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剛強 李彩平
四川省綿陽市鄉鎮文化站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現狀研究*
黃剛強 李彩平
(西南科技大學體育學科部,四川 綿陽 621010)
以四川省綿陽市鄉鎮文化站為研究對象,對其提供的體育公共服務現狀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幾乎所有鄉鎮均建立了鄉鎮文化站開展體育服務工作。綿陽市文化站的體育設施主要類型為表現一般健身器材、籃球場和室內健身房,提供的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為民眾的基本健身、舞蹈訓練和氣排球訓練,工作人員一般為1-2人。目前存在著體育設施不能夠完全發揮作用、專職體育指導員缺乏及活動形式單一的問題。
鄉鎮文化站; 體育公共服務;體育設施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國順應民眾需要逐步推出了許多政策措施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為進一步推動體育公共服務的均衡化,自2006年開始我國在鄉鎮逐步建立了鄉鎮文化站以加強鄉鎮的體育建設,為鄉鎮民眾提供更多的體育服務產品。本研究以我國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綿陽市的鄉鎮文化站為研究對象,對其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現狀進行研究,以期能夠為鄉鎮文化站更好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始于2006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提出,中共中央在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繁榮農村文化事業,要求各級財政加大對農村文化發展的投入力度,推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并且對農村的文體活動形式也做了要求。為進一步推動鄉鎮文化站建設,國務委員陳至立在2007年9月27日召開的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要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把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成為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農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和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課堂。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已安排4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各地新建和擴建26700個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2009年中國文化部下發了第48號文件《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從規劃和建設、職能與服務、人員和經費以及檢查和考核等方面作出了更為詳細的規定。到2010年我國已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
2015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第3號文件進一步促進了鄉鎮文化站的發展。鄉鎮文化站是政府為鄉鎮民眾提供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重要媒介,體育公共服務則是指政府為公眾所提供的體育公共產品和服務。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具有著公平性、普適性、公益性、多樣性以及便利性的特點。公平性主要體現在每一位社會大眾都能享受公共體育服務的權利,不分民族和年齡階段;普適性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產品民眾具有可接受性;公益性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產品是公益性的,也就是無償提供的;多樣性是指政府為民眾所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產品應當具有多樣性以滿足不同民眾的需求;便利性是指政府所提供的體育運動場所使民眾能夠較為便利的到達。學者肖林鵬提出我國體育公共服務可包括九個部分,分別是體育績效評價、體育監督反饋、體育政策法規則、體育資金、體育指導、體育信息、體育場館設施、體育組織環節以及體育活動[1]。鄉鎮文化站是政府為村鎮民眾提供體育產品和服務重要載體,鄉鎮文化站的主要職責是為當地民眾提供文化服務、指導基層文化工作、舉辦各種體育健身活動、宣傳教育、信息服務以及科普培訓等等。
近年來綿陽市為進一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根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全民健身條例》以及《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大財政投入,在各鄉鎮文化站建設了大量的體育健身設施,當前綿陽市已基本實現了各鄉鎮綜合文體站配置室內文體活動室,室外活動場地也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體育健身器材設施。主要體育設施有棋牌桌、騎馬器、坐蹬、漫步機、單杠、太極推手、腰背按摩器、乒乓球桌等,還有部分鄉鎮文化建設有籃球場和適用于舞蹈訓練的場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綿陽市不僅在各鄉鎮文化站建設體育健身設施,每一個村落幾乎也都建設了一定數據的體育健身器材設施,目前體育健身設施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
鄉鎮文化站的體育服務職能主要體現在增加服務群眾健身、組織開展本鄉鎮體育活動、推進鄉鎮體育組織建設、培育鄉鎮體育骨干等。在組織鄉鎮民眾體育活動方面,除了一般體育健身外,綿陽市的鄉鎮文化站還組織舞蹈訓練和氣排球訓練等。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文化站站長介紹,近三年桑棗鎮組織了65場大型文藝演出、293次舞蹈培訓、16次書畫攝影展,全部都是依托桑棗鎮文化站完成。2016年文化站還建設了舞蹈排練房,已經有來自20多個村和社區的50多名舞蹈愛好者參加了舞蹈訓練,他們都是舞蹈健身的積極分子,回到社區以后又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了全民健身中來。文化站還聘請了兼職的舞蹈培訓老師,目前全鎮已有19個村和1個社區建立了業余舞蹈隊,成為全鎮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主力軍。
目前綿陽市各鄉鎮文化站專職人員一般為1-2人,其中站長1人,在所有的鄉鎮文化站中幾乎沒有專職社會體育指導員,在體育公共服務產品方面,很多鄉鎮文化站僅限于提供一定的體育設施,還有部分志愿者對民眾進行舞蹈和氣排球進行訓練。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綿陽市鄉鎮文化站一方面存在著體育設施功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較多的文化站體育設施無專人進行管理和維護,存在不規范管理的問題,還有的體育設施并沒有完全對鄉鎮民眾開放;二是專職的體育健身指導人員的缺乏,國家規定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為1-2人,他們既要負責文化活動的組織與服務,還要負責體育健身工作的開展,顯然是沒有辦法完全做到位,并且他們身兼數職顯然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公共服務中去;三是鄉鎮體育活動開展較為單一,這主要是受體育設施、活動經費的影響,目前能夠開展的體育活動一般僅限于在固定的節假日,并且缺少具有當地特色的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提供給民眾使用。
我國鄉鎮文化站的建設是隨著2006年新農村的建設而逐步展開的,其主要的體育公共服務職責是為組織開展鄉鎮民眾的體育健身、開展健身指導及相關體育領域的服務工作。目前,四川省綿陽市幾乎所有鄉鎮均建立了鄉鎮文化站開展體育服務工作。綿陽市文化站的體育設施主要類型為一般健身器材、籃球場和室內健身房,提供的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為民眾的基本健身、舞蹈訓練和氣排球訓練,工作人員一般為1-2人。目前存在著體育設施不能夠完全發揮作用、專職體育指導員缺乏及活動形式單一的問題。建議下一步要加大人員和財政投入,進一步豐富體育公共服務產品的類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健身需要。
[1]肖林鵬.公共體育服務概念及其理論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2):17-20.
On the Status Quo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Cultural Stations in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HUANG Gangqiang, etal.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基金項目:四川省體育產業與公共服務中心。
黃剛強(1979—),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