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要:生物質發電是以農作物秸稈、農林廢棄物等作為燃料進行發電的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燃料成本約占發電成本的60-70%左右,因此,控制和降低燃料成本是提高企業經營利潤、提升行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生物質發電企業多年的管理經驗,對影響生物質發電燃料成本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降低燃料成本的幾點措施,對同類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生物質發電;降低燃料成本;管理措施
0引言
我公司現有兩臺15MW次高溫、次高壓秸稈直燃發電機組,年發電利用小時約7500h左右,發電量2.25億kwh,消耗生物質秸稈約30萬噸。公司的發電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包含折舊、財務費用、職工薪酬等,相對較穩定;變動成本包含燃料成本、修理成本、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等,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的60-70%,占比最大。從我司近幾年經營情況分析,供電單位燃料成本0.42元/kwh是盈虧平衡點,低于0.42元/kwh,企業有盈利空間;超過則會出現虧損。因此,合理控制和降低燃料成本,企業的可持續生存與發展就能得到保障。
1 影響燃料成本的因素
供電單位燃料成本=燃料綜合單價*供電單位料耗
燃料綜合單價與燃料價格因素有關;供電單位料耗與燃料質量、燃料管理和生產運行指標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如下:
1.1 燃料價格。生物質燃料價格因素包含收購、卸貨、駁運、破碎以及料場損耗等方面,是影響燃料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1.2 燃料質量。生物質燃料質量指標包含水份、灰分、雜質、霉變等,主要表現為燃料的低位熱值。水份高、灰分高的燃料發熱量相對較低。低品質燃料進入鍋爐,燃燒效率差,降低了鍋爐出力和鍋爐效率,增加了單位發電料耗;部分經紀人為謀求不當利益,故意摻水、摻雜等人為因素,燃料質量惡化。
1.3 燃料管理。生物質燃料管理包括燃料的質檢、化驗、存儲、破碎、駁運、入爐摻配、耗用分析與盤點等。燃料品種多樣性,質量參差不齊,存儲過程中易受雨淋、氧化等產生損耗;燃料破碎顆粒度不合格,不易燃燼;各品種燃料摻配不均、配比不合理,導致燃燒效率降低。
1.4 生產技術經濟指標。根據電力行業標準DL/T 904-2015《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計算辦法》,鍋爐效率、汽輪機效率、廠用電率這三項指標決定了發電經濟性,另機、爐各項經濟小指標控制不當,也會影響主要經濟指標。
2 控制燃料成本的措施
2.1 多措并舉保質控價。近幾年,隨著新建生物質發電企業不斷投產,燃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主要處于賣方市場的窘境。企業既要確保燃料采購量,滿足發電需求,也要根據市場動態,制定科學有序的定價機制,將燃料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
2.1.1 堅持“熱值定價”原則,通過化驗計算出各燃料品種的熱值,區分不同品種,將收購熱值單價控制在0.09-0.13元/卡之內,為燃料定價制定控制線。
2.1.2 緊盯市場信息和動態,避開地域劣勢,結合公司實際需要,及時研究收購策略;強化區域聯合,與周邊同行企業坦誠合作,找準互利共贏點,避免無序抬價和搶料,共同維護市場穩定。
2.1.3 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積極與信譽度高、有規模和管理規范的秸稈經紀人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穩定計劃供應。根據季節特點,旺季加大采購力度,控質控價,提高庫存量,控制燃料價格。
2.1.4 堅持“本地化、機械化、社會化”收購思路,挖掘本地化多品種收購工作。軟質秸稈(稻草、麥草、菜籽稈)的熱值單價相對較低,約0.10元/卡左右,因此,在保證機組安全經濟性的前提下,提高軟質秸稈的耗用量,能有效的控制單位燃料成本。2015年,我公司共消耗稻麥草10.1萬噸,摻草率達到30.4%,經營利潤創歷史新高,在全省同行業中處于前列。
2.2 加強燃料質量管理。生物質燃料品種多樣、來源復雜,質量參差不齊。在管理上要建立明確的質量驗收標準,既不能弄虛作假損害公司利益,也不能惡意加重考核侵害經濟人利益。
2.2.1 建立燃料質檢管理標準及獎懲制度,嚴肅燃料質檢、化驗紀律。加強質檢和化驗隊伍的職業操守和廉潔從業教育,打造一支作風過硬、品德優良的檢驗隊伍。注重質檢、化驗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日常工作做到“三及時”、“五準確”。
2.2.2 強化燃料質檢監督機制,設立第二化驗室,每日隨機抽取10%的樣品進行化驗,并與一次化驗結果比對,起到監督作用;建立燃料質檢效能監察小組,各級管理人員每日在現場旁站,監督燃料質量和取樣工作,進行過程監督,嚴格把關。
2.2.3 推行“質優價高”的收購理念,發現燃料質量較差時,采購、質檢、效能監察人員共同確認,按照質檢管理標準執行扣雜或拒收。建立黑名單制度,將惡意摻假、信譽度差、屢禁不止的供貨人納入黑名單,取消供貨資格,并將信息分享給周邊企業,起到警示作用。
2.3 加強料場管理。堅持“分區堆放、燒舊存新、防雨翻曬、合理摻配”的十六字管理舉措,確保實現“安全、經濟、高效、穩定”的目標。
2.3.1 各品種燃料水份含量不同,水份高的多品種燃料混堆容易引起自燃,存儲時間長也會導致熱值損耗。要堅持不同燃料分區分類堆放,建立入庫臺賬,記錄每個區域的燃料數量、質量、入庫時間等信息,堅持“先進先用、燒舊存新、燒劣存優”的原則,減少料場損耗和熱值損耗。
2.3.2 加強料場消防管理,安排專人進行巡檢、測溫工作,做好數據記錄與分析,定期進行開垛檢查,防止自燃引發火情,造成火災事故和經濟損失。
2.3.3 加強破碎管理,硬質木材類顆粒度控制在70mm*30mm以內,稻麥草長度控制在100mm-150mm以內,保證入爐燃料的均勻性和流動性,減少上料系統卡堵現象,提高燃料燃燼率,降低單位發電料耗。
2.3.4 重視入爐燃料的摻配管理,燃料摻配小組反復試驗和經濟性分析,確定合理的摻配比例,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及時報送當班值長,值長將燃燒情況反饋給調度員,及時修正摻配比例,保證摻配工作可控、在控。
2.4 加強生產運行管理。受機組容量限制,全廠熱效率在27%左右,處于行業中游水平,因此,要抓好各項經濟運行指標,保證機組效率,控制發電燃料單耗,達到降低燃料成本的目的。
3 結論
生物質發電企業普遍具有小機組、大燃料的特點,燃料成本在發電總成本中占據比較大的比重,加強燃料成本的管理控制,是降低發電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總結了多年工作經驗,提出降低和控制燃料成本的幾點措施。此外,加強固定資產投資、修理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內控管理也將對企業經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未作闡述,僅供同類型的生物質發電企業參考。
參考文獻:
【1】發電企業成本管理與分析 ? ? ? ? ?柴忠信 主編
【2】火電廠安全經濟運行與管理 ? ? ? ?楊作梁 主編
【3】燃料管理標準 ? ?鹽城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