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瑛
蘇州高新區堅持從“四個維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舉旗定向、固本培元、賦能加油、凝心聚力。
堅持政治引領,把黨的旗幟舉得高高的。推動政治責任壓緊壓實。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形成“對標找差、爭先進位”常態化機制,梳理排定23項趕超指標任務,“技術進出口”“不見面備案”等7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心。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交流研討、蘇州“三大法寶”實境教育等20余場學習活動,組織企業出資人、黨務工作者赴南京、無錫等長三角城市開展學習培訓,引導企業黨員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推動紅色文化繁榮繁盛。高起點打造區級黨群服務中心,高品質推進線上線下“政治信仰空間”建設,高標準布局初心公園等“海棠花紅”先鋒陣地集群,凝聚“跟黨一起創業、跟黨一起奮斗、跟黨一起圓夢”的共識。
堅持組織引領,把黨的根基筑得牢牢的。持續擴大“兩個覆蓋”。持續鞏固“黨支部建設規范年”成果,深化開展“黨支部建設過硬年”活動,扎實開展“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擴量提質”雙百行動,創新推行黨支部分類定級、星級管理模式,抓好企業黨支部“對標補短”和“晉位升級”。著力建強“兩支隊伍”。選優配強企業黨組織書記和專職黨務工作者“兩支隊伍”,建立專職黨務工作者長效管理機制,實施履職能力水平提升工程,提高他們的黨務工作能力和群眾工作水平。切實發揮“兩個作用”。出臺《蘇州高新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勇擔防疫責任十項行動指南》,成立120多個企業疫情防控行動支部,引導廣大企業黨員站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的“第一崗”。
堅持發展引領,把服務本領夯得實實的。點燃黨建惠企“紅色引擎”。協同做亮“蘇州最舒心、黨建最暖心”紅色營商服務品牌,出臺蘇州高新區黨建惠企“十條”,實施“黨建先鋒、在企身邊”行動計劃,開展“黨建惠企營商環境看新區”活動,用黨建溫度助燃發展熱度。搭建村企聯建“紅色心橋”。深入開展村企聯建結對行動,實現全區保留行政村和部分重點企業黨組織結對全覆蓋,開展“黨建惠農、云上趕集”等活動,推動資本下鄉,助力鄉村振興。筑造人才服務“紅色磁場”。深化開展人才企業黨建“滄浪初心”行動,成立全省首個院所平臺黨組織聯盟(蘇州科技城大院大所黨建聯盟),率先發布大院大所黨建工作標準體系,釋放暖心惠企“黨建紅利”,打通人才服務“最后一百米”。
堅持示范引領,把標兵風采燃得亮亮的。形成影從云集的雁陣效應。充分發揮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周新民等“領頭雁”優勢,創新打造“兩中心一研院”(黨支部書記孵化中心、周周開講直播中心和高新區“兩新”黨建研究院),提升周新民黨建工作室的品牌效應。彰顯榜樣典型的硬核擔當。大力弘揚“團結、拼搏、務實、爭先”的高新區精神,廣泛宣傳高新區老一輩黨員干部“拓荒牛”的先進事跡,持續實施“先鋒群像”培育工程,切實發揮紅色企業家和勞模黨員的帶動作用。掀起大干快上的奮斗熱潮。深入開展“走看學做比”活動,廣泛設立黨員先鋒崗、示范帶和責任區,鼓勵企業黨員敢于“過招”、勇于“亮劍”,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