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芬 丁正華
“河里漂蕩的一團團枯草,既影響村莊環境顏值,也影響河水水質,如果不及時清理干凈,整條河就會變黑發臭。”在近日的一次支部活動中,鹽城市大豐區草堰鎮老黨員朱井明發動黨員一起行動,耗時七八天將布滿雜物的“臭水溝”清理干凈。
“黨員先行動起來,其他村民才會積極響應。”草堰鎮通過“黨組織領頭、黨員帶頭、村民碰頭”的“三帶頭”模式,讓黨員成為村莊環境整治的宣傳員、保潔員、巡察員,帶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年初以來,該鎮先后有700 多名黨員參與到“三大員”隊伍中來,向村民發放環境整治宣傳單2 萬余份。
“以前我們村垃圾隨處可見,可現在不一樣了,走到哪里都清清爽爽的,這要歸功于黨員隊伍的站前排、走前列。”草堰村村民李金華感嘆村莊日新月異的變化,并向身邊的黨員豎起大拇指。
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草堰鎮在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村民自治”行動,將每個自然村都劃分為若干個網格,由村民主動認領、擔當“網格管家”,負責起網格內的衛生清掃。
“這幾張圖片是在村中心路南段拍的,請相關網格負責人盡快了解處理。”每天早上,界中村黨員、環保志愿者楊開美都要在村里轉上一圈,看到環境衛生問題后便用手機拍下來,上傳到“界中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微信群進行“曝光”。網格保潔員看到問題圖片后就及時清掃干凈。
家庭自評、黨員輪評、鄰村互評……為營造村民比學趕超、愛護環境的氛圍,該鎮還建立起監督激勵機制,每月根據評分評選清潔示范戶,并進行不同形式的表揚和獎勵。如今,氣象一新、干凈明麗的生態環境正成為草堰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