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濤
“少年強則中國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教育是實現國家繁榮昌盛的基石,聾啞兒童作為青少年的一部分享有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權利,聾啞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以后的生活上不僅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同時還可以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游泳作為一項運動技能,能夠強身健體,參加比賽為國家和團隊爭光,在關鍵時刻還可以自救和救人,同時在炎熱的夏天游泳還是消暑、娛樂的重要方式。浙江省幾年前已經將游泳作為中招考試體育考試項目,游泳的分值還相當高,部分省、市也有將游泳作為中考體育考試的計劃,可見游泳的重要性。聾啞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他們相對于正常兒童更需要國家和社會的關愛。雖然聾啞兒童在學習游泳技術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但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我們有義務去研究聾啞兒童的游泳教學,讓聾啞兒童更好、更快的學會游泳技術,享受游泳帶來的樂趣,提高聾啞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1.1.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的需要,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百度文庫近等近十年關于聾啞兒童教育的文獻資料,并閱讀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體育心理學、游泳運動等相關教材和著作,為本文研究夯實理論基礎。
1.1.2 邏輯分析法
根據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目的對獲得的相關資料和文獻進行邏輯思辨、綜合理論分析。
1.1.3 訪談法
對建德市和龍游縣5名9-14歲智力正常的聾啞兒童的家長和教師進行訪談,了解聾啞兒童在學習游泳技術前的心態和平時生活、學習的心理特征,以把握聾啞在兒童學習運動技能的特性。
正常人從外界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方法和途徑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本體感覺、語言等途徑,聾啞兒童一般只能通過視覺、觸覺、嗅覺、本體感覺、文字語言和肢體語言獲得外界信息與外界交流。聾啞兒童游泳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用視覺、觸覺、本體感覺、文字語言和肢體語言與聾啞兒童溝通交流。由于教師和聾啞兒童交流的方法有很多種,因此在聾啞兒童游泳學習時,教師和聾啞直接的交流沒有阻斷,聾啞兒童游泳學習的障礙不是生理障礙。
聾啞兒童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無法正常與外界溝通,造成絕大部分聾啞兒在心理、情感、性格上和正常兒童有明顯的差別,主要表現為孤獨、自卑、情感過于脆弱、情感易受外界的影響,對同伴、家人、老師依賴性強,社會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在和聾啞兒童的家人和老師訪談中發現,聾啞兒童對游泳學習非常渴望,但是缺乏信心,不僅僅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游泳老師也缺乏信心和信任,這可能是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的最大障礙。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時存在害怕心理與學習游泳技術有一定的危險性有關,同時還與從眾的心理有關(聾啞兒童接觸游泳這項運動的人沒有或者說很少),由于害怕和從眾心理的存在,造成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時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礙。
由此可見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時的障礙不是生理障礙而是心理障礙。
人形成運動技能就是形成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其中本體感受性在運動技能的學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運動員的一切技能都是在本體感受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運動實踐中只有勤學苦練,本體感受器機能得到提高,使肌肉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協調,才能形成運動技能的。本體感受是運動技能學習的內因,任何人只要勤學苦練都可以學習和形成運動技能,包括聾啞兒童。
