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鄧大洪

康樂年華運營的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是國內第一批開展“公建民營“模式改革的試點單位
前不久,湖南省長沙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對2019年度服務業發展綜合考核情況進行了通報,10家高端規模型龍頭企業上榜,湖南康樂年華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樂年華”)榜上有名。
康樂年華自2006年在長沙創立以來,經過14年的發展,集團機構布局從湖南拓展到湖北、上海、江蘇、山東、福建等15個省、51個市,擁有直營醫養機構30余家,床位9000余張,品牌加盟連鎖醫養機構80余家,床位20000余張,已經成為湖南乃至全國領先的醫養機構連鎖運營品牌“龍頭”企業,為養老服務業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標準化體系是連鎖化運營的基礎,也是養老機構生存的底線。”康樂年華總經理袁治對標準化建設極為重視。她認為,標準化建設不僅是提升服務質量,真正讓老人享受有尊嚴、有質量的老年生活的根本所在,而且還能夠實現養老機構自身模式的可復制,得以迅速擴大。康樂年華之所以能在14年的時間實現快速的發展,穩步推進,成為業內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養老品牌管理服務機構,正是得益于康樂年華堅持走標準化養老服務之路。
為了持續有效地進行標準化建設,康樂年華多年來大力引進人才,組建了由多位擁有高級職稱的業務骨干領銜的專業隊伍,并借力資本市場,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創新服務,不斷擴大養老規模,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形成了“養老+資本+科技+生態+文化”的養老服務模式,實現了從傳統養老向中高端養老轉化,從滿足老人物質生活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的轉化,從普通膳食結構向養生食譜轉化。從物質上保障,精神上滿足,文化上推動,形成了基礎養老、中端養老、高端養老全覆蓋,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三位一體”的養老服務新模式,全面提升老人晚年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
作為專業的養老服務集團,康樂年華的標準化建設并不只針對高端養老,也不是國外的“拿來主義”,而是根據中國的國情努力將高標準適用到國內的養老服務體系中,引領整個養老行業朝更規范化、精細化方向發展。
康樂年華對養老標準的定制理念,并非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提高、調整,在短短14年時間,就發展了直營養老機構30家和加盟連鎖養老院83家,咨詢指導養老項目300余家,目前還有多家連鎖機構正在籌建和洽談中。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各項運營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了不少壓力,但從5月起,康樂年華永州市新田縣社會福利中心、江蘇省揚中康樂年華新壩頤養院、康樂年華(太原)養老照護中心等新項目開啟試運行。
康樂年華是國內養老行業少有的、具備成熟的醫養結合標準化服務體系和連鎖化管理能力的企業。集團多次受邀參與國家級、省級養老行業標準的制定,旗下多家機構為國家級養老行業示范機構。
康樂年華已形成了158項規范化制度、236項標準化流程,整理匯編了康樂年華《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文件匯編》《社區托老服務規范化管理文件匯編》《居家養老信息平臺規范化管理手冊》《養老機構連鎖運營規范化管理文件匯編》《養老機構CI設計指導手冊》《養老機構籌建運營指導手冊》等,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規范化管理制度體系。
目前,康樂年華正積極配合和參與江蘇省民政廳《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與劃分標準》的制定,并在參考《〈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試行)、《上海市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標準細則》等標準的基礎上,推行集團內部“康樂年華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與劃分標準”的制定,將以高于國家和地方普遍標準打造企業內部標準。
養老機構未來的方向在哪兒?

“發展醫養結合是養老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希望所在。”袁治把醫養融合看作是養老服務的核心工作。
康樂年華以“醫養融合”為核心特色,以“康復醫院+護理院+養護院”三位一體為基礎模式,為失能失智老人、慢性病及臨終關懷患者等提供生活照料、基本醫療、老年康復、康復護理、心理慰藉、長期照護和臨終關懷等全方位服務。集團旗下所有項目均配置了醫療資源,實現了服務全程的深度“醫養融合”。
集團旗下目前的醫療機構有:邳州康華醫院、上海晚晴護理院、鹽城康年護理院、長沙康華睦鄰護理院、婁底市康年醫院、平江縣康年醫院、南京淳化利安康樂護理院、無錫夕陽紅護理院等。
面對未來,袁治信心滿滿,她表示,康樂年華將繼續堅持黨的政策向導,以“專業醫養、用心呵護”的服務理念幫助老人實現“醫、養、住、食、樂”俱全的晚年生活,并不斷完善標準化體系建設,當好行業表率,讓每一位接受服務的老人都能夠更有獲得感、尊嚴感、幸福感!繼續強化公建民營、醫養融合和連鎖經營方面的核心競爭力,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繼續為湖南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并將持續聚焦長三角和中南地區進行深入布局,爭創全國領先的健康養老產業運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