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少祥 趙建華
時 間
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春天。
地 點
安化東坪。
人 物
黃自元——52歲,大清榜眼,時任寧夏知府,因丁母憂,回到湖南長沙。此次到安化龍?zhí)亮峙_祭祖,接著就到東坪探訪幾位親友,今天準備從這里搭船到益陽去。
黃夫人——50歲,黃自元的妻子,長沙人。
陶滿初——42歲,東坪大碼頭的一個雜貨店老板,讀書不多,卻愛寫毛筆字,是“東坪街上三支筆”中的第一支。
滿初嫂——陶滿初的妻子。
廖廣達——72歲,東坪街上一老者。
諶廷湘——36歲,東坪一個殺豬的屠夫,會寫毛筆字,是“東坪街上三支筆”中的第二支。
蔣國勛——35歲,打鐵的,“東坪街上三支筆”中的第三支。
陶 澍——兩江總督,在戲中他是回鄉(xiāng)省親。
慈 禧——大清皇太后。
東太后——大清皇太后。
同治帝——大清皇帝。
少自元——黃自元年輕時候。
少夫人——黃夫人年輕時候。
小自元——黃自元幼年時候。
黃德廉——黃自元的爺爺。
劉翁媽——喜劇型的安化婆婆,媒婆樣子。
黃翁媽——一個龍?zhí)涟装l(fā)婆婆,大好人。
(劉婆婆和黃婆婆,都由一個演員擔任。)
鄉(xiāng)民、神仙、儺戲、外國人、譚世蘭人員等等群眾演員。
【幕啟。安化東坪街上的風俗畫。安化民謠幕后唱:
安而化之兮,
東坪好地方。
紅薯腦殼好呷喲,
苞谷黃又黃。
山里麻古山里佬,
毛筆字我比你的強!
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戲,
安化話你學(xué)不像!
黑茶好喲黑茶香,
擂缽里的擂茶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長!
【轉(zhuǎn)為陶滿初的雜貨店。
陶滿初(出。手里拿著一張裱好的條幅。)婆婆子吔,給我找一根釘子,找一把錘子!
滿初嫂搞么子?
陶滿初喋!——把這張裱好的條幅,給掛將起來!
滿初嫂哈哈哈哈,掛起來就掛起來,還么子“掛將起來”咯!哈哈哈哈……你的眼睛沒呷油,咯板壁上有釘子掛噠!
陶滿初呵……(打開條幅……拿衣叉子)
滿初嫂(看條幅……) 寫得好,寫得好!……這是你寫的呀?
陶滿初我要是寫得這種字出來,那我還在這里開雜貨鋪?那我就成了大清的榜眼,也就到那北京城里當京官去了!這是我們安化老鄉(xiāng)、大書法家黃自元黃大人寫的!
滿初嫂哎呀,大寶貝呀!大寶貝呀!快掛將起來,掛將起來喲!哈哈哈哈!
【音樂里,二人掛字。二人對著字幅磕頭作揖……起身……
陶滿初呵,婆婆子,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滿初嫂你快去快回啊!
【陶妻在店里收拾,廖廣達上。
廖廣達滿初嫂子!
滿初嫂廖伯伯!
廖廣達我屋里表老弟五十歲生日,我就買了一個賀壽的軸子。這東坪街上三支筆,你家陶滿初是第一支。要請滿初在這軸子上寫幾個字啊!
滿初嫂滿初剛剛出去了呀……廖伯伯你是一個飽學(xué)夫子,你自己寫就是的啦!……來來來,墨筆墨汁都在這里,您老人家自己寫咯!
廖廣達(遲疑一下,打開軸子,拿起毛筆……)不行不行,莫把這張軸子給糟蹋了!
滿初嫂要不,您找蔣鐵匠去寫?
廖廣達蔣鐵匠的也要得,不過我還是喜歡滿初寫的。我不會寫,我會看,滿初的字是學(xué)的黃自元的,學(xué)得有蠻像,有那個味道……偏偏他又不在屋里……(在二人對話之時,黃自元和夫人鄭氏已經(jīng)悄悄地走了上來)
黃自元(上前)如果老先生不嫌棄,我來寫,怎么樣?
廖廣達你來寫?……嗯,像一個教書先生的樣子!好,那就有勞你啦!
黃自元(和夫人進屋,黃拿起筆) 老先生,請把你的賀壽吉語寫到這個紙上!
廖廣達(他在小紙上寫……念)敬祝林日凡先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廖廣達敬賀……先生你看要得不?
黃自元滿好的!……我就開寫啦!
(提筆開寫……寫罷。)
廖廣達寫得好,寫得好!掛起來看看!
(廖和滿初嫂,掛紅軸子……)
廖廣達(看,搓手贊嘆)寫得好!寫得好!
陶滿初(走進,看字)……廖伯伯,這字,是你寫的?
廖廣達我要是寫得這種字出來,那這東坪街上三支筆,我不就成了第四支啦!——是這位先生寫的!
陶滿初這位先生……你寫得好!你這是學(xué)的黃自元的嗎?(打量板壁上的兩張字)……你這寫得跟黃自元已經(jīng)差不多啦!……不過,還是差那么一點點!還是不如黃自元的那種神韻,那種味道!高人到底是高人啊!
黃夫人(笑道)有好高啊?比十八拐還高啊?比神山還高啊?