運動技術學習的一般包括三個步驟:1.接受信息,形成動作表象,建立動作程序。技術學習時學生接受來自外界的信息(主要是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接受這些信息后在大腦皮層中加工和處理這些信息,形成動作表象,運動表象在動作技能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學習者才能準確順利地完成動作的學習,動作表現的建立主要靠學生觀察和模仿。2.發出指令,完成動作。大腦皮質按照形成的動作方案,向有關運動器官發出指令,運動器官按此進行活動,完成動作。3.反饋和調整動作。反饋具有提供信息、強化動機、激發動機的作用,科學的地運用反饋可以提高教學訓練水平。動作反饋時,學生接受老師的反饋信息與原來的動作方案做對照,據此調整動作方案,再次發出指令,實施動作。游泳技能的學習同樣需要這三個步驟,在第1和第3個步語言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的主要障礙在第1和第3個步,第2個步驟由自己獨立完成,建立本體感受,在運動技能學習中起到關鍵的作用,但是必須建立在第一個步驟的基礎上。
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一般先教腿部動作,在腿部動作熟練后再進行手臂動作的練習,然后練習手臂和呼吸的配合,最后進行完整動作的配合練習。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不管是學習腿部動作、手臂動作還是完整的配合動作都應按照動作技能學習的步驟進行。
3.2.1 克服游泳學習的心理障礙
聾啞兒童游泳技術的學習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礙,他們學習游泳技術時最大障礙不是生理障礙而是他們自己的信心,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只要有信心、努力做,一定會做好,要大膽地去嘗試。其次教師要和聾啞兒童建立互信,游泳老師和其他老師一樣值得信賴,游泳老師有能力、有信心、有義務教會他們游泳,游泳老師不僅傳授知識還是他們的保護神,在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游泳老師第一時間出現,這種信任不需要語言,需要心領神會。再次要激發聾啞兒童學習游泳的興趣和動機,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可以激發聾啞兒童學習游泳的欲望、提高學習游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更快地掌握游泳技術。萬事開頭難,聾啞兒童在學習游泳時克服心理障礙和熟悉水性的時間可能相對較長,為了確實保障聾啞兒童的安全,每個游泳教師帶的學生不宜過多,一到兩名學生為宜。
3.2.2 注重示范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讓我們欣慰的是聾啞兒童喪失了聽覺和語言能力后,觀察模仿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像盲人一樣,盲人失去視力以后聽覺、嗅覺、觸覺變得非常靈敏。聾啞兒童的觀察模仿能力很強在老師和家長那得到證實,在游泳學習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驗證,聾啞兒童模仿能力很強可能是他們學習游泳技術的試金石,因此在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能時應該非常重視教學示范。正確的示范可以幫助聾啞兒童建立運動感知,形成運動表象。教師在做示范的時候,讓聾啞兒童從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動作,以便聾啞兒童觀察到動作的整個輪廓和各個細節。根據運動體育心理學運動表象的形成規律我們得出聾啞兒童對動作的模仿是粗略動作的模仿,對于細節動作的模仿需要教師耐心的示范和指導,同時需要他們自己的勤學苦練。
3.2.3 利用多種途徑給聾啞兒童交流
聾啞兒童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聾啞兒童講解技術、提供反饋必須發生簡要的交流。聾啞兒童聽力和語言上的障礙不能正常交流,我們可以用非正常手段進行交流。(1)用簡單的手語和肢體語言交流,聾啞兒童動作做得好老師可以伸一個大拇指,動作做得不到位搖搖頭,練習憋氣和換氣時老師可以對著他們的吹氣,讓他們知道換氣時應先把自己肚子里的氣吐掉。(2)用文字語言與聾啞兒童交流,在手語和肢體語言無法理解時,可以在他們手上寫字或者用手機打字交流,文字語言交流時一般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3)利用現代媒體技術與聾啞兒童交流,微信、QQ、百度等軟件的語音文字轉換功能和他們交流,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快捷。(4)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教學視頻、圖片、文字讓他們課下學習。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與聾啞兒童溝通交流、講學、反饋,在這里不再一一列舉。和聾啞兒童溝通交流的方法很多,對于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的最大障礙不是聽力和語言。
4.1 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時的障礙不是語言而是心理,聾啞兒童學習游泳技術時首先克服心理障礙,聾啞兒童學會游泳技術可以增強自信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2 聾啞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游泳教學時教師應非常重視教學示范。聾啞兒童對技術動作的模仿多為粗略的模仿,對精細動作的模仿扔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和學生的勤學苦練。
4.3 采用非正常交流方式例如肢體語言、文字語言、現代媒體技術與聾啞兒童交流,對聾啞兒童進行指導和提供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