素的控制需要從設計與施工兩方面進行。在設計方面,設計過程中需考慮好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對當地自然環境、地質構造及水文條件進行充分調查,并利用先進技術建立相應的模型,模擬各地區公路工程施工給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及有可能出現的連鎖反應,針對這些影響采取相應的技術方案進行處理解決,或是對自然環境的變化情況進行有效控制,使之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下;另外,對于材料市場價的變化及人力開支應進行預估,根據材料的耐久度及保存時長、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的使用消耗情況、不同區域市場價的差別及運輸成本等,確定是進行預購或直接購買以及購買的具體數量,而人力開支則需調查所任用人才的工作意向,并提供不同時效的工作合同供人才選擇,對于有長期工作意向的人才可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以將人才保留在工程中,對于持有短期工作意向的人才,則需根據其具體需求進行調查,給予一定的福利政策支持或提前建立預備人才團隊,同時還要制定違約賠償措施,降低人力資本的流動性,以確保工程的穩定進行,實現工程造價動態影響的有效控制。
2.3不同工期的控制措施
除設計階段外,工程施工階段及竣工驗收階段也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重點在于管理模式,在制定管理模式之前應對可能影響造價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并對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信息(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與狀態的關系等)進行整理,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后還要確保措施得到落實;竣工后驗收階段的管理并不僅僅需要保證質量合格,還需針對公路工程編繪相應的質量報告,并在報告中明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還要對工程可能面臨的各種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處理方案,以縮小工程造價與實際工程開支的差距。
結語:公路工程建設的顯著特點就是工期長、復雜程度高,建設過程往往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因而產生工程變更,因此需要做好工程前期的設計工作,尤其是路線設計工作,以面對實際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控制好工程造價,將動態因素的影響壓到最低限度。
參考文獻:
[1] 李慧.淺析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影響原因與控制措施[A].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2017,(3):91
[2] 侯毓山.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影響原因與控制措施[A].中國標準化.2017,(4):114
[3] 苗紅.公路工程造價的動態影響原因與控制措施[A].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