黃自元莫把黃自元說得那么神乎其神!他也只不過是只呷紅薯腦殼長大的安化佬!
陶滿初……呵呀呀呀呀!你們蚊子打哈欠,好大口氣!竟然以這種口吻來妄議我們的當朝榜眼!你,你們……
(唱)口含燈草,說得輕巧,
高人在上你們竟敢狂言飚!
黃自元(唱)黃自元也是人啦,
黃夫人(唱)不要放得神龕上去朝。
廖廣達(唱)黃大人那硬是獵獵一桿神旗飄!
滿初嫂(唱)安化人都敬佩,講起來好自豪,
三 人(唱)佳話故事就像資江水滾滾滔滔!
陶滿初(唱)四歲時杲杲春陽窗前照,
滿初嫂(唱)照著個小孩童他執(zhí)筆把紅描。
陶滿初(唱)小自元學(xué)書法開蒙起步,
廖廣達(唱)好祖父黃德濂教誨恩高!
陶滿初(唱)二十二歲泥土香香他返故里,
滿初嫂(唱)龍?zhí)亮峙_紅蝶紛飛綠柳搖。
廖廣達(唱)古松書屋蘸墨他把千字文寫,
剎那間書名傳桑梓贊聲如潮!
滿初嫂(唱)三十一歲他中了舉,
陶滿初(唱)三十二歲進京要奪進士標!
廖廣達(唱)猶記得殿試情景天子當堂坐,
三 人(唱)黃自元得了個天下第二鑼響鼓敲!
破天荒安化初次出榜眼,
山鄉(xiāng)的龍燈獅子起起伏伏勝波濤!
從此后大清紅頂頭上戴,
為官勤政他好辛勞。
宵衣旰食尋常事,
身為京官從不逍遙。
那年他簡放寧夏為知府,
爬土坡闖風沙不懼西北路迢迢。
百日為民修水利,
夤夜里為琢磨間架結(jié)構(gòu)九十二法一次一次把燈挑!
這樣的好官高人你們不尊重,
三 人(唱) 調(diào)侃不敬惹得我等氣難消!
黃夫人(唱)自元的故事鄉(xiāng)親們說,
不是阿諛是真誠地贊和褒。
誰道山民不開化,
評官論政百姓高。
你有真才他敬佩,
你做好事民記牢!
夫在山鄉(xiāng)口碑美,
為妻心里春雨澆。
黃自元(唱)走遍天下安化好,
聽贊語望鄉(xiāng)親思緒如潮……
(白)多謝鄉(xiāng)親們的贊揚、抬愛!黃
自元攜夫人向眾位有禮啦!
陶滿初什么什么?你說你是……
黃夫人(笑道)他就是黃自元!
三 人啊,你就是黃自元?
黃自元在下黃自元,寧夏知府是也。因丁母憂,回到長沙。前些天回到龍?zhí)良雷妫蛉盏綎|坪訪友,今天去益陽,船就在碼頭下等著我……這是我的官牌!
廖廣達(接官牌,看)“大清榜眼,寧夏知府黃自元”(眾人傳看,激動)啊呀!啊呀……黃大人在上,受我等一拜!
陶滿初黃大人在上,受我等一拜!(全部跪下。)
黃自元哎呀,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免禮免禮!快快請起!
廖廣達(激動)啊呀!啊呀!滿初啊,大貴人啊,大喜事啊!黃自元大人和黃夫人到了你屋里,這是我們這整個東坪街上的大喜事啊!
陶滿初是啊是啊,大貴人,大喜事!我、我、我、我該怎么搞?
滿初嫂怎么搞?泡黑茶呀!來了貴客泡黑茶!
陶滿初對對對,快泡黑茶!
【泡黑茶……
合 唱黑色條素是黑茶,
黑墨落紙綻文華。
黑茶書法兩相映,
字圣回鄉(xiāng)百姓夸!
(起鑼鼓,蔣國勛和諶廷湘上。)
二 人黃大人哪里?黃大人哪里?
黃自元我就是黃自元——這是我的夫人!
二 人小民拜見黃大人!拜見黃夫人!
黃自元二位是?
陶滿初這就是東坪街上三支筆!我是第一支……
黃自元開雜貨鋪的陶滿初!
陶滿初對對對!他是……
蔣國勛我就是第二支筆,是個打鐵的,小姓蔣……
黃自元蔣國勛!
蔣國勛對對對……
黃自元你就是諶廷相……
諶廷相是的是的,我是個殺豬的屠戶師傅!
陶滿初黃大人,你對我們這三支筆,何解咯樣熟悉咯?
黃自元有個益陽人,是個落魄秀才,他跑到北京賣字,經(jīng)常到我家里喝茶聊天,我是聽他說的!哈哈哈哈,今天終于見到你們啦!有意思有意思!——那年,我見到了太后和皇上,太后要我說點兒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我就說,東坪街上有三個會寫字的人,既不是飽學(xué)鴻儒,也不是縉紳先生,而是殺豬的諶廷相、打鐵的蔣國勛,開雜貨鋪的陶滿初……
陶滿初哎呀哎呀,黃大人,你把我們?nèi)烁嬖V了皇上、太后?
蔣 諶太后和皇上知道了我們?nèi)齻€人?
黃自元是啊是啊!
廖廣達有這樣的事?哎呀,這個事情可不得了啊!太后和皇上都知道了你們!黃大人,快說說,這是怎么一回事啊?
