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鵬
摘 要:學術界從文化學的角度透視中國古代秘書行為背后深層原因的的相關研究仍是薄弱領域。道家文化對于中國古代秘書職業素養的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體現在對于其文學素養、藝術素養等知識素養方面,也對其人生態度、心理品質等精神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后者進行探討,力求進一步完善中國古代秘書的文化學研究。
關鍵詞:道家;中國古代秘書;精神素養;影響
一、道家文化簡介
道家文化是以道家的理論學說為指導思想的學術流派。春秋時期,老子總結前代智慧精華,繼承與發展了古老的道家思想,形成了道家思想完整的理論體系。道家的基本精神出發點在于“道法自然”。老子的哲學是以“道”作為其最高范疇,道是萬物的本源,是最高的真理,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是自然本身。道家以“道”來處理和探討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當處理人與自身的關系時,強調“見素抱樸”,保持自然本性,其中滲透了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的人本主義思想。當處理人與外界的關系時,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提倡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和諧相處,其中滲透了有為無為、爭與不爭、弱能勝強等辯證法的思想。對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使得道家及其影響下的人們對天地自然有天生的熱愛與向往。道教于黃帝發端,老子為其集大成者,張道陵天師對其發揚光大。也就是說,道家是以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為代表創立的以道為理論基礎的學派,道教是東漢末年張道陵天師首創的以道為信仰的宗教。道家與道教都是以老子的道為根基,如果說道家是道教的思想基礎,那么道教就是道家的宗教表現。道家與道教思想對我國深遠,文學、史學、哲學、科學、藝術、宗教、商業、軍事等方面皆受其披澤。西漢初統治者采納了道家的思想理論,開啟了文景之治。唐朝建國之初,唐太宗、唐玄宗同樣借鑒了黃老思想,在人民飽經戰亂與苛政以后得以休養生息,開辟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其后歷代多對道家予以采納借鑒,如宋仁宗以道家思想開啟了仁宗盛治,明太祖以道家思想治國開啟了洪武之治。
二、對中國古代秘書精神素養的影響
道家文化對于中國古代秘書的人生態度與心理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中國古代秘書很多人具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與人際壓力,有的經歷了仕途不順壯志難酬的情況,有的處于朝局昏暗奸臣當道的時代,有的經歷了國破家亡民族的局面,有的處于機關核心任務繁重的位置,道家文化對于疏導、排解、減輕中國古代秘書的心理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道家文化強調清靜無為的思想,對于名利而言,道家更加強調真實地活出生命的快樂,而不是為浮華名利所累;對于挫折而言,道家更加強調應出乎其外的超脫,即使對待死亡也要報以平和的心態。陶淵明曾任建威參軍等職,參軍也就是軍事參謀,相當于今日的軍事秘書。當看到官場黑暗、事務蕪累之后,陶淵明選擇回歸自然,隨性而活。當然,對于更多的中國古代秘書而言,他們借鑒的是道家文化中對于挫折與苦難的超越,對于自然與本心的貼近,能夠做到虛懷若谷、寵辱不驚的境界,達到心理的平衡狀態。
西漢初年的張良是杰出謀臣,作為劉邦重要的參謀輔助人員,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張良精通黃老之道,深知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開朝大臣,隨時都有朝不保夕的可能性。道家賦予了張良極大的超脫能力,在與劉邦相處期間,能謙虛謹慎,知足保和。張良不熱衷于榮華富貴,晚年的自動放棄權位,選擇云游四海。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不僅是杰出的軍事參謀,也是優秀的政治謀士。在軍事上,他精通兵法,運用道家智慧自創“八陣圖”,被譽為軍事奇才;面對政治亂象,諸葛亮能以道家超越的姿態作出隆中對,對天下大事了然于心,為劉備獻出切中要害的時政對策。在政治上,他上傳下達、左右協調、賞罰分明、勵精圖治,極大地推動了蜀國發展。其博大精深的軍事與政治智慧,為國為民、至忠至誠的情懷,影響了歷代士人。而無論其如何功高卓著,諸葛亮始終都能寵辱不驚,忠心于自己選擇的事業。
總而言之,道家對中國古代秘書的人生態度、心理品質等精神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對中國古代秘書的文化學視角分析,有利于進一步理解其行為模式背后的深層因素。
[參考文獻]
[1]許祝.道家文化對和諧社會價值觀的支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6).
[2]李明珠.道家文化的和諧思想[J].合肥師范學報,2008,(4).
[3]任彥智.道家文學思想在唐代試賦中的體現[J].長春大學學報,2017,(7).
[4]張運全.論道家文化對曹植辭賦創作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6,(1).
[5]周慧.試論道家文化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5).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北京 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