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東照 王佳敏
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事故發生地區應做好隱患排查、落實整改等工作。江蘇省淮安市應急管理局在全市開展“七個一”專項行動,全面提升事故風險管控能力。
生產安全事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給社會帶來危害。為督促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地區的監管部門和企業能夠深刻剖析原因,吸取事故教訓,做好隱患排查、落實整改等安全生產工作,并警示其他有關企業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安全風險,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江蘇省淮安市應急管理局在全市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地區開展“七個一”專項行動,全面提升事故發生地區風險管控能力。
一是召開一次現場警示教育會議。企業發生事故后,監管部門立即組織相關區域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到事故發生現場召開警示教育會議,吸取事故教訓,部署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二是開展一次“拉網式”排查。監管部門在事故調查的同時,要求企業組織專家對事故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形成風險隱患清單,制定出整改的時間表、路線圖,監管部門督促落實整改,有效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三是部署一次面上排查整治行動。監管部門組織開展一次區域行業內的面上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全面排查和發現相關的安全風險隱患,開展專項整治,及時消除本區域行業的安全生產隱患。
四是派出一個工作組幫扶。監管部門派出專業的幫扶工作組,幫助企業加強本質安全度建設,督促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和提升工作,有效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真正夯實企業的安全生產基礎。
五是進行一次公開承諾。在事故發生的1 個月內,要求事故發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通過當地媒體等渠道作出公開承諾,深刻剖析原因,吸取事故教訓,做好隱患排查、落實整改,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全社會倡導全民關注安全、全民守護安全的氛圍,由“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六是確定一個“警示教育日”。要求事故發生單位將事故發生日明確作為單位的安全生產“警示教育日”,每年的警示教育日要組織單位員工集中開展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動(如制作警示教育微視頻組織員工觀看),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做到警鐘長鳴。
七是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評估。在事故發生1 年內,監管部門組織一次事故企業本質安全度建設情況綜合評估,將本質安全度建設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列為示范企業,總結經驗、形成樣板推廣示范。對建設不到位的企業提出意見,督促持續改進,定期組織“回頭看”,確保事故企業按要求建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