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星 唐明文 劉新文 張晏 仇明華 于菲
摘 要 從建園、種苗選擇、栽植、修剪、花果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管理、采收、采后包裝等方面對優質麗江雪桃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進行闡述,為玉龍縣等地區麗江雪桃生產者提供指導。
關鍵詞 麗江雪桃;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12
麗江雪桃是云南省麗江市農業局園藝站科技人員于1997年引進中華壽桃作為接穗,以當地光核桃作為砧木,經過優選單株選出的晚熟桃,主要種植在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鄉和古城區七河鄉海拔2 300~2 500 m的區域。目前麗江雪桃存在種植不規范、栽培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不符合綠色食品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等問題,導致麗江雪桃優果率低,產業鏈不通暢,產業發展受到了阻礙。按照云南省重點打造的八大產業和“三張牌”、高原特色農業與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求,麗江雪桃需要建立起科學的現代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體系。
1 選址建園
建園前應該對擬建地進行考察和評估,冰雹帶、低洼地、背陰坡面等區域不適宜建園栽植桃樹。園地宜選在海拔為2 000~2 600 m,冬季低溫量1 000 h以上,排水良好、背風向陽、周圍有可利用水源、運輸便利的平地和緩坡地。平地建園以南北行向為宜,山區丘陵地栽植應根據地形地勢決定小區面積,行向與等高線一致;園區規劃必須包含灌溉排水系統;園地坡度大于15°的地塊,要先將其修成梯面寬度為2.5~10.0 m的梯田,梯田略向內傾,并在內側設排水溝。園地合理規劃道路,便于農用機械和運輸車輛通行。
2 種苗選擇
目前,麗江市培育的雪桃苗有芽苗和成品苗。應該選擇接穗品種純正、砧木為紅心毛桃(光核桃)、根系發達、高度大于80 cm、嫁接口上端約5 cm處直徑達0.8 cm以上、整形帶有5~6個完整飽滿芽、無檢疫性病蟲、無明顯生理和機械損傷的健壯苗木。定植時間選擇在冬春季節,一般為當年11月中旬至第二年2月。沒有霜凍的地區可在秋末冬初定植,有霜凍的地區可在立春前后發芽前定植[1]。
3 栽植方式
根據現代果園機械化操作需求,平地果園種植株行距2 m×5 m(每667 m2栽植67株),保證通風透光和果園機械能在行間正常運作。梯田式山坡地果園株行距2 m×4 m(每667 m2栽植84株)。在拉市等地下水位過高的地區,采用起壟栽培,壟高0.3~0.5 m,壟寬1.0~1.5 m。
4 整形修剪
4.1 整形
采用兩主枝開心形樹型(Y字型樹型),苗木成活后,根據樹型需要,選3~5個飽滿芽進行定干,定干高度0.3~0.5 m,主干選留兩個伸向行間與行向垂直的主枝,兩主枝夾角45°~50°,用2根竹竿交叉捆綁或Y型鋼架等支撐輔助桿,夾角45°~50°,桃樹兩主枝捆綁在竹竿或鋼架側臂上固定。主枝上著生1~2年結果枝組和結果枝,不培養側枝及側枝組。
4.2 修剪
冬季修剪是在落葉后至萌芽前修剪,一般在12月初至第二年2月中旬進行。夏季修剪是萌芽后至落葉前修剪,在3—8月進行,每月一次。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都采用長梢修剪的方式,根據樹形及果園通風透光需求,及時疏除主干頂部密植枝、基部背下枝、病蟲枝、衰弱枝和下垂枝,盡量不采用短截、摘心的方式修剪。適當控制樹體高度,不宜超過5 m。
不同樹齡樹修剪各有側重,幼樹以培養主枝為主,在選定兩個主枝的同時,要保持與支撐輔助桿捆綁,固定好主枝的方位角和開張角。疏除主干上除了兩主枝以外的所有枝條,疏除主枝上的背下枝、病蟲枝、衰弱枝和下垂枝,主枝上以20 cm的間距保留結果枝組和結果枝,主枝延長頭只留一個,不允許選取背下枝作為延長枝。
3年以上的成年樹修剪以結果枝更替、保持樹勢和產量、保證樹體通風透光為修剪目標。主枝上以結果枝組和結果枝互相不遮擋光照為標準進行修剪,保證每個結果枝組和結果枝能夠接受光照。冬季修剪根據果園定產決定留枝量,長、中、短果枝結合。通過疏除、回縮等方式對樹型進行調整,保證樹體通風透光,每月進行1次夏季修剪,以輕剪疏除為主。
5 花果管理
每年制定生產計劃,按照目標產量確定桃樹的負載量。云南春季氣溫變化劇烈,倒春寒等氣象災害頻發,為保證產量,不進行疏花,僅進行疏果。疏果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花謝期后20天開始,疏除病果、壞果、發育不良的果實;第二次疏果一般在花謝后40~50 d,在套袋前進行或與套袋同時進行。
麗江桃生長期較長,考慮食品安全和果品品質提升,必須進行套袋。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管理
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使用正規生產銷售途徑、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的肥料,嚴格按照用量或方法使用。
果實采摘后施用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用量25~50 kg/株,可采用溝施,沿定植行開溝,溝寬30 cm,深40 cm。開溝時,表土、心土分開,施肥前,先回填一層表土,然后施入基肥,再填表土,最后以心土回填至溝平,施肥后需澆透水。如果不方便進行開溝作業,可采用撒施。可以將有機肥配合袋控緩釋肥使用,開溝施有機肥,放入袋控緩釋肥,覆土,滴灌滴頭最好位于袋控緩釋肥上方。
