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齊
村干部考取公務員后,仍然有一些后續管理問題亟須引起重視,主要是角色轉變較慢、專業能力欠缺、工作任務過多。
近年來,各地注重從優秀村干部中招錄鄉鎮公務員,既拓寬了村干部的上升通道,調動了基層帶頭人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崗位吸引力,也優化了鄉鎮干部的來源結構。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三個方面問題亟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角色轉變較慢。從村干部到公務員,職務身份、工作性質、服務對象等方面均發生了變化。村干部考上公務員后,不僅要落實上面的要求,還要謀劃自身工作,指導村居工作,面對的工作對象也十分廣泛,而且相對陌生,很多事情必須從頭開始。另一方面,村干部在村工作時,習慣用一些“土法子”,走上公務員崗位后,需遵守相關的工作規定,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短期內難以適應。在接到一些新的工作任務時,往往老辦法不敢用,新辦法不會用,感到措手不及。相關部門需從基層工作實際出發,加強指導,為這些村干部中招錄的公務員設定一個工作適應期,安排有經驗的鄉鎮干部與之結對,引導幫助他們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專業能力欠缺。考上公務員的村干部本身是比較優秀的,但相對于大學畢業生考取的公務員而言,年齡相對偏大,文化層次和理論水平相對較低,在面對新形勢、研究新問題時,特別是在謀劃工作方面,難以進行專業的思考。擔任村干部時,工作事項相對固定,即使是臨時性、特殊性的事情,大多也是處理現場問題,做好相關溝通協調事項即可。考上公務員后,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還要掌握很多的政策規定,對專業素養、專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切合這類公務員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崗前培訓,在新政策、新技能、新技術等方面進行充電,讓他們既能發揮長處,又能彌補短板。
工作任務過多。一些鄉鎮領導在安排工作時,往往按照“能者多勞”的思路,認為由村干部考上的公務員,應該多挑一些擔子,習慣把重要、棘手的事分配給這些公務員。有的村干部考上公務員后,為了保持所在村工作的連續性,繼續在村兼職或包聯多個村居;有的在鄉鎮兼任多個部門的職務,被戲稱為“萬金油”;有的考上公務員后提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分管信訪、農房改善、安全生產等多項重點工作。有的干部因為手頭事情過多,一直處于高負荷的工作狀態,很容易導致工作質量上不去。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地安排他們的工作,對是否繼續兼任村里職務、兼任多長時間等問題予以明確,避免因“千里馬拉重車”而降低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