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妹 楊乙元
健美操社會服務體系研究*
周曉妹1楊乙元2
(1.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2.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健美操具有社會文化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和社會溝通價值,具有繼承性、時代性、世界性。健美操社會服務體系的構建措施主要有:第一,著力社區服務文化內涵,樹立居民健美操鍛煉意識;第二,提升社區服務邊際效用,拓展居民健美操鍛煉范圍;第三,突破社區服務空間限制,完善居民健美操鍛煉機制。
健美操;社會服務;價值體系
如今健美操已經逐漸從運動訓練的方向脫離出來,謀求更為廣泛深化的發展平臺,給予社會公共群體體育鍛煉的嶄新契機和方向。在社區教育中進行健美操的教學與指導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健美操的社會服務功能,并且能夠有效的構建健美操社會服務體系,為我國的社區居民建設更為完善的體育鍛煉機制。當下我國在健美操領域的大眾化建設仍處于初階階段,相關研究表明,在健美操領域的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部分供給側改革的問題和局限性,一部分健美操場所屬于自主經營,建設規模較大,但是受到票價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顧客數量較少,造成健美操領域的發展并不理想。
由于在社區健美操教育教學事業方面,我國重視和調整的時間較短,一部分社區還未能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機制,且大多數社區居民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對于我國提出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要的理論概念理解較為片面。實行科學有效的社區教育,能夠提升社區居民對我國現階段國家發展與建設水平的認識,不斷增強作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等具有時代意義和歷史價值的理念的認知。在社區教育中能夠認識到我國國情,并且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社會建設事業當中去。
在我國社區開展健美操教育,不僅僅是對居民群體進行科學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引導,還可以開展一部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專業技術研討。將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更加能夠展現社區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效地激發居民的學習積極性,那么采取與居民生活相結合的教育形式,就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居民在社區學習中的需求感。例如農機的使用方式、農藝的實踐方式、農副產品的加工技能等等都對居民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幫助,進而能夠不斷擴大社區居民對于社區教育的實踐感和需求感。
健美操學習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將居民群眾的現實需求與教育教學的內容相結合,促進居民能夠通過教育收獲自身在生產生活中的經濟效益。隨著教育內容的不斷擴展和深化,能夠奠定極強的居民學習和教育基礎。在接受了生產教育之后居民群體能夠明確了解自身在學習科學文化之后的素養提升,并且掌握相應科學健美操學習者生產生活形式,給予自身更為良好穩定的發展。在獲得了學習的收獲感和愉悅感之后,社區居民的再教育開展流暢性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能夠展現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分析和評價標準,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體育學習相結合,提升我國居民對于文化生活的追求和認識,促進居民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觀念形成。技術效果的展現主要是以健美操學習者自身動作掌握的熟練程度作為判定標準。例如:起跳的高度、動作完成的流暢度和準確性、對音樂的把控程度、將自身動作與音樂相結合的流暢程度等等,只要能夠按照相關要求完成既定的健美操動作,就能夠判斷健美操教學和訓練是否達到了相應的目標。這樣一來能夠看出健美操在社會教育中的繼承性因素。
當下“全民健身”的理念正在逐漸深化,社區健美操學習能夠展現出我國國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身需求。健美操學習能夠有效促進學習者身體素質的提升。針對不同群體在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手段,做到因材施教,面對不同的學習者情況時能夠適當修正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在課堂教學場地選擇、課堂教學內容設定、課堂教學器材使用的過程中使學習者的身體素質得到充分提升,提高學習者參加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學習者在進行健美操訓練的過程中能夠不斷體會到健美操這項體育運動的魅力,在鍛煉自身的基礎上展現對于形象美、身體美的全新認識。
健美操在世界領域中已經得到了長效發展,并逐漸在教育教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健美操作為一種體育項目具有自身的獨特性與優勢,能夠將音樂、健美操、體育等不同的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這種能夠鍛煉到學習者身心健康、肢體協調、音樂韻律、節奏把控等多樣化能力的體育項目,能夠給予表演者和欣賞者極大的美感。并且在練習和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使表演者身心愉悅,緩解日常生活帶來的疲勞狀態,提升自身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等。隨著健美操在音樂選擇上的節奏快慢、強度高低的變化,表演者自身的心肺功能也會出現明顯的增強。健美操學習和表演能夠促進肌肉、骨骼、關節的勻稱發育,有利于表演者形成良好的身材,保證身體的年輕狀態。
社區健美操健美操學習者在訓練的過程中,一定會面臨高強度訓練內容。血紅色呢過生身體素質較弱,長時間應對應試教育忽視體育課堂教學活動,影響健美操學習者身體機能。高強度訓練內容會造成健美操學習者心理方面的抵觸情緒、身體方面的疲勞等。面對健美操學習者出現的狀況,指導教師應當加以安撫,穩定健美操學習者的心理變化。同時針情感變化不同的健美操學習者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性格較為頑強的健美操學習者,指導教師應當樹立榜樣,發揮帶動作用,鼓勵同學們向他學習。