黃夫人要說這個事啊,先得從我家老爺給西太后寫神道碑的事情講起!
眾 人給西太后寫神道碑?這是怎么回事?
黃夫人是這么回事:所謂神道碑,其實也就是墳?zāi)骨斑咅郎系囊粔K石碑。可西太后是什么人,她是當朝皇帝的娘啊!她的碑,就敬稱為神道碑!
滿初嫂西太后還活得好好的,怎么就要立碑咯?
廖廣達這你就不懂啦!活著修墳立碑,太后就越活越長壽啊!
黃夫人冒錯!到底老先生見多識廣!這神道碑上要刻碑文。要在這石頭上刻,首先就要在紙上寫啊!
陶滿初這個天大的書寫任務(wù),就落到了黃大人你的頭上!
黃自元冒錯!
廖廣達這件事我聽人提起過,就是不知道當時的詳細情形!黃大人,您就給我們講講,讓我等一飽耳福!
眾 人對對對,讓我等一飽耳福!
黃自元……哎呀列位呀,不妥,這不妥!
陶滿初這有什么不妥呢?
黃自元滿初老弟,你想想啊,那一年在皇宮寫神道碑文的是我,如今子在這里講談敘述的也是我……我們安化有句話;自夸自,沒意思。不妥、不妥,這個牛皮,還是不吹為好!
廖廣達這怎么是吹牛皮呢?要說吹牛皮,你這是吹得理直氣壯的安化牛皮!黃大人啦,你一個安化人,寫字寫到了金鑾殿上,這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功績,你這是我們整個安化的榮耀啊!
眾 人是啊、是啊,這是我們整個安化人的榮耀啊!
鄭 氏自元,你就說說吧,今天,就讓鄉(xiāng)親們也跟著你來榮耀一番吧!
黃自元……好!既然如此,那列位請聽啦!
(念誦)那年也是這時光,
一道圣旨門前降。
同治生母西太后,
神道碑文已成章。
何人提筆來書寫,
大清筆墨要優(yōu)選優(yōu)精挑精強中要選一個強!
太后和皇上挑中我,
我提著那文房四寶——迎著朝陽、進得皇閶、
沿著御街、步履天廊、曲曲彎彎、上得閣堂、
一間華室,金碧輝煌!
忽聽得“(白)太后皇上駕到!”
(唱)一聲朗朗,
走進來兩宮太后同治帝鳳質(zhì)龍章!
【朝天子音樂。西太后、東太后、同治皇帝上場,龍幡鳳扇,宮女太監(jiān)簇擁……
【黃自元下場,雜貨鋪的人都下場……
【黃自元已換成官衣官帽,復(fù)上。
黃自元(接唱)
三人威威龍椅上,
黃自元我磕頭連連“萬歲”聲揚——
萬歲聲揚!
(白) 臣黃自元叩見兩宮皇太后!叩見皇上!兩宮皇太后洪福齊天,皇上萬歲萬萬歲!(跪下)
同治帝黃愛卿平身!
慈 禧黃愛卿,朝廷待你如何?
黃自元稟太后,朝廷待我,恩重如山,肝腦涂地,難報萬一!
慈 禧那好,今天你就拿出你的書法本事和技藝,寫好神道碑文,報答朝廷大恩!
黃自元兩宮皇太后和皇上請放寬心!
(唱)定要讓鐵畫銀鉤墨彩飛揚!
雖然是豪言鏗鏘噴出口,
背心里卻已是冷汗淋淋濕衣裳。
太后皇上六目朗朗將我望,
我跪在地左手端御稿右手執(zhí)毛筆中間的臠心在惶惶……
多虧了幼時練就跪地書寫功,
多虧了當年爺爺教誨嚴若冰霜。
多虧了山鄉(xiāng)的紅薯玉米養(yǎng)育了我,
多虧了安化的霸蠻精神助我不慌不忙、穩(wěn)穩(wěn)當當、發(fā)揮超常、如刀似刻、那筆下線條墨光爍熠、遒勁端莊、煥彩生輝倍輝煌!
【鑼鼓中,進行書寫……
【黃自元把墨稿呈給西太后。
【兩太后和皇上觀看,贊揚。
【幕后伴唱:太后皇上連連贊嘆寫得好——
【西太后拿筆,題寫……
【黃自元接過題字。看……
【天幕上出現(xiàn):“字圣”二字!
黃自元謝皇恩封他字圣二字受寵惶惶!
黃自元謝太后皇上隆恩!黃自元受之有愧,五內(nèi)銘感!深深叩謝!(跪下磕頭)
慈 禧好啦好啦!大家都辛苦啦!黃愛卿,你坐、你坐!
黃自元謝太后賜坐!(坐下)
同治帝黃愛卿,你這字是學(xué)的歐體嗎?
黃自元回稟皇上,臣的字首先是學(xué)顏體,后學(xué)歐體,柳體也細心練過。
東太后呵,你是把各家各派給糅合起來!
黃自元太后所言甚是,臣的字的確是學(xué)習各派,融和眾家。
慈 禧我看你的字有一個特點:實在。你這人看來也是個實在人!
