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川 楊文豪
傳統武術八卦拳與八卦掌的對比研究及發展對策
黃百川 楊文豪
(西藏民族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咸陽 712082)
對傳統武術八卦拳與八卦掌作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它們的差異和它們之間的聯系,認識其各自所承載的文化價值,以及對現實社會的影響。研究發現:八卦拳與八卦掌特點不同、包含的內容有所區別,傳承的效果也有差異性。
傳統武術;八卦拳;八卦掌;對比
傳統武術作為中華文化之精華,古老而又博大,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僅在于傳統武術的外在形式,更在于傳統武術所體現的幾千年以來所承載的價值,武術包含的門派眾多,拳的種類不一。八卦拳與八卦掌都屬傳統武術的一個分支,各自的形式和價值都不同,在《中國武術史》《大百科全書》都有其描述,同樣也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一部分,得到國家的重視,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19〕40號文件中提出,加強民族體育保護,推進傳統體育項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傳統武術是武術具有代表性的一面,與競技武術存在著形式和意義上的差別,傳統武術獨特之處在于拳種林立,包括有形意拳、少林拳、大紅拳、小紅拳、八卦拳、八卦掌等等。“武術因負載著我們民族文化的信息而成為一種信仰,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我們的骨肉,培育著我們的精神”。[1]傳統武術在不斷地積累、發展,表現了傳統武術的文化屬性,傳統武術最大的特點在于它的技擊性,便于實用,這就是傳統武術體現的獨特之處。
八卦,見于《周易》,由伏羲創造,用它“作結繩而為網罟”。八卦是一種原始記事與創造應用系統。“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八卦生自太極、兩儀、四象中,“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著陰陽兩級,變幻莫測,八卦有八個方向,代表著不同的氣息。
八卦拳是傳統拳術之一,是拳師劉懷經過研習苦練所創,代代傳承,經過劉懷、劉先運、劉長發等人傳承,流傳于淮陽縣,現如今也有在周口、商水、鄲城、西華等地流傳。八卦拳較重視實戰,剛柔相濟,與八卦緊密相連,以套路為主,特點突出,快如疾風,陰陽結合,攻防有序,變化多端,早期在周口等地習練人數眾多,得到廣泛傳承。筆者曾經接觸到八卦拳,而且一直在練習所學的內容,頗有感觸。在周口市里有一位拳師石新民在傳授八卦拳,主要傳授十二路八卦拳,帶領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學習拳術,在當地非常有名。在商水,老拳師高建國一直堅持傳承傳統武術八卦拳,個性突出,習練效果突出,得到了周口市武術協會的認可。
八卦掌作為傳統武術的一種,流傳范圍廣,相比八卦拳人們有更多的了解,八卦掌是由董海川所創,董海川河北省順天府文安縣城南朱家塢人氏,生于清嘉慶元年,自幼習武以武勇名鄉里,后在道光年間“于江淮間遇一異人,傳以此技”。八卦掌早期有轉掌、八盤掌、八方步、八卦拳、八卦轉掌、陰陽八卦掌等稱呼后統稱為“八卦掌”。[2]
八卦掌起源廣、流傳廣,風格突出,在周口地區流傳已久,拳師鄭義帶領學生習練八卦掌,把傳統武術深入到課堂,筆者通過學習感受到八卦掌學習比較慢,不容易領會其中的要義,而且容易遺忘,在練習的時候由于八卦掌要走弧圈,容易迷失方向,總結起來就是要領會動作,熟記套路,行云流水,這樣才能達到習練的效果。
表1 八卦拳期刊論文發文量(N=9)
時間/年2019-20162015-20112010-20062005-2000總計 數量N25029 比例%2256022100 碩士論文02002 期刊23027
由表1可見,近年來有關八卦拳的發文量共9篇,其中碩士論文2篇,期刊7篇。2015-2019年共有5篇,占總數量的56%,其他時間段發文量相對較少,尤其是在2010-2006年沒有相關文獻。可見,近年來武術研究人員對于八卦拳的研究比較少,文章的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八卦掌的研究數量比八卦拳的研究數量明顯增多,從2011年以來至今,論文的發表量占總發表量超過70%,碩士論文、期刊、會議、報紙都有涉及,相對來說期刊的發表量占大多數,情況比較穩定。在2010年之前都有發表過論文,但數量不多,通過對比能夠看得出來,近年來一些學術研究者對八卦掌的研究比較深入,總體情況相對穩定,對于八卦掌研究的重視,理論框架明顯改善,可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科學參考,有利于八卦掌的傳承。
