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道永 王海燕 袁春賢
企業在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中,需要針對自身安全管理現狀,摸清底數、明確目標、集中資源、聚焦攻關、用好抓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多年安全管理實踐基礎上,筆者提出“1266”零工亡專項行動思路,可以作為企業落實專項整治的參考和借鑒。
實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企業需要一個高標準的安全生產目標,這個目標就是“零工亡”。沒有“零工亡”目標的高境界,就不能激發全體員工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潛能,就不能激勵全體員工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不斷超越自我、克服困難、精益求精,企業就不能取得更好的安全生產績效。
當然,企業在通往“零工亡”的道路上不會一帆風順,需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對實現“零工亡”目標的辯證思維,這個辯證思維就是:“零即非零”“非零即零”“零即是零”。
“零即非零”——企業某個時期雖然實現了“零工亡”,但要充分認識到當前企業“零工亡”的安全基礎尚未夯實,雖然實現了“零”,但也只是低質量、偶然的“零”,需要不斷努力提高。
“非零即零”——企業某個時期雖然發生了工亡事故,但不要悲觀,要充分認識企業當前已采取措施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只要不斷努力,即使沒有實現“零”,但也在不斷縮小與“零”的差距,需要不斷堅定信心,保持定力。
“零即是零”——企業全體員工只有充分達成了“零工亡”目標的共識和合力,全員才能充分發動起來,在高目標的引領與激勵下,咬定青山、孜孜追求、久久為功,向著“零工亡”的目標不懈奮斗。
企業在安全生產上要保持定力,要有長期堅持的安全戰略,這個戰略就是安全生產體系化運行戰略和企業本質安全化戰略,企業需要在人、物、管理三方面長期堅持追求本質安全化。
安全管理是一門科學,有規律可循,筆者經過長期的實踐,感悟總結出安全管理的六個精髓:安全文化是綱、管人是核心、從最高領導開始是關鍵、一線員工是落腳點、管行為是訣竅、管風險是基礎。這六個精髓也是安全管理的六個本質規律,只要我們按安全規律辦事,我們就一定能實現零工亡的目標。
明確由各層級企業的一把手(董事長或總經理)直管安全監察(督)工作,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由總經理或董事長直管。當前絕大多數企業的安全管理都是由企業的副職領導來分管安全,由此帶來了很多弊端,很多安全工作難以落地,需要把這個一把手抓安全的中間“拐杖”拿掉,由企業一把手直管安全監察(督)工作和安全管理部門,這是領導干部真重視安全工作的最好體現,落實在領導的行動上,落實在領導帶頭上,落實在領導正確的行為上,率先垂范,真真切切解決實際問題,使安全文化引領更為直接,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企業黨政主要領導是安全工作的主要責任人,業務分管領導是其分管業務工作的安全責任人,安全分管領導是監督責任人。安全管理部門要做好監督工作,既要看到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也要看到管理環節存在的問題,追究管理者的責任。在進行安全隱患檢查時既要看到違章行為,同時也要研究規章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可操作,這是安全管理部門需要做的監督工作。安全管理部門一定要把監督的職責履行到位,不要錯位走到安全的主責崗位上去,而是要把黨政領導推到安全主責上去。
企業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性強的安全監察(督)隊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企業要逐步使當前從事專職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注冊安全工程師化,具體措施如下:
(1)讓現從事專職安全管理崗位的人員在一定時間內(如3 年)內要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否則調整崗位。
(2)新招聘的安全管理人員要從學安全專業(專科學歷以上)的或者已具備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的人選中選拔。
(3)在新任命安全總監和各級安全管理部門干部時,要把具備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作為首要條件,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應激勵措施,包括參加注冊安全工程師培訓及考試相關費用可以報銷、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進行一次性獎勵、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提高一個檔級的工資待遇、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可直接認定為中級職稱等若干個組合的激勵政策措施,推動注冊安全工程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安全監察隊伍的素質。
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層、在班組,要真正調動“我要安全”的意識,領導帶頭、全員管理,通過多種工具的組合運用,讓員工進行自主安全管理,自下而上,廣泛發動,全員行動,培育安全管理的內生動力,把安全措施落到實處、落到細處,落到能將安全風險化解、降低上,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不再制造新的隱患,而是控制和消滅現有的隱患,這樣才能真正扭轉當前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
每項作業前,尤其是臨時作業和危險作業前,要根據作業任務、作業步驟、作業涉及的設備、作業使用的工具等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價,共同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廠長、車間主任要定期對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評價效果和真實性,是否存在走過場。周而復始反復抓、抓反復,員工才會真正重視作業安全評估這項工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環。通過認真落實每項作業安全風險評價,讓員工參與進來,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真正實現“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企業安全的理念、要求、制度和措施在基層能夠落地,變成員工正確和規范的行為,并在現場得到有效和持續的貫徹執行,實現打通安全管理的最后一米,可以通過運用多種作業過程的風險管控工具,比如:
在作業前使用《危害辨識風險評估控制表》(CARC)、安全分享三分鐘、一口清、危險作業許可證、危險預知活動(KYT)、風險檢查矩陣、上鎖與掛牌、安全交底等工具;在作業中使用SOP 標準作業程序、安全提醒與確認、安全站位、手指口述、安全溝通、員工作業拒絕卡等工具。
在承包商風險管控中采取施工單位安全管理能力準入評審、施工人員準入報審、承包商準入培訓、黑名單管理、外部設備報備制、門禁管理、設備設施檢查可視化、重大風險監控軌跡管理等措施。
建立安全評優評先機制,每年評比表彰安全生產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百日安全獎、長周期安全運行獎、零工亡獎、安全進步獎、安全生產特別貢獻獎,實行安全風險抵押金、安全積分獎勵、安全累進獎勵等安全專項獎,制定專門的實施細則進行考核獎勵,對員工更多運用正向激勵的手段,有效促進安全生產管理績效的不斷提高。
改變人的安全行為和習慣是長期性、持續性工作,我們要通過不懈努力來防范和化解事故風險,不能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要以對員工生命高度負責的使命感,以功成不必在我,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抓好落實、抓出實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是實現“零工亡”征途中邁開的堅實一步,需要企業主要領導承擔第一責任、部門推動、全員行動,各負其責,形成上下、左右協同共振、協同發力的全員管理格局,切實解決思想認知不足、安全發展理念沒有樹牢和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才能真正落實“生命重于泰山,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新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