黃自元回稟太后,臣本湖南安化人氏,我們那地方是山區(qū),山里人見識不廣,但為人處事,都信守“實在”二字。
慈 禧實在好,實在好!字,我喜歡寫得實在的字,這人,我喜歡啟用實實在在的人!黃愛卿,三年前你不是受了一個降二級的處分嗎?今天你寫神道碑文寫得好,將功補過,你的那個處分予以撤銷,恢復(fù)你原有級別,就到御史臺去任職!皇上你意如何?
同 治很好很好,正合朕意!
黃自元(連忙起身跪謝)謝皇上、太后隆恩!
慈 禧你坐、你坐!來、來、來,喝茶、喝茶!
(宮女給各位上茶……喝茶……
慈 禧黃愛卿你說說,這是什么茶?
黃自元……這是黑茶……如果沒說錯的話,這就是從我們安化來的安化黑茶!
慈 禧哈哈……!到底是家鄉(xiāng)親,地土也香啊!一嘗你就嘗出來了,沒錯,這就是安化來的黑茶!還是你們湖南人左宗棠給我送來的啦。這左宗棠是從不送禮的,他給我送黑茶,這也是個天大面子啦。哈哈……
東太后黃愛卿,今兒個太后高興,你就不必拘禮,就說點兒山野趣事,說點兒笑話給太后聽聽!
黃自元哎呀,我就是不大會講笑話,微臣缺少漢朝東方朔的才能啊……
慈 禧你就說說你那安化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嘛!
黃自元……啊,說到安化,說到這風土人情,就引起來了我的故土之思啊!
(唱)身憑北地望南土,
汩汩鄉(xiāng)愁情愫茫。
一眼長飛千萬里,
分明青峻映資江……
【在音樂中,臺上椅子和人員移到臺右……
黃自元太后、皇上啊!
(清唱)我那家鄉(xiāng)名安化,
郁郁蔥蔥喚梅山。
本是化外逍遙地,
刀耕火種年復(fù)年。
蠻人生活也有趣,
梅山蠻舞跳得歡!
【舞臺左邊,沖上來一群蠻男蠻女,口中吆喝呼喊,大跳梅山蠻舞……
待到北宋章惇出,
開發(fā)梅山熙寧間。
中原朝廷從此拜,
安而化之飄祥煙。
那東坪街上是一幅畫,
風土人情蜜蜜甜!
【左邊一個臺子。
【黃夫人站臺上歌唱:其曲子請?zhí)子蒙倭炙碌哪裂蚯?/p>
黃夫人(唱)日照梅山翹,
白云林間繞,
資水柳溪綠潺潺,
岸畔人家好。
黑茶香,人兒笑,
春花美,冬雪皎。
雪將安化落成詩,
如歌滿山飄,滿山飄!
地靈人文耀,
陶澍是英豪,
字圣遍傳黃自元,
山鄉(xiāng)敬墨寶。
山里人,自信高,
不懶惰,最勤勞,
天下安化正美麗,
請君快來瞧,快來瞧!
【在黃夫人的唱聲中,出現(xiàn)東坪街上的風俗畫。
【三支筆分別給人寫斗笠,寫南盤,
寫桶子等等。
【出現(xiàn)柳溪邊的洗衣?lián)v衣女子……搗衣舞蹈……
慈 禧本宮聽得眉眼笑,
真想去安化瞧一瞧!
說說你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
什么樣的吃食兒味道高?
【一個媒婆樣的女子出,她是劉家翁媽,手拿蒲扇。
劉翁媽(數(shù)板)樣樣味道好,
樣樣味道高,
豬血粑粑要用卜辣椒炒,
多放點茶油還要胡椒。
香干子炒野豬肉肥一點好,
柳溪河的鯽殼子蒸兩條!
苞谷棒子要在大火里烤,
紅薯腦殼要在微火里燒!
呷了正餐就往茶館里跑,
一碗黑茶就茶干還有炒米糕。
正月里的糯米甜酒香得不得了,
身在安化賽神仙快樂逍遙——
伴 唱快樂逍遙!快樂逍遙!
【陶滿初上。
陶滿初劉家翁媽!
劉翁媽哈哈,滿初滿初陶滿初!東坪街上第一支筆,我正要找你給我寫斗笠啦!
【蔣鐵匠和殺豬佬諶廷相上。
蔣 諶劉家翁媽!
劉翁媽哈哈,第二支筆蔣鐵匠,第三支筆殺豬佬諶廷相!你們這三支筆都在這里,我這個斗笠到底找哪個寫呢?
蔣 諶滿初老兄滿初老兄!
陶滿初兩位老弟的字也不錯,你們寫咯!
劉翁媽哎,今天碰得巧,三支筆都在這里。我的名字叫劉嬌娥!你們就每人寫一個字,以后傳下去,就是我劉家屋里的一個寶貝啊!
陶滿初好!好主意!
蔣 諶要得要得!(進內(nèi),端出筆墨盤子)
【陶滿初先寫,蔣諶續(xù)寫……
劉翁媽寫得好!寫得好!東坪街上三支筆寫得好!
【三人欲下……
劉翁媽慢點慢點!……滿初啊,你屋里堂客呢?
陶滿初她可能到黃沙坪去啦!
滿初嫂沒去沒去!明天去……劉家翁媽,你有么子事啦?
劉翁媽好事、好事!我們屋里來了兩個山西的茶葉客商,大老板呢!銀子大大的……要把他們留住,所以,要請滿初嫂你——打擂茶!
滿初嫂打擂茶啊,哈哈,我最會打啦!
