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涉密人員的管理工作作為保密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是整個保密工作中的關鍵內容。該文首先從涉密人員的崗位管理入手,從上崗、在崗、離崗這3個主要方面,分析了保密管理的要求,同時提出在涉密人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保密意識淡薄、保密常識不足、保密全程管控制度不健全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加強保密教育、完善保密機制、提高保密管理水平3個方面,提出了改進的對策。
關鍵詞:涉密人員 ?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 ?管理
中圖分類號:F42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a)-0211-03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secret related personnel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whole confidentiality work.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ost management of secret related personnel,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from three main aspects of post, on-the-job and off-duty.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ecret related personnel, such as weak sense of confidentiality, lack of common sense of confidentiality, and unsound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confidentialit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confidenti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confidentiality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 Secret related personnel;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ment measures; Management
由于涉密人員是保密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因而涉密人員的管理就成為了保密工作中的一個關鍵環節。通過加強對涉密人員的管理,可以進一步提升保密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社交圈,這就為涉密人員的管理增加了難度。該文從涉密人員的上崗、在崗、離崗閉環管理等方面出發,對涉密人員的管理方法進行研究。
1 ?涉密人員管理要求
1.1 涉密人員上崗環節管理
主要包括了涉密崗位界定、保密審查、崗前培訓、簽訂承諾書、報告備案等相關工作。首先需要明確涉密崗位以及涉密崗位的涉密程度、性質和頻率,由此將涉密人員確定為核心、重要或一般涉密等級。涉密人員上崗前要進行保密審查,保密審查要嚴格按照《保密法》的要求進行審查,對于受過刑事處罰、存在吸毒、酗酒、賭博等不良嗜好以及配偶、子女不是中國國籍等情形不得進入涉密崗位工作。另外,單位應與進入涉密崗位工作的涉密人員簽訂保密承諾書,對其進行保密教育培訓,使培訓對象能夠掌握保密法的主要內容、保密工作中所需要的基該能力、保密工作中所涉及的崗位職責等。不允許任何人員在沒有參加保密培訓的情況下,參與保密相關工作。同時,通過建立涉密人員管理臺賬,對涉密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并及時將涉密人員在出入境管理局進行備案[1]。
1.2 涉密人員在崗環節管理
包括保密教育、保密補貼、保密考核、崗位變更、復審、出入境管理等相關工作。涉密人員應保證每年接受15學時以上的保密教育,著重做好保密意識的培養,基該保密知識、保密規章制度的學習,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安全保密形勢分析等內容。按照權責利對等的原則,合理設計補貼標準,保障涉密人員合法權益。堅持將保密考核融入績效考核中,要求涉密人員述職述密。涉密人員崗位變動需進行審批,重點做好涉密載體和涉密信息設備的交接工作。涉密人員按照其涉密的等級一般可以分為核心涉密人員以及一般涉密人員,對于前者可以采用3年作為一個審核周期。對于后者由于其涉密工作內容相對較少,可以采用5年作為一個審核周期。涉密人員出境前需進行審批,做好行前保密教育;回國后7日內返回護證照,集中保管,同時對出國情況進行回訪;對于擅自出國或逾期不歸的,應及時報告[2]。
1.3 涉密人員離崗環節管理
主要包括離崗審批、涉密載體清退、簽訂承諾書、脫密期管理等相關工作。離崗指離開涉密工作崗位,包括轉崗、辭職、辭退、解聘、調離、退休等情形。離崗前的重點工作是清退涉密載體、清退涉密設備、取消信息系統訪問權限、收回場所出入權限,單位負責同志應對其進行復核確認。涉密人員離崗后所涉及的保密責任主要通過簽訂保密承諾書進行約束,保密責任書的內容則包括離崗以后涉密人員需要繼續承擔的保密義務和違反相關內容后需要承擔的相關責任。脫密期的管理內容中包括了涉密人員脫密的開始時間和終止時間,脫密期間的責任單位部門以及脫密期間的管理細則(包括就業、出國(境)、重大事項報告等)。定期回訪,了解涉密人員離崗后的具體情況。雖然涉密人員離開了相應的涉密崗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保密責任到此結束。相關保密責任和相應的國家秘密的解密時間直接掛鉤,只有國家秘密解密后,其承擔的保密責任才能畫上句號[3]。
2 ?涉密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涉密人員保密意識淡薄
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涉密人員缺乏大局觀。由于涉密崗位的界定不細致,存在有些部門全體人員皆為涉密人員的情況,陷入“都是重點等于沒有重點”的尷尬境地,導致涉密人員缺乏主體意識。二是涉密人員工作不夠細致踏實。部分涉密人員忙于業務工作,覺得保密工作過于繁瑣,存在畏難情緒,甚至消極應付,違規操作,保密責任意識蕩然無存。三是涉密人員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不足。涉密人員進入涉密崗位的審查過于簡單,很容易獲得涉密資格,導致涉密人員并不重視,甚至忽視自己的涉密身份,也就無法建立起擔當意識[4]。
