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鏡儒,向 勇
人類擁有同一個地球,共享地球的資源,為了實現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人類共同體的構建成為當前各個國家發展計劃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體育作為各國交流互動的重要渠道,自然也要順應發展的潮流,進行中西方體育文化精神的融合與促進。基于長期以來的歷史因素和民族背景等原因,中西方在體育文化上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和區隔性,這為融合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與挑戰。
中西方文化精神內涵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分化,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取向,這在體育文化和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也比較明顯。中華的體育文化講究和重視的是人和自然萬物之間的統一與和諧,許多傳統體育運動項目都是在自然地理條件的造就和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更加崇尚一種質樸和順其自然的思想,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但是西方的體育文化思想則更加展現出一種征服和占有的表象,認為自然是可以受到認為的影響和改造的,應該順應著人的需求發展。從而就在體育文化中注入了更多對立的思想。前者的體育文化思想更加平和,后者則容易出現一些激進與極端的情況。
穩定方圓、融合統一是我國文化的一大特色,社會環境穩定了,人們更多地就是守成中華體育文化在理念的樹立和選擇上更加傾向于一種內斂與中庸的思想。在傳統文化中一直將穩重、大氣、謙虛等作為人才的優良品質進行培養,比較反對固執和激進的情緒性格。這也逐漸在體育文化中表現出來,中國體育運動員在進行比賽之前更加強調的是一種參與第一的想法,灌輸知足常樂、盡力而為的理念,缺乏了一些競爭和鋒利的特質。反觀西方體育文化,則明顯表現出不一樣的特性。西方的體育更加推崇一種競爭和針鋒相對的氣勢,具有開拓性,鼓勵運動員積極爭取,磨煉出一種兇悍和直接的氣場與性格。尤其是在賽場上,西方運動員基本都能夠保持一種昂揚的斗志與信心。
體育運動中不僅有個人項目,也有集體項目,并且在國際型的大型比賽中,每個運動員所代表的都不僅僅是個人,而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這時對比中西雙方的體育文化表現,也能夠發現較大的差異。中華體育文化強調以集體利益和形象為第一位,在處理運動員之間以及運動隊之間的關系時,首先考慮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和得失。將體育比賽不僅是看做簡單的競技場,也是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交流和外交的重要場所,所以就會在整體的表現上更加謙讓和恭敬。競爭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的本性,在西方體育文化觀念中,很早就形成了競爭思想。但是西方體育文化自身所帶有的攻擊性與競爭性,也就必然在這個角度上選擇了以個人為本位,運動員個人的體育生涯是賽場上最重要的內容。從而就出現了有各別運動員甚至可以為了個人的名次與成績做出有損于國家形象的事情。
謙讓尊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在體育文化中的表現就體現在了以“仁義禮”為核心的追求,綜合起來說,中華體育文化更多的是追求一種善念。“比賽第一,友誼第二”也是中國體育弘揚和宣傳的一種對抗思想。這種文化氛圍的領導下,中國運動員往往會表現的更有涵養,在賽場上也更加具有人性化,在遇到與對手之間產生矛盾或者出現爭執時,能夠以一種更加平和和穩定的心態去應對。但是對于西方體育競技來說,求真就顯得更加重要。他們更加傾向于一種可視化和外在的價值體現。在比賽時也會絲毫不留余地的達到自己競賽的目的,雖然求真態度確實是一種嚴謹的心理和追求,但是相比較于中華求善理念來說,缺乏一些柔和感。
中國從古至今所推崇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重實踐,重體驗”,在親身的實踐中得到心靈和精神上的改變。強調的是從直觀的體驗來獲取事物的本質。這在體育文化中的主要表現就是我國體育事業中訓練占據著較大的比重,是一個體育運動員整個職業生涯中最主要的部分。大部分的體育運動員正式在大賽中亮相前,一般都經歷了幾年甚至數十年的訓練與磨合,用一種機械和重復性的手段讓運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這是一種較為感性的方式,用感性思維支配肢體運動。但是西方的體育文化卻比價注重于邏輯上的思考和反省,更加理性。運動員會配有專門的教練員和規劃師,通過一系列的計算與推演,擬定一個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用數學手段建立運動模型,把體育進行更加科學化和準確化的描述。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時代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究其根本,實質上是人類文明進步與創新的表現,因為不同的國家與民族具有差異性的文化,共同體卻要求其相互之間融合與包容,這就必然會促進改革與創新。那么在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中西方體育文化之間的區隔到融合過程,也勢必是要經歷創新與換血的。尤其是當前中國體育與西方體育的發展都逐漸出現了一種停滯和下滑的趨勢,更是急需有創新的動力,推動其相互學習與促進,實現文化上的融合和人類體育事業的進步。
