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成杰
借助外力,對內可以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績效,完善HSE 管理模式,推進安全措施落實;對外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強化區域應急能力。借助外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5 個方面。
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安全管理制度是企業進行安全管理的依據,企業在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時,閉門造車難以有效滿足現階段安全管理要求,以HSE 管理體系、安全生產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雙控體系、標準化現場建設、風險矩陣編制等工作為例,涉及職責分配、工藝設備、區域管理等多個方面,通過向第三方安全咨詢機構求助,可以提升制度的全面性、準確性、有效性,使其更滿足企業安全管理實際需要。
二是提升員工意識。安全的本質是“人的安全”,員工既要有“四不傷害”的意識,更要有可以應用的安全手段。對于風險有能力進行辨識、防控,對于隱患有能力排查、整改。企業以引入第三方培訓機構的方式,通過員工培訓、現場指導、安全審核等途徑,可以有效提高員工安全業務能力。
三是進行硬件建設。企業實施新改擴建項目時,借助第三方先進經驗,可以提高項目整體安全環境,如安全咨詢機構可以在法律法規、資料編寫、申報審批等方面提供幫助。建設單位可以在工藝布局、設備選型、自動化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議,以改善員工作業環境、優化安全作業條件。
四是完善應急能力。企業除具備必要的應急制度、設施、物資外,應充分考慮事故對周邊單位可能造成的影響。如天然氣火災、爆炸發生時,可能因火勢蔓延引燃周邊單位易燃、易爆品,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企業應充分考慮事故對風險受體的影響,通過居民調查、單位溝通、現場勘查等方式,了解掌握可以借助的外部應急資源,建立區域聯動協調機制。
五是實施合規評價。企業借助政府應急部門督查、咨詢機構指導、認證機構HSE 體系審核等手段,可以更為客觀地了解企業安全管理實際水平。在合規評價的過程中,了解掌握新制度、新要求、新方法,并結合公司實際融入安全管理,以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如企業通過建立、實施并保持HSE 管理體系,在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審核過程中,查找資料記錄、生產現場存在的不符合,以為后期持續改進提供依據。
要借好外力,筆者認為,還需要注意4 個要點。
一是借助外力,但不完全依靠外力。借助外力,并非是將安全管理完全交給他人,企業仍然是安全管理責任主體,生產經營的差異性決定了安全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第三方機構在監督檢查、相關方管理、責任落實等方面往往缺乏及時性、針對性,仍然需要企業自身具備過硬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是優勢互補,提升安全績效是目的。借助外力,重在“巧借”,第三方機構在教育培訓、項目建設、監視測量等方面具有優勢,如防雷裝置檢測、特種工培訓、特種設備安裝等,都需要由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提供,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借助第三方提高企業安全技術水平。
三是樹立形象,履行企業社會義務。借助外力,建立區域安全聯動管理,能夠有效提高企業應急救援能力,在火災、爆炸、危化品泄漏等事故發生時,周邊單位提供人力、物力支援,能夠有力控制險情,防止事態擴大。
四是學以致用,促進管理水平提高。借助外力,不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借助外力過程中,安全管理人員尤其應注重向第三方學習,了解最新安全管理要求、模式,學習先進經驗,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將借助外力當作提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