陶滿初會打就會打,什么最會打噠咯!吹牛皮!
滿初嫂是牛皮豬皮還是南瓜皮,擂缽一響,立見高低!
劉翁媽好、好、好,我就去屋里拿擂缽!
滿初嫂劉家翁媽,要打出安化第一流的擂茶,還得要我陶家屋里的那套法器!——建妹子呢,把我屋里的擂缽擂槌拿出來咯!
女 甲媽媽也,來噠、來噠!(拿東西上)
劉翁媽(下,復(fù)上)作料都給你拿來啦!
滿初嫂好!這安化擂茶,就打起來喲!
【擂茶歌舞,男女老少……三笑音樂。
滿初嫂(唱)擂槌棒棒手中拿,
這是木子坳的山茶樹親戚送我家。
劉翁媽(唱) 咯只擂缽好扎實,
陶滿初(唱)馬路口的陶器遠銷長沙。
滿初嫂(唱)放一把黑茶擂起來,
蔣 諶(唱)高馬二溪好黑茶美名遍天涯!
滿初嫂(唱)放一把花生擂起來,
劉翁媽(唱)這是龍?zhí)恋狞S豆頂呱呱!
滿初嫂(唱)放一把芝麻擂起來,
蔣 諶(唱)林家村的生姜人人夸!
放一把綠豆擂起來,
滿初嫂(唱)小淹的玉米江南的高粱煙州的豌豆我一樣一樣向里邊拿……
合 唱擂呀么擂起來喲或喲,
打呀么打擂茶呀!
擂呀么擂起來喲或喲,
打呀么打擂茶呀!
黃自元(唱)小小擂缽裝安化,
風土人情看天下。
百姓把美好生活來向往,
當官的一時一刻也不要忘了他!
合 唱擂呀么擂起來喲或喲,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喲!
擂呀么擂起來喲或喲,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喲!
打呀么打擂茶呀或喲!
(在抒情的音樂中,滿初嫂提著開水壺,給擂缽里倒開水……)
滿初嫂劉家翁媽,快喊你屋里的山西客商來呷擂茶啦!
劉翁媽對對對,請客人,請客人啦!
(下。復(fù)上,領(lǐng)著山西客人,還有一個外國人。
劉翁媽這就是我家的山西客商——
山西客兄弟聶利民!聶利民!
陶滿初聶老板,你怎么還帶來一個高鼻子外國人咯?
山西客列位啊,我這山西茶商,只是一個轉(zhuǎn)手買賣,下家還是這個俄羅斯大老板啊!
俄羅斯兄弟彼得·保羅夫。各位關(guān)照,各位關(guān)照!
山西客我從你們這里買了黑茶,全靠他銷往俄羅斯!他就是你我的衣食父母啊!
俄羅斯不談生意,不談生意,喝擂茶!
眾 人對、對、對,喝擂茶,喝擂茶!
俄羅斯(喝) 啊!這擂茶好香啊!你們安化,好地方啊!有一個歌:咯些些,那些些,活絡(luò)活絡(luò)亮把戲……
共 同(唱)安化話你就學(xué)不像呢!
黑茶好呢黑茶香喲,
擂缽里的擂茶,
欠得你的口水丈吧長喲!
咯些些,那些些,活絡(luò)活絡(luò)亮把戲……
咯些些,那些些,活絡(luò)活絡(luò)亮把戲……
陶滿初你這位俄羅斯老板呀,你比安化人還要安化人啦!
俄羅斯我要向你們縣太爺打個申請,要當個安化的榮譽縣民!
眾 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俄羅斯來、來、來,這擂茶太好呷啦,請給我再來一碗!
眾 人緊飽、緊飽、緊你的飽!哈哈!
(臺右邊燈亮。
同治帝哈哈,黃愛卿,你這樣子說擂茶,講擂茶,你把我的口水都講出來啦!
慈 禧黃愛卿,這安化擂茶,你也會打嗎?
黃自元啟稟太后,微臣是個書憨子,不會打擂茶;但我的夫人,是個打擂茶的里手!
東太后好啊、好啊,哪天就把你夫人接進宮來打擂茶,讓我們一飽口福!
黃自元一定、一定,只待太后一聲令下!
慈 禧好啊!安化的擂茶好,安化人寫字寫得好!黃愛卿,你寫字達到如此程度,在你的練字生涯,只怕是吃過不少苦頭吧?
黃自元苦頭?太后皇上,提到這苦頭,我就想起我的幼年,我就想起我那早逝的雙親啊!
(唱)苦啊!……
一技學(xué)成多少人贊,
你可知這背后是多少辛酸!
同行生嫉妒這門不好進,
多少嘲諷多少白眼似箭心穿!
才華猶如一棵樹,
未成大木斧鉞任意砍你翻。
當你即將成大樹,
多少人心內(nèi)惶惶夜睡不安!
拼命壓你他壓不住,
他為何自己不去把藝術(shù)登攀?
當你巍然成大樹,
那小人突換笑臉又逢迎到你身邊!
這就是千百年來人情冷暖,
不去記少回憶淡然輕看。
忘不掉的是我的筆墨至愛,
摸摸毛筆撫撫宣紙我常常眼淚潸!
忘不掉的是我的幼年歲月,
安化龍?zhí)亮峙_那書房一間!