大眾體育的高校發展是經濟體育蓬勃開展的基礎,只有廣泛的群眾支持才能夠奠定我國競技體育的良好發展狀態。在健美操健身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提升對于健美操運動的宣傳和引導,借助新媒體等新型的平臺進行宣傳和教育,突出健美操運動對于身心健康的積極影響。在宣傳的過程中應當將健美操運動與人們的生活相結合,使用視頻、網絡等宣傳形式幫助群眾認識到健美操的優點,激發大眾的健身意識。與此同時,可以在社會上成立健美操健身俱樂部等社會團體,借助群眾自身的宣傳吸引更多具有相同愛好的群眾參與其中,帶動基層人員的體育精神發展。另外,在健美操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有效的培養學員堅強、勇敢、果決等意志品質,在教學和參與中能夠有效的進行精神文明的培養,促進我國國民精神層面的進步。
健美操健身是體育鍛煉的一種,也是健美操文化的重要載體,在社會上形成體育健身的良好風尚,能夠有效抑制社會中出現的消極思想、病態文化,引導人們崇尚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國“全民健身”目標的實施環節之一??赏ㄟ^有效整合和調動社會力量,發揮我國部分地區的季節優勢,大力開發健美操項目的衍生產業和品牌,讓健美操文化逐漸深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在滿足大眾體育運動需求的基礎上,推進健美操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營造良好的“全民健美操”的健身氛圍。
大眾健美操健身的發展與廣泛的群眾基礎關系十分密切,在建設健美操健身項目的同時應當培養群眾的健身意識。相關區域的健美操健身企業應當與中小學和高校協同發展,建立健全相關的教育體系與合作模式,向具有經驗的國家和地區學習,鼓勵學校開展健美操健身教育教學,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冰雪運動教學機制,奠定堅實的健美操健身意識。
另外,指導教師對健美操學習者的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授課階段,而應當從個人心理、生理、性格、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進行詳細的了解。一旦發現健美操學習者在上課過程中出現反常現象,應當及時詢問并根據健美操學習者的具體問題給予幫助和疏導。對于能力水平具有差異的健美操學習者,應當對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進行劃分和細化,因人而異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向,并有階段性和計劃性地結合課堂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德育教育中選擇具有組織領導才能的健美操學習者培養組織能力,促使其養成著眼全局的廣闊視角;選擇心思細膩的健美操學習者擔任全場調配,培養其協同配合的能力。同時,注重每一個健美操學習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建立和培養,科學引導健美操學習者的全面發展。
我國社區教育中引進健美操教育教學具有十分顯著的優勢和作用,通過健美操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社區居民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健身熱情和積極性,奠定我國社區居民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基礎。大眾健美操健身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眾多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供給側方向的穩定性和科學性發展,應當加強產業區域化的建設,借助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完善自身的經營和發展形式,加強健美操運動的推廣和提升,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健美操運動中來,營造大眾健美操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健美操場地建設過程中應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健美操運動在我國民眾中的良性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1]周利,黃艷.試論基于全民健身視域下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社會化[J].傳播力研究,2019,3(27):247.
[2]段玉潔.淺析大眾健美操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價值與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168-169.
[3]余雪蓉.玉溪市紅塔區健身俱樂部健美操指導員職業素質結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4]趙新媛.全民健身視域下黑龍江省健美操指員培養路徑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9.
[5]陳子霞,陳長清.高中健美操課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與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159-160.
[6]張琴麗.健美操人才“校企結合”培養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38-139.
[7]岳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域下健美操生活化的實證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4):79-84.
[8]黎栩,李發林.廣東省健美操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認證的困惑與對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8,38(4):50-53.
[9]徐文峰.淺析高職健美操課程改革推進健身產業社會化[J].學周刊,2018(21):5-6.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Aerobics Social Service
ZHOU Xiaomei, etal.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iyang 550004, Guizhou, China)
2019年度六盤水師范學院科技創新團隊項目(LPSSYKJTD201911)。
周曉妹(1966—),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健美操理論與實踐。
楊乙元(1986—),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健美操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