近些年來兩者之間的發展情況,首先在量體現上就有明顯的差別,以及論文的種類。兩者之間的共同特點是在2011年以來,發表的量都比之前要多,而且對進一步的研究提出鮮明的觀點,能夠為理論研究者提供最前沿的數據和理論參考依據,八卦拳和八卦掌對于傳統武術的發展是至關重要,傳承者和研究者要引起重視,在堅持創新的同時,也要保持傳統武術的特色,彰顯傳統文化價值的意義,繼承傳統、保持特色,著力把握當今時代的重要領域。
八卦拳注重實戰,以剛為主,特點突出,練習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精氣神的體現,套路框架簡單,易學但不容易掌握技巧。李春蓬在文中提到,每一個動作用法,非攻即守、攻守兼備,該拳“拳狠掌巧”,意為臨陣時以拳打擊對方,力猛勁足,作用大。[3]邵萬鑫在文中提到,伏羲八卦拳的風格、特點是講實戰,重技擊;動作簡潔樸實,小巧緊湊;多拳法,少掌法,少腿法;內外兼修,形神合一。[4]姜喜平在文中提到,在對練中要求真實,必須擊中對方的身體,并發出有力的聲音,聽到聲音后,要迅速回身防守,且邊做動作,邊念拳譜,有助于記憶和用力。伏羲八卦拳在練法上要求練習者神意、氣、力結合,即“神意氣力,合而為一”。[5]
八卦拳較重視時效性,老一輩武術習練者都比較重視,而且從中受益非常大,所表現出來的特點都是經過實戰總結出來的。
八卦掌是一種備受關注的一個拳種,無論是以前在以前的傳統比賽還是在現代的武術套路比賽,都能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手法靈敏,步伐輕快,身法敏捷。由于區域的不同,八卦掌在傳承的過程中出現不同的門派,查閱資料可知,尹氏八卦掌、程氏八卦掌、梁氏八卦掌、樊氏八卦掌、鄭氏八卦掌。八卦掌以繞圈為基本形式、扣步為主,其特點主要是:沿圈走轉,途中換勢,身捷步靈,勢勢相連,行步平穩,在走的過程中步若蹚泥,手腳配合,腳的粘連性突出,八卦掌的掌型有仰掌、俯掌為主。八卦掌特點突出,形式變化多樣,無論是傳統套路比賽還是競技套路比賽都非常的好看,節奏鮮明,步伐輕盈。
通過分析八卦拳和八卦掌的特點,能夠得出兩者是不同風格的表現形式,前者注重剛,后者注重快,兩者的技擊效果都非常好,了解它們的特點,對于我們熟練應用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八卦拳近些年的發展狀況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發展相對緩慢,受到不同條件的限制,在政策上也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持。
李春蓬提到,八卦拳的現狀不樂觀,習練者少,經常鍛煉的主要是老年人,而青少年占的比例小,受到傳承方面的限制,沒有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缺乏主要的帶頭人。孟田,李春蓬提到,該拳技術陳舊,流傳面較小,習練者較少,在文化多元化時代,該拳黯然失色,表現為技術、理論體系陳舊,傳承方式狹隘,傳承后繼乏人。[6]姜喜平提到,由于自身方面的束縛以及外來文化帶來的沖擊,主要在街頭巷尾一些地方傳播,在收弟子的時候考察時間長,在于考察弟子的品德,思想很難發生改變,沒有突破,相關理論的缺乏,不能得到有效的補充。
通過查閱文獻才能更好地了解八卦掌的發展現狀,八卦掌的生存環境要比八卦拳的環境好,同樣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只有發現問題的所在,才能提出解決的方案。
尹岳楠在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八卦掌的發展現狀,主要抓住宏觀方面和微觀方面,宏觀方面從國內外武術的發展情況,微觀從各個派別,其中尹式八卦拳中提及親身弟子才能得到秘傳,這樣傳承的范圍面就相對比較狹窄了,老拳師對學校的情況感到不容樂觀。由于外邊復雜的環境,研究者和習練者無法潛下心來學習,在傳承的問題上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楊睿在文中提到,八卦掌研究作者分布北京、上海、江蘇、河南、河北等全國 20 省份,總體上呈現出不均衡的態勢。就八卦掌文獻的研究方法來說,使用同樣研究方法的頻次太高,可能會導致研究存在未能發現的問題。[7]總結起來,主要在這幾個方面,文獻數量不足、傳承區域不均衡、科研沒有得到重視、研究方法沒有突出變化。
通過研究分析出八卦拳和八卦掌的發展情況不一致,研究者側重的方向也不一樣,在準確把握發展定位的基礎上,找出更好的方法改變目前的狀況。
作為傳播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本身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關鍵是要引導好方向,注重傳承的價值。
它們都具有普遍的健身價值,很多習練者大多數都是在早上起來開始晨練,通過練習能夠促進身體的發育,促進骨骼的成長,促進血液的流通,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減緩衰老的節奏。李杰提到,堅持練習八卦掌有助于體型健美,有助于預防疾病;有利于胃、腎等內臟下垂的各種疾病的恢復,可以防止椎間盤突出癥、脊椎滑脫癥等疾病的發生,減少或減緩骨質增生病引起的疼痛[8]。