【黃自元和太后、皇上皆隱去……
【臺左邊燈大亮——黃夫人站在一臺上:
黃夫人(唱)多少回敬輿向我談舊事,
他雙親早逝撫養(yǎng)教誨靠爺爺。
黃德廉教孫教出大清一榜眼,
榜眼的幼年調(diào)皮上得天!
【鑼鼓中,黃德廉追打幼年黃自元。黃自元頑皮狀。
【繼續(xù)追。突然上來一個老人。黃自元躲到老人背后。
黃德廉啊,陶大人,你怎么來了?
陶 澍黃大人你好啊!我是奉圣上之命,到江西閱兵,然后回小淹看看家人!
黃德廉我知道你回了小淹。我本要來小淹,想不到你就先到了龍?zhí)粒?/p>
陶 澍一樣的,一樣的!……哎,你這是……
黃德廉人家是教犬子,我這是教犬孫!我要他好好練字,可是他卻調(diào)皮搗蛋!于是我就是一個字——
陶 澍打!
黃德廉冒錯!棍棒之下出好人!
陶 澍哈哈哈哈!……這教育小孩子,我也有一個字!
黃德廉什么字?
陶 澍玩!——我就領(lǐng)著黃大人你這小孫孫,到對面茶山上去玩一玩,怎么樣啊?
黃德廉……陶大人家里是教育世家,這教育小孩子,你定有高招!就請您帶著犬孫,去茶山,玩去吧!
小自元太好啦太好啦,跟著陶爺爺,玩去喲!
【音樂中,老少上茶山,觀茶園。逛新城音樂。
【陶澍坐于臺右一石頭。小孩站于旁。
【幾個山民茶農(nóng),走上來,挖土勞作。
山 民(唱)苦啊,那個苦啊!
苦啊,那個苦啊!
黑茶好呷種茶苦啊,
陶澍的詩篇為安化茶農(nóng)呼:
自我來京華,
久與此山別。
尚憶茶始犁,
時維六七月。
山民歷懸崖,
揮汗走蹩薛……
晨穿苦霧深,
晚焙新火烈。
茶成與商人,
粗者留自嚼。
誰知盤中芽,
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
言之遂凄切!
感謝陶大人,
知我梅山苦!
陶大人好詩篇,
大老粗也能念!
苦啊,那個苦啊!
苦啊,那個苦啊!
黑茶好呷種茶苦啊,
陶澍的詩篇為安化茶農(nóng)呼!
為安化茶農(nóng)呼呢!……
【茶農(nóng)勞動、喝水……在臺左。
陶 澍敬輿啊!
小自元陶爺爺!
陶 澍你看這些種茶的山民,苦不苦啊?
小自元苦!
陶 澍你讀書寫字,苦不苦啊?
小自元也苦!
陶 澍你和這些山民相比較,哪個更苦啊?
小自元他們比我苦多啦!
陶 澍是啊!他們要呷飯,就得要做工;他們沒有余錢剩米來讀書。小自元你雖然雙親早逝,可你有個好爺爺,供你衣食,讓你讀書練字,這是你的福分,你要珍惜啊!
小自元陶爺爺,您講得對!
陶 澍是啊,往小里說,你好好讀書練字,將來自己有個好出身;往大里說,你如今發(fā)奮用功,將來考科舉,中進士,就可以為百姓做事,替朝廷擔當!小自元啊,將來你為官坐堂的時候,可不要忘了這些純樸可愛的安化老百姓啊!
小自元陶爺爺,您的教誨我記下啦!(鞠躬)
【陶澍把小自元交給黃德廉。
【黃德廉和自元招手送陶澍……
【黃德廉搬來小桌,小自元練字。
【小自元打瞌睡……黃德廉把自元的辮子懸梁起來……
【老年黃自元右邊出:
黃自元(唱)我在安化,
邊啃紅薯邊練書法;
黃夫人(站在左邊)
(唱)我在長沙,
那細米青蔬滋潤我就成了一朵花!
合 唱千里姻緣有紅線,
自元幾次到鄭家!
老夫人(唱)輪到我赴安化把山鄉(xiāng)地土踏,
老自元(唱)你來時我正在書房把筆拿!
(青年黃自元坐書案前練字。
老夫人(唱)我悄悄走到你身后把筆桿拔,
(青年黃夫人上。悄悄到身后,拔筆……
紋絲不動……紋絲不動……
老自元(唱)那是功夫已到家!
合 唱回頭一看百媚眼前生,
小小書房飄滿了彩霞。
老夫人(唱) 你端杯茶給我,
老自元(唱)你向我遞手帕。
老夫人(唱)你揩揩鼻尖汗,
老自元(唱)只覺香味滿臉頰!
老夫人(唱)你望我傻傻地笑,
老自元(唱) 你臉上飛紅霞。
老夫人(唱)我轉(zhuǎn)身來磨墨,
老自元(唱)我又來把筆抓!
眼前情景我聯(lián)翩思緒,
二 人(唱)男耕女織,男耕女織,
那是農(nóng)家!
(數(shù)板)小兩口,開小店,
打醬油,賣雜貨,那是商家!
推磨子,打豆腐,
那是平凡小康家!
【在唱聲中,青年夫婦倆在進行著情景再現(xiàn)的表演。
老自元(唱)紅袖添香好讀書,
老夫人(唱)紅袖磨墨你筆生花!
