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恩,鐘慶楊,唐艷琴
(1.東莞市第九人民醫院感染科; 2.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感科,廣東 東莞 523000)
母嬰傳播是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為了控制乙肝傳播,1992年衛生部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建議所有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經過二十余年的實施,乙肝陽性率明顯下降,為進一步控制傳染病的傳播,2011年衛生部辦公廳下發《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1],要求各級醫療保健機構在開展常規孕產期保健服務的同時,篩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以便及時干預。目前以上工作在各級醫院普遍開展。本研究利用既往數據,了解東莞地區孕婦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狀況及控制效果,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對2017、2018年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產科孕婦的檢測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產科產檢的孕婦12 054例,其中2017年6304例、2018年5750例,1992年以前出生8119例、1992年及以后出生3935例,年齡16~50歲,平均(27±5.06)歲,平均孕次2.47,平均產次1.16;初次產檢時平均孕18.27周。
檢測設備:美國BID-TEK酶標儀(ELx800)、江蘇欣康XK-95-1型多用振蕩器。
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應用酶聯免疫法檢測孕婦血清中乙肝六項、抗艾滋病病毒(HIV)抗體和梅毒螺旋體抗體(TP-Ab),試劑分別由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英科新創(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RUST試劑由上海榮盛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提供、TPPA試劑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提供。
應用SPASS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017—2018年孕婦篩查出HBsAg陽性1115例(9.25%),艾滋病陽性3例(0.02%),梅毒陽性67例(0.56%)。與2017年比較,2018年HBsAg陽性率下降(P<0.05),艾滋病、梅毒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017、2018年3項傳染病篩查結果比較
與1992年前出生孕婦比較,1992年及以后出生孕婦HBsAg陽性率明顯下降(P<0.05)。見表2。

表2 1992年前后出生孕婦HBsAg陽性率比較
乙肝篩查結果顯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東莞市孕婦總體HBsAg陽性率為9.25%,與深圳市(9.16%)[2]、廣州市(9.45%)[3]相近,明顯高于貴州(2.87%)[4]、山東(4.32%)[5]以及全國平均水平(6.61%)[6],提示東莞孕婦HBsAg陽性率處于較高水平。我國人群HBsAg陽性率分布不均,廣東是乙肝高流行區域,1992年全國普查結果顯示廣東省HBsAg陽性率高達17.85%,2006年仍有11.1%[7],一直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可能與流動人口多、管理難度大有關。比較2年篩查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HBsAg陽性率較2017年有明顯的下降,說明近年東莞控制乙肝感染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另外,1992年前后出生的孕婦篩查情況比較顯示:1992年后出生的孕婦HBsAg陽性率明顯低于1992年以前出生孕婦,這得益于1992年衛生部把乙肝疫苗納入新生兒計劃免疫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新老更替,孕婦HBsAg陽性率將會逐漸下降。盡管如此,但東莞流動人口多,且孕婦HBsAg陽性率遠高于內地,提示產前篩查仍要加強,母嬰阻斷工作任務仍然艱巨。
梅毒篩查采用TP-Ab初篩,然后TPPA、TRUST進一步驗證。結果顯示東莞市孕婦梅毒陽性率為0.56%,與佛山(0.59%)[8]、韶關(0.54%)相近[9],高于鄭州(0.19%)[10]、濟南(0.14%)[11],雖然高于內地城市,但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另外,2018年東莞孕婦梅毒陽性率較2017年沒有明顯變化,提示篩查工作仍需加強。感染梅毒的孕婦可通過胎盤將梅毒傳給胎兒,妊娠早、中、晚期均可發生,可導致流產、早產、死胎,也可導致新生兒先天性梅毒,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孕婦產前篩查梅毒的目的是治療并阻斷母嬰傳播,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此外,控制梅毒傳播,除去切斷母嬰傳播途徑,對于普通人群,其他傳播途徑同樣需要重視。
艾滋病篩查結果顯示東莞孕婦艾滋病陽性率為0.02%,低于沈陽(0.05%)[12]、貴州(0.11%)[13],高于成都(0)[14]、海南(0.01%)[15],東莞市艾滋病陽性率在國內屬于偏低水平。有研究[16]表明,由于人口流動等原因,國內某些省份艾滋病發病率逐年增高。東莞也屬于流動人口多的城市,從2017、2018年東莞市孕婦艾滋病篩查情況比較來看,有增高現象,但不明顯。艾滋病傳播途徑以性傳播、靜脈吸毒、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為主,盡管母嬰傳播在艾滋病傳播途徑中所占比重不高,但艾滋病孕婦如未經處理,所產新生兒陽性率為20%~45%[17],嚴重影響了新生兒的生存質量,給社會帶來極大隱患。因此,盡管艾滋病陽性率低,對于流動人口眾多的東莞來說,孕婦艾滋病的篩查工作仍然艱巨。
綜上所述,東莞孕婦3種傳染病篩查乙肝陽性率最高,梅毒次之,艾滋病最低,2年篩查情況比較,乙肝陽性率有下降,但梅毒、艾滋病陽性率無下降。盡管孕婦乙肝陽性率下降,但東莞市人口基數大,且孕婦乙肝陽性率仍高于內地,因此產前篩查任務重,母嬰阻斷仍需加強。東莞市孕婦乙肝、梅毒陽性率與珠江三角洲周圍城市相近,提示該區域流動的人群大致相同,因此,珠江三角洲各城市應加強協作,共享數據,協同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傳播。另外,對比2年篩查數據,梅毒、艾滋病的陽性率沒有降低,提示對于梅毒、艾滋病的管理,除了嚴格落實母嬰阻斷措施外,還需要加強其他傳播途徑的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梅毒、艾滋病陽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