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琴
激發學生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讓學生身體獲得健康發展是小學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小學生好玩,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這就要求我們每節體育課都要用新鮮感,用充滿新奇的活動方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欲望,讓學生領略到體育活動的精彩,從而實現“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體育課堂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體育教師的不斷實踐、創新和探索,我們作為體育教師應該著力將我們的體育課堂打造成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園。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體育課亦然。如果學生沒有運動興趣,那我們的體育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我們的體育課就會寸步難行。可見運動興趣和習慣是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堅持終身鍛煉的前提條件。因此,我們體育老師無論是選擇體育教學內容還是選擇體育教學方法,都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捕捉他們的興奮點,催化他們的運動興趣。只有點燃了小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他們主動、活躍地參加體育鍛煉,從而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
針對小學生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我們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要豐富多樣,不能單一。我們可以將游戲引入我們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運動的快樂,從而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中來。如在50米跑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跑步的熱情,我將孩子們喜歡玩的《丟手絹》的游戲改編成50米追趕同伴跑。在“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的歌聲中,孩子們跑50米的興趣昂然,操場上一片歡笑聲!此時,孩子們不再覺得跑50米是一種很累很辛苦的事,而是一個快樂的追趕游戲,很輕松地完成了50米跑步訓練。
再如,一位老師在教學《投擲》一課中對小沙包進行了改進。他在小沙包上縫上一條小彩帶,讓孩子們比一比“看誰的彩色小尾巴”飛得遠。孩子們一拿到帶有彩色小尾巴的小沙包就興奮不已。為了自己的小沙包在空中飛舞的時間更久,孩子們更是積極地投入到學練投擲技能的學習中,再也不用老師苦口婆心地說教。看,這就是游戲與體育結合的魅力!
在體育課上,我們體育老師可以用那些充滿積極向上的又富有節奏感的樂曲,獲取一個可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音樂可以使我們的體育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激情。正如《樂記》中所言: 樂者,心之動也。音樂與體育課堂高效融合使我們的體育課堂有聲有色,成為學生熱愛的那片樂土。
如在進行《武術操》教學時,我有效地引入音樂。一開始學習武術操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廣播播放了《中國功夫》,學生聽到這旋律雄渾的樂曲,一腔熱情似火奔放,學生學起武術操來更是精神抖擻。當學生學了一段時間后,對于武術操的學習有些懈怠后,我又一次播放了《男兒當自強》,學生聽了這慷慨激昂地樂曲,倦怠感即刻煙消云散,學生就會越練越起勁。
音樂在體育課中的運用,既能活躍訓練的氣氛,也能讓學生產生自由、輕松的心里,使精氣神飽滿,練習充滿樂趣!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分心,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我們要努力創設情景,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去運動,促使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如,為了訓練學生的跳躍能力,我創設了一個這樣的情景:森林里要舉行一場比賽——比一比,看誰跳得高?為了贏得比賽,這些小動物要怎么做呢?學生們都表示要認真學習跳躍的方法,再加上勤奮練習就會贏得比賽。接著,我讓學生扮演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跟著老師來學跳躍,然后再進行比賽。整個過程,學生都是興致勃勃的,練習得也是非常賣力。
合理有趣的情景有利于學生輕松愉悅地投入到體育訓練中,讓學生潛藏在心底的能力得以釋放,從而,學生會快樂地棲居在體育課堂上。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體育設施和器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要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因此,一節好的體育課不僅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要有新鮮感,還在于創造性地運用器材。開發多樣、安全、鮮活的器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
體育課上,我們體育老師要運用體育器材,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我們體育老師在課前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器材的特點,盡量做到一物多用,煥發體育器材的新的生命力,提高體育器材的課堂效率。如體育課上,我們經常運用到的跳繩就有多種用法。如一位老師在進行障礙跑教學時,準備環節,教師讓學生將繩子綁在腰間進行“踩尾巴”游戲,完成熱身活動后讓學生利用跳繩進行自編繩操,活動全身關節。基本環節中,跳繩又成了跑線,讓學生完成直線跑動練習。更令人驚嘆的是教師竟然將跳繩纏繞,進行障礙跑練習。看,一根跳繩在這節課中完美使用。這位老師也向我們展示了一物多用的妙處。
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常常為體育器材的缺少而犯愁。為了更好地進行教學,我們體育老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資源來進行教學。如:為了提高學生在足球比賽中更好地躲避對手攻擊的能力,我經常讓學生來玩踩影子的游戲。這時,我們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器材,只憑借“太陽”這個他山之石,巧妙地訓練了學生們的反應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多想辦法,多借他山之石,我們的體育課堂一定會趣味橫生!
創意器材在課堂中的使用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讓學生學習的趣味更濃,但也存在著一定的浪費,因為有些創意器材使用的頻率很小。其實,我們可以將廢棄的物品制成器材,變廢為寶。這樣,不僅經濟環保,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課堂練習質量。
為了增強學生單手運球的協調性,一位老師把我們生活中的丟棄不用的礦泉水瓶帶進了訓練中。練習中讓學生一只手運球,另一只手推倒在地上的礦泉水瓶前進。在練習中,通過“礦泉水瓶子”這一器材可以提高學生運球時的觀察能力,以及提高練習的趣味性。
體育課能帶給學生們快樂,但一不留神也會帶來傷害。因為在體育課上隱藏著許多不安全的因素。其中不少傷害事故都是來自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在體育課中,在教給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我們也應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讓安全根植在學生心中,讓體育課因安全而歡聲笑語。
在體育課上,我們體育老師要加強學生自我保護動作的訓練,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方法。在進行體育活動之前,我們應要求學生做好準備活動,以便減少對自身的傷害。體育課課堂常規上,我們體育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做體育練習之前檢查自身的場地器材的安全性因素,培養學生“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如:在進行投擲項目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進行賽跑活動時,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等等。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學生才能真正享受到運動的快樂。
體育課上,我們不僅要加強學生注意自身安全訓練,更要加強學生保護和幫助同伴的動作訓練。在訓練中,讓學生學會保護與幫助同伴的方法,同時讓學生將同伴安危放在第一位。如:見到同伴在進行有危險活動時,大聲提醒并及時制止;發現體育器材有不安全隱患,提醒同伴不要再使用,并立即匯報老師。只有這樣,學生的安全意識才會齊步提高,體育課上才會煥發永久的快樂!
體育器材作為體育活動組織實施的重要工具在體育課堂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體育課上,我們體育老師要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體育器材,避免不必要的損壞。日常體育教學中,我們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愛護器材地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獨立布置、使用、收拾器材的能力。對于特別愛護器材的孩子,我們體育老師要加強表揚的力度,樹立榜樣。久而久之,愛護器材的學生會越來越多,我們的體育器材也會經久耐用。
總而言之,只有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制定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多管齊下地引領學生體會體育運動的快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在體育課堂上快樂健康成長,“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必定會實現。我們的體育課堂也會變得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