老自元(唱)男寫女伴好姿態(tài),
老夫人(唱)這才是文化之家,
合 唱(唱)這才是吔神仙美眷世間佳!
老自元(唱)書房久坐要向外邊走,
老夫人(唱) 要在龍?zhí)恋纳缴吓酪慌溃?/p>
合 唱(唱)太陽大呢,
細雨也下喲!
又出太陽又落雨,
二 人(唱)一把油紙傘二人遮!
【老夫婦退下……
【青年夫婦進行打傘表演和爬山表演。
合 唱生在安化盡是個福呢,處處是公園處處是美景
【突然踩到一條蛇!
少夫人啊……我被蛇咬啦!
少自元怎么辦?這怎么辦?
少夫人嗚嗚……
少自元走,趕快到街上找郎中!(背起夫人下山)
【黃翁媽上。
黃翁媽自元伢子,聽說你屋里來了貴客……這是怎么啦?
少自元黃家翁媽,我這貴客……被蛇咬了呢!
黃翁媽啊!你這是……
少自元我把她送到街上,找郎中去!
黃翁媽我看看!(放下。看傷……)不行不行,等你到街上,人早就沒得噠!
少自元何得了,何得了啊!黃家翁媽,這何得了啊!(哭)
黃翁媽你走開!(俯身,用嘴為鄭氏吮吸傷口……)
老自元啊……
安化人啊!安化人啊!
這黃家翁媽是個大好人啦!
老夫人安化人啊,安化人啊!
這黃翁媽救了我這長沙人!
【黃翁媽下場采藥……上場。用嘴咀嚼……把草藥敷在少夫人傷口。少夫人坐起……黃翁媽中毒倒地……
二 人黃家翁媽!黃家翁媽!…
安化好人救了我的命,
黃家翁媽自己命歸陰!
黃翁媽哭么子咯!我高興呢!我這老的,救了你這小的……我老啦,該走啦……我看到,張五郎來接我來啦!
【梅山神張五郎帶著大小鬼神出,猶如鐘馗嫁妹的那種形狀味道,有的可戴儺戲面具。在巫鑼巫鼓中,張五郎引著黃家翁媽靈魂下場……
【鄉(xiāng)民們上場。哭黃家翁媽……
甲這何哩搞咯,何哩搞咯!
乙何哩搞?要給黃家翁媽做一個最好的譚世蘭!
丙這安化山里,要做最好的譚世蘭,就一定要請梁先生!
眾 人對、對、對,一定要請梁康路先生!
甲康路先生來噠!
眾 人請起康路先生!
康 路好、好!請站開些站開些!譚世蘭就做起來咯!
【康路手中拿著破爐鍋或者破臉盆。
【他的四個男女徒弟也拿著破臉盆。
【他和徒弟們敲起來……一邊跳起來!
康 路(唱)砰砰框,就見閻王!
黃家翁媽就見張五郎!
徒 弟(唱)砰砰框,就見閻王!
黃家翁媽就見張五郎!
見張武郎,你莫哭,
張武郎那些些住大屋!
住大屋,要算賬,
你在陽世上搞冒搞名堂?
呷喝嫖賭都豁落,
就是那個貪官最可惡!
就是那個貪官最可惡!
黃翁媽一生冒呷冤枉,
她用性命救美女最高尚!
張武郎把福報送得來,
要請黃家翁媽來打牌!
要請黃家翁媽來打牌!
眾 人(唱)合誦安化民謠:
癩子癩,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來!
雞叫噠,狗咬噠,
癩子腦殼回來噠!
癩子癩,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來!
雞叫噠,狗咬噠,
癩子腦殼回來噠!
癩子癩,打骨牌,
打得半夜些不回來!
雞叫噠,狗咬噠……
【眾人敲著破臉盆、破鍋、破銅爛鐵,以及板凳等等,大聲喧喊,情近狂熱,如同那個秦腔的打板凳(華陰老腔)節(jié)目!
【突然一下,戛然而止!
少夫人(突然一聲)黃家翁媽!……
眾 人(一齊哭喊)黃家翁媽!……
【左邊燈暗——右邊燈亮。
東太后(揩眼淚)真的感動人啦!
同治帝這安化人好啊!黃家翁媽好啊!
慈 禧是啊!好地方啊,好人啊!……不過,笑比哭好!這聽戲,我還是喜歡聽喜劇!黃愛卿,說點兒快樂的!
同治帝哎,你剛才不是說到你們那地方有個什么三支筆嗎?
慈 禧對對對,那個有味,那個有味,黃愛卿,你還是說說那三枝筆吧!
黃自元好,我就詳詳細細,來說說那東坪街上三枝筆啊!
【鑼鼓中,太后等人下。回到陶滿初的雜貨鋪。
陶滿初黃大人,你是如何向太后和皇上說的呢?
眾 人是啊、是啊,您是如何向太后皇上說的呢?
黃自元我說啊,啟稟太后皇上,我們安化那地方啊,最愛寫毛筆字!有味的就在這里喲:那東坪街上三支筆,既不是什么秀才舉人飽學(xué)鴻儒,也不是縉紳先生,三支筆都是冒讀過書的大老粗喲!
(唱)第一支筆是陶滿初,
雜貨鋪里他忙得熱乎乎。
打罷醬油打罷酒,
(陶夫婦二人舞蹈動作……
一有空他拿起毛筆就紙上涂!
陶滿初(唱)一有空我拿起毛筆紙上涂!
