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昊 燕紀鈞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機械課程中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科學的措施,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科學優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科學培養,使學生能夠形成有效的創新思維,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產生積極作用,對學生的就業和今后的工作生活形成有效的作用,促進機械學科水平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機械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1引言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自動化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推廣,社會對機械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機械學科已經成為高職教學的重要學科,輸出大量的機械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隨著機械行業的快速革新,學科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實際需求,傳統的以知識直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也存在嚴重的局限,不能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實踐水平進行有效的鍛煉,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科學培養,引導其養成創新思維和主動思考的意識,能夠結合社會形勢的變化,通過針對性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
2高職機械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作為技術人才的主要培訓機構,是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對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人才的素質能力的要求逐漸提升,需要學校要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環境和社會的人才需求,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針對性調整,實現對人才素質能力的全面培養,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工作生活,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而創新能力作為人才全面培養的關鍵環節,對人才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高職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科目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科學培養,能夠形成有效的創新思維,為學習生活提供堅實的基礎。[1]
創新能力的科學培養,能夠對學生的知識構建過程產生積極的作用,引導其形成主動探索意識,能夠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對知識內容進行主動的探索,全面掌握知識內容,提升學習效果。特別是對機械教學來說,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相對復雜的特點,使得較為有限的教學時間不能對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傳授。而創新意識的養成,能夠為知識構建過程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夠結合課堂教授的基礎內容,進行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和深入研究,實現對機械知識的高效掌握,并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合理的自主學習方法,實現學科素養的科學建立。同時,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學生在機械相關知識的獲得提供有效的幫助,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實現專業知識的有效拓展,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水平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完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前景。創新能力的養成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積極作用,隨著技術革新速度的不斷提升,當前的專業教學內容并不能有效滿足學生今后工作的需求,創新意識的形成,使其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技能的針對性學習,使技能水平能夠適應技術的革新和就業環境的變化,實現主動的學習和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積極的影響。
3高職機械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3.1轉變教育理念
當前以知識的直接教授為主的教學理念,不能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作用,相對枯燥的內容和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使學生對課程形成有效的參與,制約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對教學理念進行科學的優化,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方法,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利用更加貼近學生思維水平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傳授,并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有效的激發,使其能夠主動投入到課程活動中,為創新意識的養成提供有效的基礎。[2]
3.2科學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以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創新意識的養成為根本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能夠教師的引導下,在課程內容的實踐中,形成科學的創新意識。教師要充分結合機械學科的特點,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在相關基礎內容的鋪墊下,結合課程過程,完成對課程內容的知識構建,鍛煉創新能力。[3]
3.3創新教學方式
在機械教學中,由于知識內容較為抽象,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優化,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對機械知識形成直觀的印象,引導其進行思維的發散,利用知識的構建過程,實現對其創新能力的鍛煉。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借助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設備,利用更加直觀的視頻或動畫等形式,能夠對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習熱情。在教學活動中,要結合相關的實踐工具或計算機軟件,如CAD等,采用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教學內容,設定合理的項目目標,采用小組協作或是獨自完成的形式,利用相應的教學工具,進行任務的自主完成,在任務過程中,對其創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并實現對知識的高效掌握。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習成果的及時考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和想法,對創新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營造積極的創新環境,能夠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發散思維,提升想象力,推動創新能力的提升。
4結語
機械專業教師要充分結合課程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內容和方式,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和技能的鍛煉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泓欣.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9(44):18-18.
[2] 石秋東.淺析中職機械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天工,2019(2):58-58.
[3] 龐漢宇.新形勢下中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廣西教育,2018(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