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貿易戰激化,美國對中國科技壓制不斷升級,我國工業軟件缺失逐漸浮出水面,科研工業界對此引發了不亞于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的種種隱憂。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工業軟件于工業制造實在是太重要了。作為現代工業裝備的“大腦”和“神經”,它是制造業的靈魂和根基,工業領域的研發設計、業務管理、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都離不開工業軟件。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工業軟件的支撐,智能制造和制造強國就是一句空話。但是,我國工業軟件目前呈現空心化,幾乎為國外產品壟斷,與歐美比較起碼落后30年。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制造業的遺憾和過失,現在重新審視下需要警醒,更需要奮起直追。
與其它制造業受制于國外工業軟件一樣,我國造船業使用的軟件也是基本上依靠引進,其中船舶設計軟件進口率達90%以上。長期采用國外工業軟件,且不說其中隱藏的安全風險,也不說對造船強國戰略目標實施的影響,就說哪天國際形勢突變,西方國家尾隨美國爭相取消工業軟件授權,我國船舶工業的研發、設計、生產、管理信息化運轉將可能陷入癱瘓狀態。果真這樣,那將是我國船舶工業史的一個災難,雖然這事還只是疑慮,但不得不防,所以需要迅速行動起來,促使我國船舶工業軟件早日實現自主化。
這個過程可能會漫長,也可能會很艱難,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捷徑可走。我國船舶業只有堅定信心,橫下一條心來,同其它制造業一起腳踏實地耐心、靜心地參與工業軟件的研發和應用,才會真正迎來工業軟件國產化的春天,推動造船業不受干擾地邁向新高度。
挾五千年之智慧和韌性,看頻頻克難勇攀科學尖峰。中國的崛起無可阻擋,中國制造業發展如洪流滾滾,相信這次也一定能跨過科技興國新征程的溝坎,譜寫造船業乃至整個工業的強大篇章。打造自主工業軟件,中國造船業奮起!中國制造業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