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沙丙翠
摘要:灌區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是為推動灌區工程長遠穩定運行的基礎,有效解決灌區工程存在的問題,降低工程運維成本,推動農業發展。文章將重點闡述灌區工程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以期優化工程運行現狀。
關鍵詞:灌區工程;運行管理;維修養護
當前,農村建設力度逐漸加大,灌區工程也成為相關部門及人員關注的重點,做好灌區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可保證工程性能的良好發揮,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實現新農村的建設目標。
1灌區工程的重要意義
從大量實踐研究資料中了解到,灌區工程的建設不僅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充足水分,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而且也做到了水資源的科學管控,緩解現存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為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貢獻力量。鑒于灌區工程的重要性,相關部門人員應加強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解決灌區工程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實現經濟、環境間的協同進步。
2灌區工程的維修養護
2.1渠道防淤
1)工程措施
為避免渠道淤堵問題的產生,防止大于0.1-0.15毫米的泥沙進入渠道內。具體措施為:首先,做好水源上游的水土保持及流失治理工作。對于水源上游部位存在嚴重破損的河段砌筑防護結構,或利用工程措施,分段開展承包治理,避免水土流失的加劇,控制水源中的含沙量。其次,做好樞紐部位的防沙和排沙工作。設置排沙閘,清除渠道內堆積的大顆粒泥沙;采用無壩引水方式,設置寬度在河道寬度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的攔沙底坎,確保底坎位置與水流流向成30度角,增強排水效果。最后,利用導流裝置、沉沙地、導流丁壩、隔水沙門等方式,達到防淤目標。
2)管理措施
灌區工程建設中,經過村莊或公路時,需要設置交叉建筑物來推動灌區工程的順利運行,這些建筑物在遇到自然災害或惡劣天氣時,會使泥沙在渠道內大量堆積,造成擁堵問題。因此,在管理過程中,需結合區域用水量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對水質、水量予以嚴格把控,同時了解區域氣候變化特征,分析現存數據資料,對可能出現的災害實行提前預測和防范,規避泥沙帶來的危險。
2.2渠道清淤
渠道清淤可減輕和控制淤堵問題,但無法一次性解決淤堵現象,所以需要每年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清淤計劃。渠道清淤有三種方式,水力清淤、機械清淤和人工清淤。
1)水力清淤
一是利用渠道彎度開展清淤作業,利用渠道自身產生的橫向環流,將沉積的淤泥清除干凈。二是清水沖淤。渠道中引入清水,利用排沙閘和泄水閘實施淤堵段的清淤處理。前者操作簡單,效果良好。后者雖然效果不錯,但消耗的水資源量較多。
2)機械清淤
機械清淤的優勢是操作簡單,人工損耗低。劣勢為先決條件較多,如確保機械通行道路寬度,周邊綠化植被密集等。在使用中需根據具體情況科學規劃。
3)人工清淤
無法采用上述兩種清淤方式時,可利用人工清淤措施。采用人工清淤一般是在秋收后或春季結凍后進行,每工日2-4立方米,渠道較窄可每工日5-6立方米。
3灌區工程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措施
3.1完善管理體制,優化人員組合
一是做好職權劃分。灌區工程管理應交由具有行政職能的準公益性事業單位,落實執法權和收費權。主干渠的管理、運營維護及水量分配需實行科學規劃,注重各項配套設施的齊全性,改善管理水平[1]。支渠管理工作可通過鄉鎮管理時限,有農民用水協會、組織管理小組,開展管理作業,且做好水量調度、統計參數及費用的詳細記錄,對其中存在問題及時上報解決,避免危險運行。
二是完善管理體制。落實績效考核責任制,做到定編、定崗、定員,解決人員包袱問題。健全績效考核津貼與末位淘汰制,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并將管理成果與員工業績掛鉤,以此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優化管理水平。
3.2做好日常維修養護,及時更新設備設施
堅持勤檢查、常養護、防修并重的原則,做好人員培訓和教育,加大對日常養護的重視力度,落實維修養護計劃要求。同時,結合灌區工程實際情況,對維修養護方案實行調整和優化,有效處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增強灌區渠道運行的暢通性,維護工程系統安全。另外,制定年檢計劃,對工程系統及設備予以大修和保養,及時更換存在的老化或破損部件,確保灌區工程性能的充分發揮,實現水資源科學調度,改善防洪抗旱水平。在停水季節要開展歲修、大修、大清污,對于老化需要淘汰的工程設施予以更新換代且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灌排自動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3.3多渠道營資,加強人才培養
其一,工程單位應擴展融資渠道,達到綜合經營管理目標。加大資金投入,開展融資活動,且優化人員技能,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改進服務質量。其二,發展小水電、水域旅游及城鎮供水項目,增大經濟效益,積極爭取公益資金支持,爭取國家實施節水改造工程投入;爭取財政歲修養護中的投入;爭取維護保養資金的投入;爭取渠面硬化項目。其三,動員群眾投工投勞積極清污并減少滅根性除草劑的使用,減少水土流失。其四,做好人才培訓,加大人員知識和技能儲備,挖掘自身潛能,做好管理創新,以延長灌區工程使用壽命,提升其建設價值。
3.4完善日常維護方案
遵循以防為主、防修并重的基本原則,構建專業維護團隊,結合工程實況制定完善的維修養護方案,且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減少各類問題的產生。或者也可聘請專業的維修養護人員提供專業建議和指導,對維修養護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合理的解決建議,增強維修養護效果。另外,應參照現有的管護年度計劃及標準情況,完善和優化每日管護方案內容,且做好監督控制作業,確保每日工作的有效完成。再者,定期實行建筑物的檢查,根據現有資料,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預測,規劃防控措施。在行水期間,應安排專人巡邏渠道,維護用水安全性,避免浪費和損耗。
4結語
灌區工程的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不僅能夠改善工程結構、系統及設備質量,做到故障的科學管控,也可增大水資源利用率,加快水資源的調整速度,保障灌溉質量,以此為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羅生.灌區工程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對策[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000(022):256,258.
[2]薛媛,王蕾,劉志偉.灌區工程運行管理與維修養護措施分析[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8(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