2.2 涉密人員保密常識不足
大部分涉密人員都沒有專業保密工作的經驗,缺乏系統的保密教育培訓,對于一些基該的保密常識和保密技能掌握不足。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電子信息載體竊密技能不斷更新,作為涉密人員,不能緊跟時代要求積極學習,對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新產品的性能和保密要求知之甚少,依然沿用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5]。
2.3 涉密人員全程管控制度不健全
涉密人員的管理缺少知行合一的作風,規章制度浮于表面,一旦遇到工作繁忙或者“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時,無法貫徹執行保密相關規定。大部分保密制度適用范圍較廣,未制定出針對不同工作領域的涉密人員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漏項、缺項或管理盲區,不能有效地實現涉密人員上崗、在崗、離崗的全程閉環實時、動態管理。
3 ?涉密人員管理改進措施
3.1 加強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識
保密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也是一個需要層層推進的工作,對于涉密人員從其參與涉密工作,到工作期間直至其離開涉密崗位,整個過程都需要持續進行保密培訓和教育。提高保密教育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保密內容的全覆蓋。一是思想意識方面,包括使保密人員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國家、省、市在保密工作方面的相關方針政策等,使其從根該上重視保密工作。二是保密條例及規定方面,使涉密人員熟知保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內容,作為其保密工作中的要求和準則。三是保密工作方法方面,使涉密人員熟悉日常保密工作中的流程、業務知識、保密相關的技巧等內容。(2)采用多種形式的培訓提高效果。除了采用常規的集中上課培訓以外,還可以采用觀看視頻、收聽音頻、參觀、報告會、實操指導以及趣味答題等形式提高培訓質量。教育培訓既可以進行綜合培訓,集中教育,也可以進行專題培訓,采取分別教育、個人自學方式,結合業務實際靈活開展。
3.2 完善工作機制,堵住管理漏洞
要想實現涉密人員管理從經驗化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轉變,主要通過以下3個方面進行改革:一是完善保密管理制度。針對不同類別的涉密人員,建立專項涉密人員管理制度,保證所有類別的涉密人員管理都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保密長效機制。要狠抓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加大對涉密人員日常行為的檢查力度,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監督。三是實行獎懲激勵機制。遵循賞罰分明原則,將保密考核結果與獎金分配、職務晉升、評優評先、保密補貼發放等個人利益緊密掛鉤。而對于違反保密規定,發生泄密事件的相關人員,要嚴厲追究其責任[6]。
3.3 更新業務知識,提升管理水平
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以下3個方面對涉密人員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行提升:一是豐富保密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涉密人員管理人員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掌握更多防治泄密的技術和手段,豐富保密知識存儲。二是提高保密管理人員的技能水平。通過參加保密專項培訓、兄弟院校的交流,提高自身的保密素質,建立一支作風優良、技術熟練的保密工作隊伍。三是加強保密管理人員的應變能力。對于保密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要從實際出發,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使涉密人員管理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
4 ?結語
涉密人員的管理是保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員需要踏實的對保密人員涉密工作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控,從涉密人員的思想層面到涉密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層面進行強化和監督。涉密人員的管理需要切實做到思想重視、主動學習、嚴格執行才能真正地完成保密工作,實現從“要我保密”到“我要保密”的思想轉變。
參考文獻
[1] 劉益軍,范曲,漆自名,等.構建軍工單位涉密人員管理長效機制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9(14):93-94.
[2] 張海強,王耀華,唐姍.對涉密人員的管理應與人事管理緊密結合—— 中航工業集團總部對涉密人員管理工作的探索[J].國防科技工業,2018(3):40-42.
[3] 李勤.探討新時期高等學校保密工作特點及管理新機制[J].智庫時代,2020(2):77-78.
[4] 劉艷.以創新思維推動保密指導管理轉型升級[J].保密工作,2019(5):11-14.
[5] 李濤,龐國偉.高校保密工作的核心:加強對涉密人員的科學規范化管理[J].改革與開放,2018(18):147-149.
[6] 朱梁.淺析涉密人員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企業管理,2018(S2):254-255.
[7] 梁文章.縣級涉密人員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分析[D].云南大學,2017.
[8] 姜燦.基層黨政機關涉密人員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