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君
摘要:伴隨著BIM技術應用范圍的拓展,該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施工安全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闡述了BIM技術的相關概念,然后對該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說明,結合實際情況,重點探討了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為以后BIM技術有關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BIM技術; 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進入21世紀以來,有關建筑工程的技術越來越先進,在我國各大城市的建筑領域中,異形結構與超高層建筑這兩種受到了人們的追捧。然而,由于它們結構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難度,這極大地限制了異形結構在建筑領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BIM技術的出現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能性。與傳統的建筑工程技術不同,BIM技術具有可視化、模擬化與優化型等優勢。項目管理人員通過BIM技術能夠直觀地發現隱藏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問題,然后進行排查與整改,確保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
1 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特點
BIM的中文名稱是建筑信息模型化,它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BIM技術涵蓋了建筑工程全過程的所有數據,從工程項目的規劃起始,到最后項目完成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利用到BIM技術。首先,項目工作人員通過BIM技術搭建出對應的BIM模型,將該模型應用到工程項目的整個過程,全方位地為工程部門提供信息數據,有效地提高建筑項目的安全管理質量。與此同時,建筑工程項目的有關部門也可以實時地對數據進行反饋,并更新BIM模型。不難看出,BIM模式能夠協同管理建筑工程的整個生命周期,它在共享的前提下生成了數字化的三維模型,集成建筑工程項目全部的信息,協調好工程項目各部門的工作。
1.1 可視化
在建筑施工中,為了有效地進行施工安全管理,需要盡可能地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隱患,避免出現施工安全事故。BIM技術有其特有的可視化,它生成的三維模型中不僅含有建筑項目的物理信息,也涵蓋了項目有關的所有功能信息,實時地提取出項目的信息,在施工現場布置好安全方面的任務,以便更好地搭建各類防護措施。
1.2 模擬化
模擬化是BIM技術的一大特點,由于建筑施工現場的復雜性,一直以來,潛在的安全隱患無法及時地排查并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風險率,它能夠根據建筑現場的地質環境、裂縫和沉降等情況,進行模擬還原,及時發現現場環境的問題,便于開展科學的防護措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由此可見,在建筑項目的安全管理方面,BIM技術具有顯著的指導意義。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前,該技術還能夠對腳手架搭設、懸挑架搭設與吊籃施工等危險系數高的準備工作進行模擬,試驗得到結果后及時整改,讓建筑項目能夠有序安全的開展。
1.3 優化性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優化建設過程,這是建筑項目得以順利完工的一大前提。而BIM模型可以為建筑物提供真實的信息,比如建筑項目的物理與集合信息。并且通過模型模擬出建筑物,對建筑物進行可視化的展示,對建筑物后期施工進行優化與協調,幫助管理者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2我國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對BIM技術及其設備了解不夠。
當前國內關于BIM技術及其設備的應用范圍較廣,但還是缺乏更深的了解和認識。由于對BIM技術及其設備了解不夠,在對BIM及其設備應用的過程中,難以深層的挖掘出BIM技術及其設備應用的機制,在BIM技術及其設備應用行缺乏研究與創新,從而影響應用效率。
2.2 安全管理人員綜合水平不高。
我國的BIM技術應用基礎較為薄弱,在BIM技術及其設備的應用教育方面也較為薄弱。一方面,管理人員缺乏較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缺乏實踐經驗,總體而言,基于BIM技術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不高,限制著班組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2.3 危險源監控程度不夠。
危險源是建立BIM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也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重點加強的管理環節。當前,由于BIM 技術在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應用的時間不長,數據庫中積累的危險源有限。
3 BIM技術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3.1 在場地立體規劃方面的應用
工作人員在利用BIM技術對建筑施工場地進行規劃時,第一步是要測量建筑物周邊空間的位置信息,獲得建筑物紅線范圍內的數據。然后,利用BIM技術整合收集到的各類信息,并以此為基礎創建出三維模型。項目決策人員通過創建的三維模型,科學地布設建筑物的空間位置,很好地解決傳統CAD平面無法立體呈現建筑物空間位置的問題,確保建筑物安全距離達到要求。
3.2 在危險因素識別方面的應用
建筑項目在真正施工前,需要提前控制好各類危險因素,圍繞著BIM技術,建筑項目在施工安全管理中涵蓋了構件、施工進度等各類信息。建筑施工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施工的整個過程,工作人員可通過BIM技術建立4D模型,立體地呈現出建筑項目的方方面面,及時地識別出施工過程中的潛在危險,根據案情管理的相關辦法,對危險源進行科學分類,真正地解除潛在的危險因子,避免建筑項目出現安全事故。以危險識別系統為例,該系統在RFID技術的基礎上有效識別建筑施工的安全風險,調整后續的應對措施。
3.3 在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方面的應用
在BIM技術下形成的建筑項目安全管理系統,它能夠根據不同的管理需求,采取對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安全的措施需要由專業素養高的管理人員編制,他們往往會結合建筑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有針對性地編制措施。而制定的措施是依賴于BIM技術形成的,納入到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模式。
3.4 在施工安全監控方面的應用
在模擬施工模型上,BIM模型可以利用智能監控技術,監控工程施工的全過程,監控管理人員可根據建筑施工的當前狀態,實時控制住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在必要的情況下,管理人員可協調不同部門的職責權限,讓多個部門達成合作的共識,通過整合不同的數據,及時地獲得施工進展的安全管理狀況,同全方位的監控,根據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調整施工的過程,科學地把握住建筑施工的安全。
3.5 在施工安全教育培訓方面的應用
目前,三級安全教育包含的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施工操作人員規范要求,BIM技術可以很好地整合三級安全教育的所有信息,并且讓這些信息可視化。為了妥善地管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員可以提前對工作人員進行施工安全的教育與培訓,根據不同的施工要求開展不同的培訓,讓每一類工種的專業人員認識到只有在常規化安全教育的前提下才能夠應用BIM技術。施工人員需要深刻領會不同施工階段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它們對應造成的傷害,這樣就能夠減少施工安全的培訓資金,縮短安全教育的培訓周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的日常施工中。與其他的技術不同,以BIM技術為基礎的安全教育能夠根據施工人員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的教育培訓,滿足不同教育水平施工人員的培訓需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從整體上提高建筑施工團隊的安全意識。
4 結語
作為建筑領域的新技術,BIM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施工安全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及時地識別出建筑項目的安全隱患,比如在安全教育、場地規劃與措施制定方面,還能夠采取具體的措施來加以防范,可以說,BIM技術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本文的研究,也可以為BIM技術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雪潔.基于BIM的高校公共建筑安全疏散研究[D].西安:西京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