協調發展是命運共同體在構建時的一個必要內在要求,要求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都要做到和諧相處,形成一個能夠自行循環的良性系統。這對中西方體育文化的融合來說,也是一種啟發和積極的影響。各國之間的共同體建立首先是從經濟開始,加快各國間的交流協作,增加貿易往來。在過程中,體育文化產業也將得到優秀的國際資源,從而興起一波發展的熱潮,雖然中西方體育文化有差異,但是其宗旨和目的卻具備一致性,能夠更加協調發展。
無論是中方還是西方的體育文化都是建立在強身健體這一正面宗旨上的,所以健康環保也是體育文化融合的未來主要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說,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將人類與自然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共同守衛著地球資源和生活的環境,強調共生共榮,這就為體育文化融合奠定了一個堅實的綠色理念基礎。無論是體育文化產業還是體育運動競技,都要宣揚綠色環保。尤其是對于西方的邏輯性思維而言,更是需要增加人文性的內容與思想。
開放發展是順利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要遵守的原則與方針,因為只有開放,才能夠拓展與外界與他國之間交流的機會。當今社會科技、經濟、文化在進行過幾百年的演變中不斷發生著融合,如果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選擇閉關鎖國,固步自封,那么迎來的只能是孤立的局面。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中西體育文化從區隔到融合又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那就是開放發展。中國要以一個更加開闊和包容的眼界對待西方體育文化的差異,西方體育也要積極探尋和學習中國體育文化內涵中正確的內容。
文化不是封閉和一成不變的,文化是具有共享性和多樣性的。命運共同體的本質就是共享。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能夠提供給人類開發與利用的條件也是有限的,如果無法及時共享理念,共享科學成果,那么必然不能實現全人類的共生共存。雖然各國之間存在利益上的爭奪和矛盾,但是追求進步的心理是相同的,這就必然需要強者與弱者之間共享,發展鏈條錯綜復雜,每個民族都是重要的組成。這在體育文化的融合中也表現深刻,體育文化分享才能推動統一性,建立一致的標準,打造體育競技的公平。
中西方體育文化差異首先表現在形態上,中國民族眾多就形成了中國體育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而西方體育文化結構相對較為簡單。二者打破區隔進行融合時,就要求雙方要開放心態,積極探索不同表現形式背后對體育和競技思想的共同點,從而才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中西體育文化融合是全球治理的推動力,雖然中西方體育文化價值理念有區別,但是其本質價值觀的取向卻是一致的,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就為體育文化融合提供可能,融合雙方的競爭銳氣與中庸平和精神,能讓體育文化更加多樣化,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中西方應通過建設體育文化命運共同體,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因此,中西方體育文化要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務必主張建立平等相待。在發展體育文化當中,我們一定不能丟棄我們自己原有的傳統文化,但也要以西方體育文化為鏡多借鑒西方體育文化的優勢,對于糟粕部分我們應理性對待、堅決拒絕,不能一昧地在追求他方的價值觀當中,全面地效仿。我們要在繼承、保護、發展好我們傳統的優秀體育文化基礎上,將我們的傳統體育項目發揚光大,把內在的愉悅和集體榮譽感分享給世界人民。
中西方體育文化在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與沉淀之后,漸漸顯示出了明顯的差異化特征,無論是體育運動項目的外在表現還是體育精神內涵上都具備了各自獨特的內容,呈現出了一種區隔性。主要體現在思想、理念、追求和理論基礎上的區隔性。但是隨著人類共同體口號的推廣和深化,中西方體育文化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中西方應通過建設體育文化命運共同體,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在未來的發展中,主要從形態上、價值觀上以及內涵的道德性和科學性上等方面進行融合。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不僅是中西體育文化乃至中西文化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歷史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