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開斌 周 翔
彰顯組織擔當,織密靠前服務一張網。堅持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在主動服務、貼近服務上下功夫,全面推動工作高質量開展。講透政策,當好宣傳員。把激活各類主體的積極性放在首位,篩選稟賦契合、要素匹配的村和企業,針對性開展調研分析,進一步把意義講清楚、把利弊講清楚、把前景講清楚。跑得主動,當好聯絡員。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各單位職責,細化分解任務,推動人人有責、人人盡責。注重發揮組織部門“神經中樞”作用,主動協調、補位補臺,切實理順機制、用活資源。整合黨校、農口、科技等部門資源,大力開展送技術促增收、送政策促發展、送服務促民富“三送三促”活動。干出成效,當好服務員。在土地流轉、項目申報、資金融通等方面暢通綠色通道,做到推進項目一馬當先,服務村企一絲不茍,會辦難題一步到位。
強化黨建引領,共建互融互通一家人。立足長遠發展,在聚心、聚力、聚智、聚勢上下功夫,強化工作保障支撐,實現村企深度融合發展。建強組織。充分發揮村企基層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常態化開展聯建活動,實現互通有無、互促互進。注重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黨建基礎優勢,幫助企業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積極探索與現代農業產業、農村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村黨組織設置新模式,切實增強農村黨組織發展帶動力。動員群眾。積極運用“企業+農戶”“企業+合作社”“企業+基地”等方式,帶動群眾創業就業。深入開展“引鳳還巢”工程,積極引導在外能人返鄉發展,激活鄉村振興人才優勢。放大效應。開展“村企結對先鋒”評選表彰,舉辦優秀村企結對成果展示會,總結推廣村企結對的好經驗、好方法,提升結對企業知名度。
用足各方資源,下活互利共贏一盤棋。重抓村企融合,推動產業聚合,在互利共贏上實現新突破。搭建人才交流“雙向橋”。搭建常態化人才技能培訓、就業合作機制,有效提高農村干部市場經濟理念和經營管理水平,源源不斷向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生產成本高等難題,實現農民普遍就近就業。遴選企業中思想好、技術強、有潛力的優秀人才作為村后備干部培養,擇優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激活高質發展“增長極”。結合鄉鎮工業區、農村微創園建設,加強集體資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旅游經濟等產業,全面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空間。構筑產業升級“區塊鏈”。聚焦五個振興統籌推進,積極運用“區塊鏈”思維,充分發揮農村資源優勢、市場優勢,積極推動村企融合發展、區域聯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