黃自元(唱)第二支筆是諶廷相,
從小他就把屠戶師傅當。
白日里他白刀子進來紅刀子出,
(諶舞蹈動作……
到夜晚筆蘸香墨他練字忙!
諶廷相(唱)到夜晚筆蘸香墨我練字忙!
黃自元(唱)第三支筆是蔣國勛,
打起鐵來他就像那毛國金。
鐵錘聲響起在那偏檐子里,
(蔣舞蹈動作……
文房四寶就擺在他那堂屋中!
蔣國勛(唱)文房四寶就擺在我的堂屋中!
眾 人哈哈……
廖伯伯感謝黃大人啊,做了大好事啊!
三 人我們?nèi)齻€人的名字,就上了金鑾殿啊!感謝感謝啊!
【外邊喊聲: 黃大人!黃大人!
【女甲男甲夫婦帶著兒子上。
滿初嫂萬林嫂、何邋遢,還有你們的寶貝崽,有什么好事啦?
女 甲是你們屋里來了大好事!
男 甲聽說大書法家黃自元黃大人到了你們屋里……
(黃自元夫婦上來,三人下跪,黃扶起……
男 甲這是天賜良機啊,我和我的崽,都在練習毛筆字,今天要請黃大人給度度真?zhèn)靼。?/p>
廖伯伯是啊、是啊!趁著這船還沒有開,就請黃大人給我們大家講講課,怎么樣啊?
眾 人好啊、好啊!天賜良機,抓住機會啊!
黃自元這個……
黃夫人自元,傳播文化,造福山鄉(xiāng),我看你就不必推辭!
黃自元好!不過夫人啊,你在書法上也是深有造詣,今天的講課,就你我一同來講,怎么樣啊?
黃夫人好呢!今天我就隨我老公,一起來秀一盤呢!
【鑼鼓響,眾人布置課堂,把那個小桌子搬到觀眾面前,于是全場觀眾都成了聽眾——臺上人坐在兩廂。
【開始講——中國漢字書法課:
黃自元(唱)一個漢字好簡單,
黃夫人(唱)一個漢字好深厚!
手捏毛筆來寫字,
家家戶戶都能夠!
他寫的什么字?
他寫的是漢字!
漢字只有中國有,
書法只有中國秀!
這是為什么?
玄妙誰說透?
莽莽大地來尋索,
悠悠傳統(tǒng)來溯求!
遠追蒼蒼上古時,
結(jié)繩記事真煩憂。
圣人倉頡來造字,
取像依形巧結(jié)構(gòu)。
人類從此了不得,
鬼夜哭啊天雨粟!
由簡入繁石鼓文,
大篆古樸亮眼眸。
由繁入簡變小篆,
李斯書法功力遒!
小篆變來成隸書,
隸書簡便不用愁。
隸書再變成章草,
唐朝楷書天下秀!
顏體柳體和歐體,
我在文河蕩小舟。
四歲練到五十歲,
越練越覺功不夠。
越練越覺祖師賢,
越練越覺傳統(tǒng)厚!
夢里常常醒過來,
我見到了倉頡把首叩!
身為中國人多自豪多幸福,
好好練字好好學(xué)!
中華文脈浩浩長,
一堂小課難講透!
【在唱腔進行時,天幕上依次出現(xiàn):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等等……
眾 人講得好講得好!
何邋遢可是這到底如何寫呢?
黃自元你來!——
【小桌子搬到后頭,黃自元示范,大家圍觀……
畫外音小店遇鄉(xiāng)親,傳道講書法。第二天黃自元回到長沙。接著他就跟隨湘軍,擔任參軍職務(wù),奔赴遼東,參加對日作戰(zhàn)。由于朝廷腐敗,中國軍隊失敗。黃自元憤而辭別官場,回到湖南,響應(yīng)陳寶箴、譚嗣同號召,參與變化維新,施行實業(yè)救國。在晚年時候,他回到家鄉(xiāng)安化,潛心研究書法,他的那本《間架結(jié)構(gòu)九十二法》字帖,在三湘四水、中華大地,廣泛流傳!
(男女歌舞者出,唱《瑤島春融》——可以搞個獨舞!
東皇著意布方辰,
桃李紛紛百態(tài)新。
爭似赤霄元圃里,
琪花瓊草四時春。
女 聲(幕后獨唱)
山里人愛書法,
資水邊梅山下,
安化是塊神奇土,
人人喜歡那橫、豎、點、鉤、撇和捺!
老祖宗把那漢字來留下,
墨香飄蕩在百姓家……
【歌聲里,三支筆向黃自元請教書法訣竅,黃自元在桌邊給他們說著講著……
【穿越:現(xiàn)代小學(xué)生上。
【黃自元就向娃娃們講書法,眾人舞蹈……
(幕后獨唱)
老祖宗把那漢字來留下,
中國書法傳娃娃!
【山里娃娃們的熱鬧的、調(diào)皮的、漂亮的毛筆舞!
【黃自元夫婦告別眾人 ——主題歌起:
安而化之兮,
龍?zhí)梁玫胤健?/p>
紅薯腦殼好呷喲,
苞谷黃又黃。
山里麻古山里佬,
毛筆字我比你的強!
黑茶好喲黑茶香,
擂缽里的擂茶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長!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戲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戲。
咯些些那些些,
豁落豁落亮把戲……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