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勝 江漢大學體育學院
終身體育理念符合我國的國民需求與社會發展,現代的工作壓力大,經常過著不規律的生活,身體素質直線下降,終身體育提倡人的一生都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這對我國居民的整體健康素質將會有重要影響。終身體育的理念能幫助高校學生建立終身鍛煉的思想,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增強人的體質,幫助人們獲得身體健康,也能有效緩解當代人的工作生活壓力,利于人的身心發展。我國高校是培養未來社會人才的搖籃,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肩負著教學重任,在終身體育理念的影響下,高校體育教學應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體育鍛煉對人類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惰性,很多人不能堅持體育鍛煉,學校的體育鍛煉就是要幫助人在青少年階段和學習知識的階段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受益一生。體育類型很多,彼此相同卻又有所不同,例如競技體育,其充滿了娛樂性,表演性與競爭性,參賽者與觀賽者能都從競賽與表演中獲得樂趣。社會體育如健身房,小區健身施舍與廣場舞都是社會體育的表現形式,滿足大眾的需求,人們鍛煉的方式各不相同,學校體育則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體育技能,也是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的重要階段,以上提到的都與終身體育相關聯,下文筆者將淺析終身體育的含義與重要意義。
終身體育教學起源于90年代,是一種完整的體育教學思想與理念,適用于高校體育教學,其直觀含義是指一個人應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接受體育教育,終身體育教學主要包含兩方面,其一是明確一個人應把體育鍛煉視作一個終身的學習,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理念與思想,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體育鍛煉。其二是指一個人應根據自己不同時期不同身體狀況,精神狀態進行適當調整,將體育鍛煉細節化,體系化。例如幼年時期的體育鍛煉主要為增強身體素質為主,通過鍛煉讓青少年健康茁壯成長,通過體育精神培養青少年吃苦耐勞的精神。中年時期由于家庭工作占據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很多人的體育鍛煉則是為了緩解壓力,促進健康,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老年時期人的身體素質明顯下降,老年人應根據自身體質情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以達到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等。因此終身體育不僅僅是要求人的一生都要保持鍛煉,還要學會在不同階段中進行自我調節。
通過終身體育的含義我們可以了解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意義。高校中進行終身體育教學能夠對學生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首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很多高校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薄弱,由于進入大學,少了父母教師的管教與約束,很多沒有自制力的學生不懂得約束自己,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與生活習慣,教師要通過體育教學將終身體育教育的理念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現代生活方式節奏過快,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久坐不動,熬夜加班,生活飲食不規律,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了我國中青年普遍身體素質下降,伴有高血壓,心臟病,暴飲暴食癥等,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現代人們的生活壓力,使人在運動中得到放松,也是預防亞健康疾病的有效途徑,因此學生在學校中獲取一定的體育終身教育理念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有效關注自身素質,加強鍛煉,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其次,在學校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技能具有長遠性,能讓學生在今后的發展中進行有效的自我鍛煉,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掌握體育鍛煉的核心與實質,在不斷地練習與鍛煉中進行自我調節與適應,在自我認知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終身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有著相同之處和差異之處,要想更好地將二者結合起來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二者的相似與不同之處。首先,作為共同的體育教育來說,終身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通過加強學生的體育意識來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運動習慣,強身健體。然而這二者也有不同之處,首先教學內容不同,終身體育教育面向的是一個人的一生中的體育鍛煉,在不同時期接受不同的體育鍛煉,制定不同的計劃與鍛煉內容。高校體育教育則強調階段性,指學生在校的這段時期,根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身體素質所制定的教學目標與計劃,時間上的差異,教學內容上的不同,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應注意的關鍵點,找到二者相聯系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培養去終身體育理念。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應起到引導作用,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當前高校教學要把終身教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相結合,找出教學中的聯系點和教學難點,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高校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工作,是終身教育真正滲入到高校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精神,加強學生對終身教育的理解。
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健康的有效方式.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著組織,啟發和引導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及體育鍛煉的意識,積極引導學生朝著終身體育這一目標發展.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個人水平,加強自我修養,在體育鍛煉方面為學生做出榜樣。課堂上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鍛煉欲望,多于學生交流,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在終身體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所以高校體育教師要積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充分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學生。很多高校教師自身的體育素養不夠優秀,專業水平并沒有達到當前終身體育的教學要求,因此各個高校要積極培養學校中的專業教師隊伍,定期舉辦教師教研及學習活動,給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終身體育教學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和考核標準,然而很多學校的終身體育教學體系形同虛設,日常教學并沒有按照教學標準進行,除了教師意識不夠,學生的配合度也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學生認為體育鍛煉枯燥無味,體育教學不夠有趣,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與學生溝通交流。
興趣是學習與堅持學習的最好老師和原始驅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因此提高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發揮著重要作用。相比起初高中學生,高職高專本科等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自我意識與思想,因此教師在體育課中要加入當代青年感興趣的元素,例如很多大學生熱愛參加健美操比賽,認為健美操動作優美,且能保持形體上的優雅,筆者在體育課中通過多媒體播放了花樣健美操和冰上健美操比賽,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到更多健美操的相關信息與動作,筆者借此鼓勵學生隨著人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有所減慢,會造成體態肥胖等,每天跳20分鐘健美操有助于鍛煉身體塑造體型,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堅持鍛煉,并且從班級中挑選出領操的隊員,鼓勵大家堅持跳。讓學生通過教學對體育鍛煉產生興趣,他們才會從鍛煉中感到愉悅。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經過時間的積累,從簡單而輕松的鍛煉一步步加強,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起到鼓勵引導作用,循循善誘,讓學生在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魅力,隨著時間的積累,訓練越來越輕松,學生們才能不斷加深體育鍛煉的節奏和次數,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將高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相結合進行教學的一重要原因是要培養學生的良好體育習慣,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始終堅持體育運動與鍛煉,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的鍛煉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規律的鍛煉習慣,將終身體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不僅注重學生在校的體育學習,更要讓學生將這種鍛煉的習慣延伸到課外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鍛煉內容,例如有的人喜歡游泳,有的人喜歡打籃球,有的人喜歡踢足球,有的人喜歡打羽毛球,等等這些運動都能成為一生的運動愛好。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根據自己的喜好養成一個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教師也應該教授學生正確的鍛煉方法,錯誤的方法不僅使鍛煉得不到效果,更有甚者,還會損傷身體,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有很多運動對身體素質也有要求,例如心臟病患者不能做過于激烈的運動,將終身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鍛煉中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終身體育對青少年的發展與健康成長有著重要意義,終身體育教學與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有一定聯系和差異之處。高校體育教育者應意識到高校傳統體育的弊端與不足之處,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在終身體育理念的指導下,引領高校體育的改革,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成長及養成良好的終身受益的體育理念。