生長季可利用水肥一體化系統進行施肥,少量多次,若使用袋控緩釋肥則生長季不需要進行肥料補充。在萌芽期、花后、硬核期、果實膨大期和落葉前10天,于晴天上午10:00前或下午16:00以后各噴施一次0.3%~0.5%磷酸二氫鉀或含鉀營養劑,保證果實生長期的鉀肥用量,如果噴后1 h內下雨,應補噴。落葉前15天使用5%尿素噴施,促進樹體落葉,保證營養回流。
6.2 水分管理
條件允許情況下,果園配備節水灌溉系統,在桃樹萌芽至花前、硬核期、果實膨大期、施用基肥時期等關鍵期及時澆水,用水量要均勻,避免水分不均等情況引起裂果。
在每年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果園排水溝,特別是壟間排水溝是否通暢,及時疏通阻礙,避免積水長期浸泡桃樹。
6.3 果園生草及間作
桃園全年不進行清耕,采用春夏季自然生草,秋冬季人工種植光葉紫花苕子的方式進行果園生草管理。當草高到30~40 cm時刈割,覆蓋樹盤。可將秸稈、落葉、樹皮或者刈割的草等有機廢棄物進行生物酶處理15~20 d,充分發酵后覆蓋到樹盤下,覆蓋厚度6 cm以上。如無有機物覆蓋,則可在秋季覆蓋地膜保水保墑。
在幼樹定植后的1~2年,行間可以進行間作以充分利用空間,可以種植豆科、十字花科作物,不建議種植瓜類等攀援類作物,以免絞傷桃樹幼樹。種植帶與樹體保持1 m以上距離,耕作時注意不要碰傷桃樹幼樹。
7 病蟲害防治
以生產綠色有機果品為目標,選用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配合農藝措施、生物防治等方法,對多種病蟲害兼防兼治來進行桃園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后,及時清理園內果袋、地面及樹上殘留病蟲果,集中深埋或燒毀落葉雜草,減少初傳染源。冬季樹體涂白,全園噴灑石硫合劑。
7.1 常見病害防治
瘡痂病: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冬季清除病果、病枝,將病殘體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菌源。病害潛育期在20 d以上,必須抓好藥劑防治;及時套袋,套袋前噴施殺菌劑防止果實受害。
褐腐病:以農業措施與藥劑防治相結合進行綜合防控。及時清除樹上和地面病果、病枝,將病殘體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菌源;果實套袋前用藥1~2次,將藥液盡可能均勻噴到果面上;藥劑防治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確保果實安全。
縮葉病:在清除病葉基礎上,抓好藥劑防治,早春及時噴藥。及時摘除病葉,并將其深埋或燒毀,減少田間菌源;增施葉面肥,促使葉片生長,以恢復樹勢;在葉芽吐綠和花芽露紅但未展開前噴藥1~2次,間隔7~10 d。一般芽后不需要再用藥,但可噴石硫合劑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細菌性穿孔病:在農業防治的基礎上,抓好藥劑防治。清除田間病葉、病枝、病果,將其深埋或燒毀,減少菌源;選擇適當密度和樹型,增強樹體通風透光;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復合肥,避免偏施氮肥;春季雪桃樹展葉后可噴殺菌劑3~4次[2]。
7.2 常見蟲害防治
梨小食心蟲: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用誘捕水盆懸掛誘芯法誘殺雄成蟲,在使用1個月左右更換1次即可;冬季清園,減少蟲源;及時進行套袋。
桃蚜:加強土、肥、水管理;結合春季修剪,剪除有蚜枝葉,集中銷毀;提倡實行園內自然生草和果樹行間種植有益草種的栽培管理措施,以保護蚜蟲天敵;在桃樹萌芽期,結合多種其他病蟲害防治進行綜合防治。
桑白蚧: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結合冬季修剪,剪除介殼蟲寄生嚴重的枝條,集中燒毀;用硬刷將2~3年生枝條上的介殼蟲刷除;保護利用桑白蚧的自然天敵;花芽萌動期進行化學防治。
康氏粉蚧:冬季清園,清除果園落葉雜草,集中深埋或燒毀;刮除樹體上殘留蟲體;樹體涂白,全園噴施石硫合劑;冬季修剪疏除過密枝,保證果園通風透光;用藥后及時套袋,如用藥和套袋之間時間間隔長或遇降雨需重新用藥。
8 采收
采收前14天需要摘袋上色,根據上市時間和天氣狀況確定采收果實成熟度。就地鮮銷采收成熟度宜8成熟,運往外地銷售的果實成熟度應達到7成熟以上。
采摘最好在早上進行,在中午12:00前完成。采摘的果實應置于陰涼透風處,盡量不受光直射。采果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專用手套,采摘運送要輕摘輕放,避免污染產品或造成機械損傷。
9 采后包裝貯運
采后的雪桃果實要進行等級分類,并按要求檢驗之后進行包裝。每個果采用食品級無毒網袋單獨包裝,避免互相磕碰造成機械損傷。包裝箱上要標明麗江雪桃的等級、重量、規格、數量等產品特性,并貼上產地標簽。短途運輸可不需冷鏈,長途運輸的果實需要預冷并進行冷鏈運輸,雪桃進行預冷處理后可進行短期貯藏。
參考文獻:
[1] 周貴翔.麗江雪桃優質高產栽培技術[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 和月明,和桂蓮,和潤花,等.麗江雪桃無公害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2(1):46-4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