它們都具有普遍的教育價值,傳承傳統文化是老一輩傳承人的責任,把優秀的文化傳播出去才能體現它的價值。李海晶提到,“傳統文化的弘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指明了原則和方向,也預示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傳統文化認識的歷史性轉折。[9]傳統武術與學校體育的結合才能體現教育學生的價值,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學習,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對于武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地交流,不能一味的守舊,思想僵化,不能把核心武術的內容只傳給自己人,這樣不利于武術的傳承,因為時代的變遷,人們關注的焦點的轉移,娛樂方式的變化,年輕人的認可程度,都給八卦拳和八卦掌的傳承帶來一定的影響。應當轉變思想,擴大傳播面,這樣才能引起關注,就像陳式太極拳所帶來的影響、孔子文化所帶來的影響,讓更多的人接受。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文字的出現就伴隨著書籍的發展,古人利用書籍傳播重要的內容,武術傳承者也是這樣傳播的,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發現,關于八卦拳與八卦掌的書籍數量不多,尤其是關于八卦拳的書籍比較少,老一輩武術習練者更多的采取口耳相傳,以身相傳,很少用書籍代替,這樣圖書館對于他們的記載就非常少。由于網絡技術的進步,傳播速度的加快,武術得到傳播的途徑變得相對廣泛,現代武術的發現應當結合視頻影像的作用,分析技術動作,讓人們更加清楚的學習,這樣就更加利于拳種的發展。
政府是行政部門機構,應當重視傳統武術拳種的保護,制定相應的政策,八卦拳與八卦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不斷地發揮傳承文化的作用,引導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在政策上給予充分的肯定,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政府要有長遠的發展目標,這樣就會促進傳統武術的發展。
目前,傳統文化越來越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武術進校園的呼聲高漲,武術已經進入青奧會,因此武術的發展就會穩步提升,參與的人群就會不斷地增多,八卦拳和八卦掌結合陰陽原理,展現自身的特殊性,能夠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同時學生學習之后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夠起到自身防護的作用,因此,學校和有關部門應當重視起來。
群眾是社會關注的主體,群眾的健身娛樂性是開展健身活動的目的,而且群眾在社區廣場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因此開展集體項目的優勢就比較突出,無論八卦拳還是八卦掌都是需要在這樣的人員優勢下,才能顯現出來應有的氣勢,利用他們的閑暇時間,大家一起活動,有技術的教練員去指導,糾正動作,這樣群眾的情緒就會比較高,也能實現大眾健身的目的。
[1]殷雪善,於世海.我國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研究現狀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2):88-90.
[2]劉勇.對八卦拳與八卦掌內容的考證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1):71-73.
[3]李春蓬.伏義八卦拳傳承研究[D].河南大學,2014.
[4]邵萬鑫.伏羲八卦拳的歷史起源風格特點及其現代傳承[J].當代體育科技,2015,5(5):192-194.
[5]姜喜平,楊曉紅.伏羲八卦拳的起源與發展探析[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4):73-76.
[6]孟田,李春蓬.對一個古老武術拳種生存狀況的考察——伏羲八卦拳傳承調查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4,11(9):43-46.
[7]楊睿.八卦掌研究現狀分析[J].武術研究,2019,4(9):46-48.
[8]李杰.淺談八卦掌的健身功效[J].搏擊(武術科學),2013,10(5):51-53.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Gossip Fist and Gossip Palm
HUANG Baichuan, etal.
(Tibet Nation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82, Shaanxi, China)
黃百川(1996—),碩士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